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近現代新聞職業共同體的肇始與演進(1815—1949)*

2019-02-21 04:21:40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9年12期
關鍵詞:建構

■ 余 玉

新聞職業共同體是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團體共同構筑的“想象的共同體”①,是具有一定的新聞知識背景、專業理念、職業倫理及職業理想的群體成員,通過共享的意義規約而聚合成為新聞主體共同依賴的精神家園,它是包含信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知識共同體在內的三位一體模式的共同體。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是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是在新聞事業與社會互動的動態平衡中逐步建構和完善起來的。本文考察近代報刊誕生之后,現代意義的報刊興起和發展之時,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的孕育、萌芽、建構、分化和重構過程,探尋其歷史溯源和演變軌跡,揭示新聞職業共同體在近現代新聞實踐演變中的源流關系。

一、近代報業開啟后新聞職業共同體溯源與孕育(1815—1905)

我國近現代新聞新聞職業共同體經歷了長時間孕育后方始入初步建構時期,其溯源于近代西方新聞業的殖入,直至19世紀70年代國人自辦報刊興起,新聞職業共同體在清末國人的報刊實踐中開啟孕育之路。

1.近代西方新聞業殖入:新聞職業共同體溯源(1815—1873)

1815年,我國第一份中文近代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由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在東南亞馬六甲創刊,從此拉開中國近代新聞業的序幕,“西方近代報業伴隨著西學東漸、文化交流、船堅炮利,殖入到中國新聞業近代化的進程中,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②。《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以“闡發基督教義為根本要務”,屬于宗教性質刊物,該刊也刊登過消息,如第二期刊登預告性消息《月食》是中國近代報刊上第一篇具有真正意義的新聞。后來傳教士出版的大量報刊,如《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不止于傳教這一步,“而是把主要篇幅用于介紹西方科學與民主思想,以增進中國人對西方的了解”③,同時也刊登新聞,特別值得提及的是,“該刊1833年12月所載《新聞紙略論》一文簡介了報紙的產生、當前狀況和出版自由問題,當為中文報刊上登載的第一篇新聞學專文”④,自此開啟我國貯備新聞知識和構筑知識譜系的端緒,為新聞知識共同體建構奠定了基礎。

自此以后,外國傳教士在國內出版的中文報刊的性質逐漸發生變化,1827年由倫敦布道會創辦的《天下新聞》“不再是一完全宗教性的刊物”,“它已接近于一張近代報紙了”⑤。1838年創刊的《各國消息》,其宗教性內容完全消失,把業務重心轉移到了新聞信息傳遞上,主要刊登國際新聞和航運消息、物價行情。1853年,由馬禮遜教育會主辦的《遐邇貫珍》在香港出版,自此掀開香港中文報刊的歷史,該報“重視新聞報道。專載新聞的《新聞雜報》專欄,占全刊篇幅的三分之一,每期刊登新聞10—30余條”⑥。外國傳教士所創辦的中文報刊中歷史最長、發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1868年創刊的《中國教會新報》(1874年9月更名《萬國公報》),“名義上是一個教會報紙,但是有關教會的新聞和闡明教義的文章卻不多見,刊物上大量刊載的是評論中國時局的政論和介紹西方國家情況的知識性文章,是一個綜合性的時事刊物”⑦。

隨著外報從以傳教為主的宗教刊物逐漸演變為以傳遞新聞和發表評論為主的時事刊物,新聞傳播理念藉此開始傳入中國并產生影響。在外國人壟斷報業時期,報刊的新聞特性逐漸顯現,新聞專業理念開始萌芽,“西方新聞事業是高度技術化、商業化和營利性的,崇尚政治自由的新聞理念,所有這一切都是培根哲學發展的必然結果,而現在這些都展現在中國人面前”⑧。我國近代新聞職業觀念隨西方新聞業傳入,為新聞職業認同意識的產生提供了土壤,也是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肇始的先兆。

