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斌慧
(福建省惠安輞川中學 3621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的被教師所接受.而在班集體中,每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加上農村初中的生源比較差,一些優秀的學生都離開了農村去城里上學,大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并不十分的關心,學困生在班里占到了大多數.同時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感到課堂學習沒有挑戰性,而學習差的學生往往沒有自己施展的平臺,不敢表現自我,因此就會導致差生和優生產生兩極分化的現象,這是與當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相悖的.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主.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要培養他們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問題的能力.而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建立首先構建數學知識網絡,在學習好基礎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接下來的數學知識學習,如果沒有掌握好之前學習過的內容,就會給后面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困難.而利用分層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果開展教學,使全體學生都能夠達到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掌握好基礎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避免了一刀切式教學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教學開展的重要環節,對實施教學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教學,需要制定出具體而又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目標.教師就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學生的具體情況,能夠對班級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一個確定的層次定位.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認真地研讀教材,根據教材中的具體內容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掌握本節課程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目標的制定.在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時,要緊扣教學大綱和課本教材,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通過學習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然后教師就可以制定出分層目標,并且把分層目標公布給學生來看,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挑選分層目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對于挑選目標不當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提示.由于學生的能力發展不同,有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有些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強.因此在不同的數學教學課堂上,學生的層次也是不同的,在選擇目標上也是可以不同的.在確定好了分層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收獲.
在每一個班級都會存在學困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于他們的教學目標不要過高,使他們能夠稍微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就能夠使他們感覺到學習并不是十分困難,看到學習的希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正向的評價,不拋棄不放棄他們.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在時刻關注他們.例如筆者所教授的班級中曾經有這樣一位學生,他的二次方程的基本運算掌握得十分好,但是在學習到二次函數時,他就會感到十分疑惑,不能夠理解.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就讓他反復地練習,在做題過程中,解釋每一個步驟以及每一個公式的含義.通過反復練習,他終于能夠理解了這一個知識點.這樣就使得他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采用適當的方法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使他們能夠在其中逐漸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逐漸獲得成就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就能夠激發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爭強好勝心,利用這種心理來達到促進他們能力增長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能夠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教材基本內容開展分層教學,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優化教學環節,利用各種方法來開展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都得到很好的發展.例如,對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以使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為主要目的,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則主要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培養他們的某一方面的特長.例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能夠理解基本的定理,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注重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他們進行思想轉化的訓練,使他們了解轉化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敢于質疑,能夠勇于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進行統一的講解,對于不同學習能力學生存在的問題,要重點地關注和分析.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分層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所發展,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