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巍,王沛麟,蔡一婷,洪 源
(1.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9;2.物流信息與仿真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79;3.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05)
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分別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征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并實施投資限制”,以及“對中國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于2018年4月5日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諸如此類的貿易壁壘對我國各行業參與全球價值鏈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1]。美國政府此番行為,不僅因為中美貿易的失衡,更在于中美產業互補性逐步削弱、競爭性逐步增強。因此,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品貿易的互補關系[2],我國政府一方面可以通過諸如提高通關效率、協商優惠稅率等有效措施來降低國際貿易成本,借助“一帶一路”縱深推進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促進原始創新提高定制產品的差異化競爭水平,適應和滿足沿線國家快速升級、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發展,從而有效增加對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以減輕貿易壁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避免貿易戰升級擴大。提高通關效率能夠有效降低通關費用,從而彌補貿易摩擦給出口企業帶來的負擔。關于通關效率的研究中,魏格坤(2017)提出目前通關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礎設施落后、通關監管政策透明度低、審批流程復雜、電子通關能力不強[3]。為了有效實現貿易暢通,周躍雪(2017)建議在積極落實已批準的國際公約和協定以外,還需加強法律透明度、口岸建設與管理、“單一窗口”管理等[4],史育龍(2018)特別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可以港口作為支點,運用援外和對外開發合作的方式,以港口—園區—新城的模式整體推進一帶一路,進一步實現海上貿易的暢通[5]。
隨著消費結構的優化,消費者對定制化產品的偏好驟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解讀十九大報告時指出,未來五年中國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比重會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服務質量均不斷提高。在下一個階段,中國制造企業可以進行資源整合,以定制化為突破口,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企業提供定制化產品的可行性也大大加強。在一定情況下,采取定制化策略對于制造商來說是有利的[6-7],Loginova 和 Wang(2013)研究了當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存在偏好差異時制造商的產品策略[8],劉晨光等(2012)則在不同企業的產品存在質量差異的情況下,對制造商的生產策略和定價策略進行了研究[9]。趙德余等(2006)利用博弈模型探究在雙寡頭市場中企業的產品差異如何影響價格和利潤[10]。邵曉峰等(2001)認為定制中解決成本問題是第一大問題,快速應對消費者的需求縮短交貨期是第二大問題[11]。嚴建援等(2016)提出消費者不僅對于獨特性和差異化有著廣泛追求,還存在動力去修改現有產品或開發新產品。隨著消費者參與產品定制程度以及與企業創新合作效率的提升,企業所獲得的創新收益將會越來越大[12]。
在國際貿易中,交貨期是影響消費者需求的重要因素。Anderson和Wilson(2003)分析了顧客等待行為對航空公司定價和收益的影響[13]。Aviv和Pazgal(2008)提出顧客策略行為會剝奪銷售商部分價格歧視的額外收益[14]。Marcus和Anderson(2008)認為產商可以基于服務水平的差異來進行差別定價[15]。孫德林和王曉玲(2004)提出降低運輸成本可以推動個性化定制的發展[16],提高效率提高帶來的通關時間成本的降低有益于企業推動產品定制化。Hartanto和Dharma (2013)提出在M/M/1排隊模型下消費者效用與定制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與定制時間呈反相關關系的理論[17]。
根據盧偉等(2016)提出的“我國應充分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依托自身的技術、品牌等優勢要素,為我國培育更多的跨國公司和行業巨頭”[18],在分析了“一帶一路”、通關效率和定制化的相關文獻后,本文以Hotelling模型為基礎建立行為定價模型(BBP)[19-20],研究定制化和通關效率將怎樣影響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在外國市場的競爭定價,提出在外國企業分別具有強勢主導地位和弱勢主導地位時,我國經營不同類型產品的企業怎么獲得海外市場的主導權。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我國企業參與度表現強勁。2018年1月至5月,北京企業在沿線投資額倍增,涉及服裝業、制造業、建筑業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其中,不少企業都選擇提供定制化產品來適應海外需求,如海爾集團針對俄羅斯用戶對儲存空間需求大但家庭廚房面積較小的情況,研發出了一款高達兩米的節能冰箱,成功使海爾冰箱在俄羅斯及中亞地區銷量增長三倍以上;三一集團針對緬甸、越南、巴林、安哥拉等地的工況性能和氣候特點,提供一單一定制的個性化產品,成功與不少沿“一帶一路”國家簽訂了多項合作項目等。基于以上事實,我們結合定制化與“一帶一路”倡議對通關效率影響建立Hotelling模型分析框架,建立企業兩階段競爭模型。假設市場只有A、B兩個企業,其中A為我國企業,B為外國企業,A(B)企業位于外國單位線性市場的左(右)邊,并且只考慮本國出口。為簡化計算,將產品的制作成本標準化為零。
市場競爭的第一階段,兩企業提供同質的標準化商品,因民族認同感或區域優勢等因素,B企業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競爭的第二階段,“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政策優勢使得A企業出口環節效率大大提升,在通關成本時間降低的情況下,A企業有機會利用為沿線國家提供更符合其偏好的定制化產品來加大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我們假設提供定制化產品只會增加額外的定制時間成本,增加的生產成本極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計。)
消費者對B品牌的偏好在單位線段上均勻遞增。在每一階段,市場占有量由線段長度表示,并假設每個消費者只從其中一個公司購買一單位產品。
第一階段,B企業占主導地位,其市場份額由[x0,1]的線段表示,A企業的市場份額由[0,x0]表示。