晚清時期外國人很清楚在中國辦報的境況,“要使報紙較為順利地被中國人接受,非借助中國人的力量不可”⑨,外國傳教士所辦的報紙不得不聘請中國人參與報刊工作,這為清末早期報人提供了從事新聞業的機會,如參加《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出版發行工作的梁發、早期編輯《香港中外新報》的黃勝和伍廷芳、編輯《中外新聞七日錄》的陳靄廷、擔任《近事編錄》主編的王韜等。這批早期報人最先感受到新聞業的魅力,熟悉報業的采編技巧、印刷技能和運作流程。可以說,外報壟斷時期的晚清報業環境為新聞職業共同體在中國的早期孕育提供了物質和人才基礎。

當然,孕育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報人和報業,只是為共同體肇始奠定了基礎,亦即僅為新聞職業共同體開啟了先兆,因為早期報人還沒有明確的以報業為志趣的職業意識,對新聞職業缺乏認同,甚至出現職業認同危機,當時社會普遍認為此業是“落魄文人”所從事的,甚至斥為“斯文敗類”。但是,后來先覺者們如陳靄廷、王韜等人最早嘗試個人自辦報刊實踐活動,他們辦報逐步擺脫外國傳教士的羈絆,如王韜尊奉“辦報立言”的宗旨,創辦的《循環日報》是國人自辦的第一份政論報刊,他因此被譽為我國政論報刊的先驅。這批早期報人的報刊實踐為新聞職業意識的產生帶來了契機,同時為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的肇始提供了孕育的環境。

2.清末國人自辦報刊興起:新聞職業共同體孕育(1873—1905)

從19世紀近代國人自辦報刊興起至20世紀初新聞團體組建之前,新聞職業共同體在第一次國人辦報高潮中孕育。毋庸置疑,“在華外報是國人辦報的啟蒙之師”,然而,“外國人在中國辦報揭開的僅僅是中國新聞史的序章,不是正章;隨后出現的國人創辦近代報刊,才是正章”⑩。自19世紀70年代,首批涉足外報的人士開始自辦報刊,國人自辦報刊初興,他們成為具有近代意義的報人。戊戌變法時期,康、梁改良派人士積極辦報宣傳變法主張,形成第一次國人辦報高潮,新聞從業人員初生力量開始顯現。但是第一批國人辦報的報人身份游移于政治與辦報之間,職業角色尚處于混沌狀態,報人身份更多偏向于政治家角色,因此沒有誕生真正意義上的新聞職業和記者。從新聞職業共同體所轄的信仰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來看,這批政治家報人辦報以國家前途為使命,他們的政治信仰和國家利益指向為新聞職業和專業記者的誕生孕育了種子。

19至20世紀轉換時期的清末報人初具報業意識,報人追求自己的信仰,雖然改良派和革命派有各自集團的利益旨歸,但他們都把國家命運置于最高位置,具有共同的利益指向,只是他們奉行的指導思想和報刊策略有別。早期一批報人在辦報實踐中提出的報業主張和報刊思想是新聞知識共同體的養料來源,如王韜的“辦報立言”,改良派康有為的“設報達聰”和梁啟超的“去塞求通”“耳目喉舌”“開發民智”等,革命派報刊的“輿論之母”,強調表達輿論、影響輿論、甚至制造輿論等,這些直觀、樸素的報刊思想恰是我國早期新聞思想的濫觴。清末國人辦報實踐和報刊思想為建構新聞知識共同體奠定了基礎。

從這一時期報人的報業實踐來看,雖然他們對自己的報業信仰和利益追求有明確認知,但不同派別存在明顯分歧,派系間的力量銷蝕并不利于有機共同體的建構。同時,清末報人過分夸大報刊功能,改良派和革命派報刊都過高信奉報刊個體力量,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組建新聞團體的意義,倒是民營報刊開始萌生組建新聞團體的意識。正因報界缺乏團體自認意識,以致共同體的建構缺乏依附的載體,所以中國近代新聞職業共同體在這一時期尚處于孕育當中。

二、新聞團體創始后新聞職業共同體萌芽與初始建構(1905—1928)

清末報人豐富的新聞實踐為新聞職業共同體孕育提供了土壤和環境,伴隨報業群體自認意識提升和新聞團體初興,新聞職業共同體從孕育期進入萌芽期。至民國初年,我國新聞業從“政論本位”轉向“新聞本位”,新聞職業共同體在民初新聞職業化啟程后步入初始建構時期。

