周琳璐
摘 要:朱子讀書法即朱熹教育經驗和讀書心得的總結,包括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六個方面。這些讀書的方法對于現代的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朱子讀書法; 中職語文閱讀; 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15-001
朱熹是宋代理學思想集大成者,一直專注于學術與教育。“朱子讀書法”是朱熹教育經驗和讀書心得的總結。它包含六條內容: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朱子讀書法的積極作用,對于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意義深遠。
一、朱子讀書法的內涵
朱子讀書法是朱熹總結的關于讀書方法的理論,由朱熹弟子整理而來,一共包括六個部分。
1.循序漸進。“循序漸進”是朱熹對“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所作的注中提出的:“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意思是讀書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逐步深入。“循序漸進”主要包含三層含義:首先,讀者要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書籍。其次,朱子認為讀書要有一定順序。他認為讀書應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一般規律,并且還指出讀書時要注意順序問題,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滯后。最后,朱熹還強調讀書應該打好基礎。他將個人受教育的階段進行了劃分,即“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所以。”他認為小學教育階段是打基礎的時期,學習要扎實牢固,這以后才能進入大學階段學習,不可急于求成。
2.熟讀精思。朱熹談到的“熟讀”就是多讀,多讀有助于我們理解文中含義。所謂“精思”,就是要將書中提到的各種內容牢記、領會。“精思”是一個解疑的過程,剛開始讀書時,不一定會產生疑問,但是隨著讀得深入,疑問就會產生,這時就需要細細體味,一點點去理解,直至融會貫通才算完成了讀書計劃。
3.虛心涵泳。“虛心涵泳”出自《卷一》:“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意思是讀書要做到虛懷若谷,反復咀嚼。讀書要做到“虛心”。讀書就和做人一樣要懂得謙虛謹慎。讀書還要做到“涵泳”。這就需要讀者將書中的話語反復咀嚼得出自己的感悟,不可人云亦云。
4.切己體察。“切己體察”出自《卷一》,即讀書要反躬自身,并且運用到實踐中。首先,“切己”就是要反躬自身。在讀書時應該聯系自己的思想狀況、生活經驗等。他曾言:“讀書須要切己體驗,不可只作文字看”[4],讀書不能只專注于書中的道理,要不停地反思。其次,“體察”就是將書中的道理運用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朱子強調要學會運用書中的道理。他曾說:“讀書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處事者不過稱理其輕重耳。讀書講究其義理,判別其是非,臨事即此理”。[4]空談義理是不足取的,實踐才是硬道理。
5.著緊用力。“著緊用力”出自《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綱領》卷三語。“著緊”就是抓緊。朱熹認為讀書時必須振作精神,一刻也不能松懈。“用力”即勇猛奮發。他將讀書比作打仗:“圣人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如此方做到工夫。若瞻前顧后,便做不成”。他認為讀書就需要一種剛勁無比,勇往直前的精神。
6.居敬持志。“居敬持志”是朱熹提出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讀書原則。讀書時,應端正態度,集中精神,同時還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并長久地堅持下去。“居敬”就是要端正態度,專心致志,兢兢業業地對待每一本書籍,利用好每一次的讀書機會。讀書時要做到誠心誠意,心無旁騖,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書中的含義。所謂“持志”就是樹立遠大的志向。要求人們在讀書前,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然后通過讀書去實現這一志向。一個人只有擁有了遠大的志向和堅定的信念,方能在遇到困難時做到堅定不移,毫不退縮。
二、朱子讀書法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借鑒意義
朱子讀書法中的很多精髓與現代教學方式相適應,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更應該借鑒這些優良的經驗。
1.課前熟讀精思,重視培養預習習慣。老師在課前應該指導學生熟讀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疑問。先對文章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疑問進行講解,可以找到講解的側重點,節約課堂時間。同時在自己理解的過程中也會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這樣的方法也有助于自主學習的推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則負責指導和解答疑惑。這樣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方法,能夠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上虛心涵泳,抓住課堂45分鐘。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嘗試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在不同的觀點中思辨。要讓學生學會冷靜、公正、獨立的判斷,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敢于否定其他同學甚至是老師的觀點。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應在知識的講授上做到循序漸進,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進度、領悟的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拓展內容。在各個階段都設定不同的目標,每一階段的知識都能夠承上啟下,確保知識的銜接無斷層。
3.課后切己體察,聯系實際。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成為更好的人。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老師應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中的正確觀念,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對于文章中值得贊賞的行為,也要切實的變成自己應有的行為,做到知行合一。教師自身也應該這樣,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方面能力的實踐。
4.課余居敬持志,讓終身學習成為習慣。首先建立一種學習的意識,即“持志”,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僅依靠在學校的閱讀學習是不夠的,因此學校應該在教學中將堅持讀書的理念灌輸給每一個學生,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石。
朱子讀書法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讀書意識淡薄的今天,如果能將朱子讀書法恰當的與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此,就要對朱子讀書法進行深入的理解鉆研,讓其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發揮,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終身習慣,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