圖1 第一階段市場分配情況


圖2 第二階段市場分配情況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我們設出口障礙為K(K可以看成是出口環節所影響消費者效用的部分即通關時間成本或稅收額),K值越小意味著通關效率的提升使得消費者獲得的效用越高。另外我們使A、B公司的定制化水平分別為d1、d2(d1,d2∈[0,1])。消費者效用函數如下:
(1)
其中β為商品為顧客帶來的基礎效用,τ為企業運輸成本,μ為單位定制化水平為顧客帶來的增加的效用,λ為單位定制化水平增加的定制時間為顧客帶來的減少的效用。我們將(μ-λ)△d看作我國企業產品消費者剩余的表達,即在某些消費者擁有較高定制化偏好,而我國企業又有著較高定制化水平的產品上,消費者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滿足。反之在某些消費者不偏好定制化的產品中,我國企業不提供定制化服務即可。
企業的利潤函數如下:
B企業處于弱主導時,
(2)
(3)
B企業處于強主導時,
(4)
(5)
1.均衡價格
根據利潤函數,我們可以求出企業分別利潤最大化時的納什均衡價格(令△d=d1-d2)。
B企業處于弱主導地位時:
(6)
(7)
B企業處于強主導地位時:
(8)
(9)

當B企業處于弱主導時:
(10)
(11)
B企業處于強主導時:
(12)
(13)
2.均衡市場份額

B企業處于弱主導時:
(14)
(15)
B企業處于強主導時:
(16)
(17)
3.均衡利潤
結合以上利潤表達式和均衡狀態下求出的價格和市場份額表達式,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均衡利潤:
B企業處于弱主導時:

(18)

(19)
B企業處于強主導時:

(20)

(21)
1.通關效率對定價、市場份額及利潤的影響
(1)通關效率對價格的影響
當外國企業處于弱占優地位時,如果通關效率減少則我國企業對產品的定價均升高,且升高的幅度相同。這是因為當通關效率提高,消費者效用將提高,此時我國企業的定價即使較高也可以留住老顧客并吸引新顧客。同樣地,通關效率的提高使得外國企業對產品的定價均降低,且降低的幅度相同。這是因為當我國產品對消費者的效用提高,而外國企業只有通過降低價格的方法才能留住老顧客和吸引新顧客。
當外國企業處于強占優地位時,出口障礙對我國企業定價策略的影響與弱占優時的情況相同,但是此時外國企業對新顧客的定價為零,也即意味著此時國外企業放棄了搶奪新市場。此時出口障礙值的減少仍舊降低國外企業的忠誠價格,而不影響國外企業的侵占價格。
由此看出,出口障礙之于企業的忠誠價格和侵占價格的影響是相同的(除了當國外企業處于強占優地位時,通關效率不影響外國企業的侵占價格,因為此時侵占價格為零)。因為不管是新顧客還是老顧客,K的減少均會增加我國企業顧客的效用,此時市場里的部分顧客會轉而選擇我國企業產品,相對應地,外國企業只能通過降低價格來維持市場。
(2)通關效率對市場份額的影響