1.辛亥革命時期新聞團體初興:新聞職業共同體萌芽(1905—1912)

1904年6月,大型日報《時報》在上海創刊,“與上海的《申報》《新聞報》并駕齊驅,故時人把‘申’‘新’‘時’三報并稱”,上海報業呈三足鼎立之勢。上海《時報》于1905年首倡組建新聞團體,報界群體意識開始萌芽,新聞團體從倡導到相繼建立,表明報業同仁的群體自認意識在提升。改良派和革命派仍偏向于以政治家身份辦報,與此有別的是,清末民營大報如老牌的《申報》《新聞報》實行企業化改革,加上新創的《大公報》《時報》等,它們注重聘請職業報人從事新聞采編和報道工作,報刊的形式和內容發生很大變化,報人自覺探索辦報規律,職業角色漸明,職業身份初步得到確認,職業報人的信仰和利益傾向發生變化,民營報刊在商業化運作下把國家前途和命運置于重要位置,并意識到團體力量的重要性,故新聞團體首先在民營報業中倡行并創立。

20世紀初,團體自認意識在清末報人中初現,上海《時報》主筆陳景韓于1905年3月13、14、16、17日在該報連載《宜創通國報館記者同盟會說》一文,極力倡導組建新聞團體,“報界之知有團體,似自此始”。千字長文詳盡論述了組建新聞團體的必要性,“夫報館同盟,誠厚報之力不二法門也。……對于其內,則各自競爭,對于其外,則互相聯結,其不能以小異而廢大同也,其不能以小害而棄大利也,理之所以自然也”。時隔一年新聞團體組建即成現實,1906年7月1日成立的天津報館俱樂部是我國最早的新聞團體,緊跟其后是上海日報公會。除了天津、上海之外,隨后兩年間,武漢、北京、廣州等報業相對發達的城市開始籌建同業組織。民初前夕,新聞團體開始突破地域限制以組建全國性新聞團體。1910年9月成立的中國報界俱進會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新聞團體,自此,“各團體各自為政的現象有所改善,團體主體意識有所增強,團體內聚力也有所上升”,新聞團體的初創為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提供了依附的載體。

辛亥革命時期,新聞知識共同體同步萌發,保皇派和革命派在報刊功能、辦報原則、健全輿論、宣傳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如保皇派提出報刊功能的“監督政府”“向導國民”的兩大天職,辦好報紙的“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當”“報事確而速”的四條標準,健全輿論的“常識”“真誠”“直道”“公心”“節制”的五要素,以及新聞方面的“博、速、確、直、正”和論說方面的“公、要、周、適”的專業要求等,新聞思想在清末第一次辦報高潮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顯得更加洗練和全面。革命派認為報刊是“社會之公器”“國民之代表”,鼓吹言論自由,并在健全輿論、引導輿論方面的認知也比前期深刻。清末各派新聞思想此時雖仍是從政治宣傳的視角提出的,但民營大報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對西方新聞專業理念開始認同和回應,注重報紙的獨立經營,新聞事實的選擇并不是以政治利益為導向,而是對自由、真實、及時、客觀等新聞觀念有所追求。因此,清末豐富的新聞思想為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提供了知識來源。這充分表明,從新聞團體興起到中華民國成立前夕,新聞職業共同體在職業團體初興背景下進入萌芽階段。

2.民國初年新聞職業化啟程:新聞職業共同體初始建構(1912—1928)

