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凌云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中學 22631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教學做合一”是其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與學的過程離不學生主體,教學過程中只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營造民主性和愉悅性的教學氛圍,才能讓課堂在教師、學生的互動中而變的更加精彩.
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支粉筆、一本教材貫徹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以教師講和學生被動聽為主,往往采取“整堂灌”的方式去教學.通過傳統的照本宣科,讓學生自我理解,自我消化,這種狀況一直在延續.“聽課”是學生最重要的課堂內容,而當前課堂上感染力不強,致使學生對學習厭倦,學習效率低下.
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下,教師更關注的是如何按計劃完成教學進度.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比較少,在課堂中很多教師設計了大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雖然短時間內學生能夠熟悉此類題型,但學生對這種練習容易形成固定思維,有時候靠單純的記憶來做題,時間久了學生容易形成疲倦感,對數學產生抗體,從而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沒有語文等其它學科那么直接接地氣,教學中抽象內容增多,教學難度也隨之提升.部分教師沒有注意根據不同學生,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無意中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或者由于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導致他們對學習缺乏信心,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堪憂,學習成效緩慢.
少數學生自覺性較差,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對學習不感興趣,平時他們也不主動去學習,往往需要別人的督促.一旦沒有人監督,就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自由散漫,學習就可能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同時,少部分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所抬頭,泡網吧、早戀現象也相當嚴重,導致他們一門心思沉湎于其中,甚至有學生離家出走,根本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正常的學習中去.
有些學生只是一味地死學,不善于去尋找和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善于總結學習.在初中階段,部分學生雖然學習刻苦努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在學習上接二連三的失敗,努力與付出不能成正比,讓他們看不到學習上的成功和喜悅.他們不斷去努力,卻不斷遭受失敗,這樣反反復復,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慢慢地就對學習缺乏興趣,甚至產生反感.
和諧的氣氛,輕松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中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知識結構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他們的心靈,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敢于和教師溝通,敢于對教師說“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拉近師生距離、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
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大增,學習將會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全等三角形》一課時,通過圖形的平移、旋轉、翻折等變化,創設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關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教師再適時地點撥,引出了全等的概念.接著讓學生舉一反三列舉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理解.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每取得一個小的成功,就讓學生進行自我獎賞,達到學生預想目標,就給自己什么樣的獎勵.每一次小進步,每一次小目標的實現,都是對自我的一個肯定.這樣通過目標的設定,獎勵的激勵來鞏固自己的行為,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習感興趣,甚至愛上這么功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獲得感,存在感、成功感.
加強對尖子生的培養和對后進生的輔導,采取“抓兩頭,促中間”的教學策略.對優生不僅要布置提高題,還要利用課后對提高題進行評講,讓他們拓展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后進生,采取以鼓勵為主,從基礎抓起,從學習興趣入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輔導,通過同學之間的互助學習小組等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其次,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驗與認知水平,讓學生大膽提問、主動探究,發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對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之中,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置身于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一般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是通過一個集體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各種交往逐步培養和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