(3)通關效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圖時通關時間成本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圖時通關時間成本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2.定制化對定價、市場份額及利潤的影響
(1)定制化對定價的影響
當外國企業處于弱占優地位時,如果消費者偏好定制化,則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定制水平差異的提高會使得我國企業的忠誠價格提高,使外國企業忠誠價格降低。這是因為當消費者偏好定制化產品時,即產品提供定制化對于消費者的效用改變表現為增加,所以當我國企業相對于外國企業提供更高水平的定制產品時,其產品的優勢更為顯著,因此我國企業能對其產品收取更高的價格。相反,當我國企業定制水平不如外國企業時,定制化水平差距越大,我國企業收取的價格越低。若消費者對定制產品表現為不偏好時,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定制水平差異的提高會使得我國企業的產品價格降低,即此時為產品添加定制化屬性對企業而言反而是一種累贅。當消費者偏好定制產品時,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定制水平之差的提高會使得我國企業的侵占價格提高,使外國企業的侵占價格降低,這與上述定制化對于忠誠價格的影響相似。
當外國企業處于強占優地位時,定制化對我國企業定價策略的影響與弱占優時的情況相同,但是此時外國企業放棄搶奪新市場。當消費者偏好定制化時,國外企業與我國企業定制化之間差距的提高仍舊降低國外企業的忠誠價格,但對國外企業的侵占價格無影響。
由此看出,定制化之于企業的忠誠價格和侵占價格的影響是相同的。原因在于當消費者對定制產品偏好時,不管對于新顧客還是老顧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提高價格帶來的消費者效用的減少可以被定制化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者效用提高所彌補,因此企業就有了提價的空間。
(2)定制化對市場份額的影響
當外國企業處于弱占優地位時,如果消費者偏好定制化,則我國企業的定制水平越大時,我國企業越可能擁有大的市場份額,此時外國企業相對應地就會失去同等份額的市場。
當外國企業處于強占優地位時,在同等條件下,定制化水平之差帶來的市場份額的變化變小了,原因可能在于外國企業在強占優時擁有更多的的忠誠客戶,由此使得我國企業通過定制化搶奪市場變得較為困難,需要更高的定制化水平才能夠獲得外國企業處于弱占優情況下同等份額的市場。
總的來說,某個企業定制化的變化對兩企業的市場份額影響是相反的。
(3)定制化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圖時定制化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圖時定制化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我們分析企業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帶來的出口障礙的全面降低,利用定制化產品的提供來擺脫原有的弱勢地位,我們以擁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企業成功逆轉市場主導地位的標志。
在外國企業弱占優情況下,我國企業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將提高市場逆轉對出口障礙的要求。這可能是因為在外國企業弱占優時,我國企業初始市場份額越多越會促使外國企業積極搶占新市場,在這時若想實現市場逆轉就需要更高效的外部條件;在外國企業強占優的情況下,我國企業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能夠有助于降低市場逆轉對出口障礙的要求,原因在于此時外國企業的市場策略是放棄新顧客,留住老顧客,因此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本身就會降低我國企業逆轉市場的難度。

另外,在外國企業弱占優時,我國企業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會提高市場逆轉對我國企業定制化的要求,相反的,在外國企業強占優時,我國企業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則會降低對逆轉市場的定制化要求,關鍵原因在于在強占優地位時,外國企業會放棄搶奪新市場,此時初始市場份額的增加降低了我國企業逆轉市場的難度。