中華民國成立,新聞事業在紛擾的政治生態中曲折發展,雖然新聞隊伍中并存著職業報人、政治宣傳家報人和鴛鴦蝴蝶派小說家報人的不同身份定位,但進入民國初年,新聞業的一個突出變化是職業報人的真正出現并壯大,如以黃遠生、劉少少、徐彬彬、邵飄萍等為代表的“民初名記者”群體對民初社會和報業產生深遠影響,而且他們在新聞工作中開始踐行西方新聞專業理念,尤其是黃遠生奠基的新聞通訊文體的誕生,報紙內容發生極大變化,致使我國報業從采寫實踐到編輯特色都朝專業化方向發展。因此,民初新聞業從“政論本位”轉向“新聞本位”,我國新聞業進入職業化發展階段。五四之后,近代新聞業步入現代階段,新聞事業進入黃金發展時期,不但國民黨和共產黨報刊發生新變化,而且民營報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新聞業由非職業發展成為職業,職業人員和職業團體發展,職業教育起步,專職采寫新聞的記者出現,民初報人成為建構新聞職業共同體的中堅力量。民國初年,隨著廣播事業的誕生與通訊事業的發展,媒體類型增加,新聞從業人員隊伍壯大,盡管廣播和通訊人員的力量還很薄弱,但增強了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的力量。民初職業報人以新聞業為志趣,政治身份淡化,新聞身份顯現,職業角色明朗,團體意識增強,職業認知從自發走向自覺,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初現。

與此同時,知識共同體力推民初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自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新聞學教育在中國發軔,同時開啟我國新聞學研究之路,此后新聞學知識逐漸朝專業化、理論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作為早期的新聞學術組織,其成立標志著新聞學的學科‘建制化,而非專業化’,它是一種‘學術共同體’的初始狀態,對學科的建構具有示范意義”。研究會成立后,中國出現了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即徐寶璜于1919年出版的《新聞學》,該著從新聞的性質、新聞紙的職務到新聞的定義、精彩、價值和采集等方面闡釋了新聞學的基本理論問題。繼新聞理論著作面世之后,新聞業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繼問世,代表性的是1922年出版任白濤的《應用新聞學》和1923年出版邵飄萍的《實際應用新聞學》,前者從總論、搜材(采訪)、制稿和編輯四部分論述新聞采寫編等新聞業務問題,后者從記者的地位、記者的資格與準備、記者的外觀、記者的工具與雜藝、訪問的類別與方法等十四個方面專論新聞采訪問題。其后戈公振于1927年出版專著《中國報學史》,全面考察了中國新聞史的歷史演進,從官報獨占時期、外報創始時期、民報勃興時期、民國成立以后、報界之現狀等方面進行闡釋,清晰、系統梳理和論述了中國報學史的發展脈絡。早期這批奠基之作有效探索了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和新聞史知識,架構起新聞學的三大知識體系,標志著新聞學知識共同體建構初成。

值得一提的是,民初報人的新聞思想和實踐在這一時期顯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精神圖景,如黃遠生的“四能說”和新聞倫理思想、邵飄萍的“揣摩心理,攻心至上”“發問不多,使言者無所遁飾”的獨特采訪藝術、張季鸞在《大公報》任總編時倡行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主義”方針等采編思想在新聞實踐層面進行探索和踐行,雖然在理論化、系統化層面尚存不足,卻是知識共同體的組成部分。

“民國成立之后,中國報業開始進入職業階段”。隨著“新聞本位”時代的到來,職業報人出現,身份角色明晰,信仰逐步堅定,知識共同體得到完善,在踐行新聞專業理念中實現自身和國家利益最大化,信仰、利益和知識共同體的同步發展表明新聞職業共同體開始建構,共同體發揮的功能初見。可見,從民國成立至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前,新聞職業共同體進入初始建構階段。

三、兩極政權并存下新聞職業共同體分化與重構(1928—1949)

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至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新聞職業共同體在戰時特殊環境下出現了分化和重構的復雜變化。這一時期,中國出現了共產黨和國民黨兩極新聞業并存境況,同時民營新聞業分立其間,形成三足鼎立的傳媒格局。在國共兩極政權并存背景下,新聞工作者從個人信仰和利益追求出發分別進入不同的新聞集團,新聞職業共同體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在與外部環境進行‘劃界’中以區分于其他職業的同時,內部出現分化流動,而這種流動性是隨著內部變動與外部沖擊等環境變化而改變的”,民國初年相對一致的群體認同此時在共同體內部發生分化和重構,分化和重構并非前后相繼的過程,而是互相滲透和糾葛的演化過程,新聞職業共同體在分化的基礎上重構。

對記者身份認同而言,國共兩黨新聞業雖同屬一個新聞圈,但新聞記者分立不同利益集團,他們在心理感知上有不同的群體認同和歸屬感,這緣于服務對象不同,精神信仰與利益驅動有別。然而,國共兩黨的新聞記者對新聞職業操守和專業理念的認知是一致的,雖狹義上在為各自的利益集團服務,但國共新聞記者都是以國家最高利益為重,在民族國家旨歸下同屬廣義上的利益共同體。兩極政權中的民營報人對國家利益的追求同樣非常重視,而對新聞專業理念追求則比黨營新聞業更勝一籌。

知識共同體在整體分化重組過程中得到不斷發展,因為戰時環境下的新聞學教育和研究在艱難探索中前行。1928年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頒行各種教育法律法規,推動了新聞教育朝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這一時期,原有新聞系得到發展,新的新聞院系相繼創辦,有研究者統計,至1936年底,全國共創建了23個新聞系科,其中1928年以后創建的為14個。這一時期頗有影響的是燕京大學新聞系的恢復和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創辦,它們成為兩極政權時期我國南、北兩大新聞教育和研究重鎮。前者于1924年創辦,1927年停辦,兩年后恢復創辦;后者是在謝六逸和陳望道倡導下新創建的,兩大新聞系的恢復和創辦具有劃時代意義,助推新聞知識共同體發展。

燕京大學新聞系和復旦大學新聞系不但為當時新聞界培養了一大批新聞專門人才,而且在新聞學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燕京大學新聞系曾創刊《新聞學研究》和《報學》雜志,是較早以期刊雜志的方式呈現新聞學研究成果的載體,而且該系自1927年至1951年間的34篇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學士學位畢業論文,從多角度探究了近現代新聞實踐和理論問題,其研究成果為知識共同體提供了豐厚的養料。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謝六逸于1930年聘請黃天鵬來復旦任教,并擔任“新聞學研究室”主任,他在新聞學研究方面著述頗豐,不但出版了《新聞學名論集》《新聞學刊全集》《新聞學論文集》《報學叢刊》《新聞學演講集》等新聞學文集,還編撰了《中國新聞事業》《新聞文學概論》《怎樣做一個新聞記者》等十幾部新聞學著作,他不愧是新聞學研究的集大成者,其著作為當今新聞學研究留下了珍貴且極有史料價值的參考資料,兩所新聞院系的研究成果推動了新聞知識共同體建構。

除了學界豐碩的新聞學研究成果成為知識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戰時新聞業界同樣在知識共同體建構方面不斷增添力量,表現在共產黨和國民黨新聞界都各有成果問世。抗日戰爭時期,博古的《黨與黨報》、胡喬木的《報紙是人民的教科書》、陸定一的《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等文章先后在共產黨機關報《解放日報》發表,闡釋了無產階級重大新聞理論問題,厘清認識,推動無產階級新聞理論的確立與發展。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4月毛澤東發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和同年10月劉少奇發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這兩席談話是針對無產階級新聞理論的基本問題進一步闡發,為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此同時,國民黨在新聞機構改組過程中對新聞理念的堅守和追求值得稱道,尤其是《中央日報》在企業化改革和運作方面的探索成果為新聞事業經營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識養料。曾任《中央日報》社副社長的詹文滸于1946年出版的《報業經營與管理》,從經驗的背境、創造自己的事業、組織之道、發行原理、報紙廣告、排印問題、理財原則七個方面詳盡論述,是對新聞事業經營管理的集中思考和總結,豐富了兩極時期新聞知識共同體的內容。

國共兩極時期的民族正氣推動新聞事業新發展,兩極政權下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表現出分化和重構的戰時復雜圖景,這主要體現在新聞職業的信仰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上,兩者在黨營和民營共存的新聞生態中分化和重構,合力推動共同體曲折演進。新聞教育的發展和戰時新聞實踐的豐富加速了新聞學研究發展,力推新聞知識貯備和知識體系完善,知識共同體在分化重構大背景下進一步建構。