總的來說,國家是否能推進健全的雙邊合作,提供高效的通關對產品出口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個事關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有力指引了企業的轉型方向。特別是美國挑起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應對。
無論是在弱占優市場還是強占優市場,低的貿易成本都能明顯增強我國產品的競爭力。因此無論市場初始狀態處怎樣,都需要政府提高產品通關效率、協定優惠稅率來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在定制化偏好較低的一些產業(如生鮮食品、零配件等),貿易成本的改變對提升產品市場份額非常重要。所以,有效利用能夠支持我國“走出去”企業、擴大貿易往來的“最佳”便捷通關模式必將大有裨益。
針對以上情形,2016年《國務院關于印發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口岸建設的具體要求,形成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通關管理體制機制。這一政策在各個通關口岸的逐步貫徹落實勢必能有效提高通關效率。此外,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統一通關標準、構建通關信息服務平臺、完善一體化通關基礎設施設備等措施來推進通關的一體化進程,減少通關時間并提高通關效率。
同時,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共建自由貿易區,做好自貿區戰略中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議題的牽頭談判工作,積極參與關稅減讓等談判。認真做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等自貿區的談判工作,以及與沿線其他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研究,并推動與已簽署自貿協定的沿線國家建立原產地證書數據交換等來為企業占領海外市場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管外國企業處于弱占優還是強占優的情形,只要定制化水平夠高就能夠使我國出口產品達到市場逆轉。因此,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的形成和完善便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企業與高校均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高校與研究所作為知識創新主體。在這里,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好統籌規劃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科研項目或者政府購買科技服務等形式促進企業研發原始創新;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高校科研機構技術轉移機制,把創新驅動發展從科研導向為主轉向振興實體經濟上來,提高由知識到技術的轉移轉化率,促進知識資源高效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品定制化水平,降低定制化的時間成本,增加我國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容應對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技術封鎖。
中美貿易戰其實是最好的清醒劑,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科技創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務、大學教育、關鍵核心技術、軍事實力等領域跟美國的巨大差距,因此我們必須繼續保持謙虛學習,必須繼續保持韜光養晦,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危為機,化壓力為動力。
在消費者定制化偏好比較高的一些產業(如動漫人物模型、居家裝飾品等),由于定制化已經給產品帶來足夠大的優勢,因此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相對不高。考慮到不同的國家對于同類產品的質量標準不一,政府對于該類產品的出口政策支持應該更多地體現在完善標準體系方面,把注重數量為主轉向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這樣不但可以幫助企業突破國際貿易技術壁壘,避免該類產品因質量等問題被驅逐出國際市場,還能夠從本質上提高產品水準,優化貿易結構,改善貿易環境。
與此同時,政府也應主動與一帶一路國家增強多維度、多層面的互聯互通,協調好利益相關方的關系,不僅要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更要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
目前,“一帶一路”已經跨過雛形與建設階段,進入開發階段,主要表現為以“中國方案”為特征的全方位管理輸出。此時,在不同的市場初始狀態(強主導或弱主導)下,政府應有不同的應對重點。當初始市場處于弱主導狀態,我國企業對于實現逆轉目標所需的外部條件的要求較高,因此政府應著重于落實上述三條政策建議來為出口企業提供足夠的便利。而當初始市場狀態為強主導,相對于外部條件的要求沒有那么高,這時政府應該更重視“一帶一路”的“中國方案”,從宏觀上管理好與對方國家的關系。
(1)秉持惠容原則,落實共享理念
“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假借開放之名謀一己之私,更不是所謂的霸權主義亦或是保護主義,我們要把共享理念落到實處,在充分了解對方國家國情的情況下允許對方搭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驗以及成果的“便車”,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各國的合作,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中成為“新全球化”的有力推動者,構建更為包容的多元合作模式。
(2)貫穿建設我國協商政治軟實力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硬實力的體現,而軟實力也不可缺少并與其相輔相成。黨的十八大以來,軟實力的重要性已被官方多次強調,其中協商政治是我們的重要優勢。
政治穩定是“一帶一路”地區人民的愿望,更是保證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安全實施的必要條件。在此,應一方面加強中國協商民主建設,以此搭配硬實力來增強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強多層面的戰略協調,制定協商政治軟實力建設的國家戰略,并突出協商政治價值觀引領以及其跨文化傳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