四、結語

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的邏輯起點于近代新聞業的誕生。無本之木無以成就長青之樹,當新聞業沒有成為一門獨立職業時,即還沒有專業人員從事新聞傳播事業時,新聞職業共同體則缺乏孕育的土壤。所以,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起端于近代新聞業的開啟,在國人自辦報刊環境中孕育,進而在團體自認意識中萌芽,伴隨民國初年新聞職業化啟程,新聞職業共同體得以初始建構,在復雜的兩極政權環境下出現分化與重構。簡言之,近代以來特殊的報業環境致使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經歷孕育、萌芽、起步、分化、重構和進一步建構的獨特發展路徑。雖然演進過程曲折,各個歷史階段新聞職業的信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知識共同體的現實表征各異,但總體是在走向完善中緩慢推進和演化,只是推演過程漫長,直至當下仍在不斷建構和完善,這表明我國近現代新聞職業共同體具有獨特的演變軌跡和發展邏輯。

然而,通過對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的源流考察也有值得審慎和思考之處。首先,新聞職業共同體是“想象的共同體”,它不是以實體組織而存在的,而是作為愿景式的抽象存在,亦即新聞團體不能等同于新聞職業共同體,但它為共同體建構提供了依附的載體,所以1905年陳景韓對組建新聞團體的倡導和清末團體組建成為現實,加速了新聞職業共同體的萌芽。在新聞團體組建基礎上,建構新聞職業共同體意識增強,為民國初年共同體的初步建構打下了基礎,開始成為新聞工作者棲息的精神家園,在精神共鳴、維護倫理、爭取自由等方面初顯其作用。

其次,完善的新聞職業共同體是信仰、利益、知識共同體三位一體模式的共同體。為此,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一般具備以下要素:信仰共同體表現在具有職業理想、職業追求、職業使命,同時具有不同于其他職業的專業精神;利益共同體表現在利益追求上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一致性,以獨特的新聞專業理念和規范的新聞職業倫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知識共同體表現在具有相對完整且凸顯新聞事業特性和理論根基的新聞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新聞職業共同體的信仰、利益、知識共同體三者相互依存、同步建構,所以近現代新聞職業共同體構建中的各個階段,三者的表征和程度不一,凸顯出階段性,但總體上向前演進。

再次,新聞職業共同體建構呈現過程性特征。我國新聞職業共同體尚處于逐步建構階段,近現代新聞職業共同體的肇始和演變是新時期共同體建構的奠基和鋪墊,至目前還遠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新聞職業共同體,“當下中國并沒有真正的媒體職業共同體”,尤其自新世紀以來,網絡傳媒飛速發展,新媒體時代媒介事件不斷涌現,網絡輿情多元復雜,“反暴力是構建媒體職業共同體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在當前傳媒生態日益復雜的背景下,網絡傳媒對公共領域的構建愈發顯示出威力,媒體公共性凸顯,傳媒影響力彰顯,同時,媒體維權意識更加強烈,傳媒業急切呼喚職業共同體的建立,這將推動并加快建構步伐,建立較為完善的新聞職業共同體未來可期。

注釋:

①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出版集團2016年版,第6頁。

② 王潤澤:《中國新聞傳播史新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頁。

③ 吳廷俊:《中國新聞史新修》,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頁。

④⑤ 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1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178頁。

⑥ 方漢奇、張之華主編:《中國新聞事業簡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頁。

⑦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上),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頁。

⑧ 白瑞華:《中國報紙(1800—1912)》,王海譯,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頁。

⑨ 樊亞平:《中國新聞從業者職業認同研究(1815—1927)》,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頁。

⑩ 吳廷俊:《中國新聞史新修》,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頁。

猜你喜歡
建構
《神圣敘事與日常生活的建構》
論相對獨立的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程序之建構
建構幾何模型高效解題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如何建構序列化閱讀教學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6
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建構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40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建構游戲玩不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国产小视频网站| 亚洲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欧美a在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四区| 婷婷六月色|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流白浆视频|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日韩天堂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五月婷婷综合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jizz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欧美日韩免费|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草逼视频国产|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色天天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在线观看视频99| www.av男人.com| 成人在线第一页| 久久视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欧洲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99成人在线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