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明 張佳信 楊婉婷 葉新苗#
1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浦江縣中醫院 浙江 浦江 322200
康太旨顆粒是葉新苗教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驗方,前期研究證實其具有降血脂、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臟炎癥、減少肝脂肪變及纖維化等作用[1]。為進一步研究康太旨顆粒對肝功能異常及脂質代謝紊亂的影響,本實驗通過建立NAFLD大鼠模型,研究其降脂保肝的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機制。
1.1 動物及飼料:SPF級別SD大鼠62只,雄性,6周齡,體重200±20g,許可證號:SCXK(浙)2014-0001,由浙江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飼養環境設置:室溫24℃,濕度45%~75%。基礎飼料由浙江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高脂飼料購自江蘇南通特洛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1.2 藥物及試劑:康太旨顆粒(由生葛根、桑葉、煅牡蠣、生玉竹各12g,炒槐花9g,桑椹子15g,制木瓜6g組成,浙江安貝特藥業有限公司,批號20170715、20170808、20171015) ;辛 伐 他 汀 片 (Merck Sharp&DohmeB.V.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30146,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68);總膽固醇(CHOL,批 號 :20170724)、甘 油 三 酯(TG,批 號 :20170328)、低密度脂蛋白(LDL-C,批號:20161021)、高密度脂蛋白(HDL-C,批號:20171229)、谷丙轉氨酶(ALT,批號:20161107)、谷草轉氨酶(AST,批號:20160612)、載脂蛋白A1(APO-A1,批號:20160503)、載脂蛋白-B(APOB,批號20161027)、丙二醛(MDA,批號:2017092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批號:20170219)。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1 分組與造模:SD大鼠適應性喂養7天后,隨機分為6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辛伐他汀組,太旨顆粒低、中高劑量組。模型對照組12只,其余每組10只。正常對照組給予普通飼料喂養,其余各組大鼠給予高脂飼料(普通飼料中添加10%豬油,4%膽固醇,0.5%膽鹽,0.4%丙基硫氧嘧啶,5%蔗糖)。造模4周,4周后模型組隨機處死3只,其余組隨機處死1只,行肝臟HE染色判斷造模是否成功。
2.2 給藥:造模成功后,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10ml/kg·d生理鹽水灌胃;康太旨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分別予生藥量12、6、3g/kg配制成混懸液10ml/kg·d灌胃;辛伐他汀組用辛伐他汀片碾磨成粉配制成0.008g/kg混懸液,10ml/kg·d,連續給藥6周。
2.3 標本處理:實驗第10周所有大鼠禁食12h(不禁水)后,稱重,各組大鼠用3%戊巴比妥鈉30mg/kg腹腔內注射麻醉后,腹主動脈取血,離心,分裝,送實驗室測各項血清指標,并迅速摘取肝臟并稱重,計算肝臟指數。另取肝葉組織浸泡10%的福爾馬林液中固定,制作HE染色的病理切片;其余肝臟組織放入凍存管于-80℃冰箱備用。
2.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4.0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3.1 各組大鼠血清APOA1、APOB比較:造模4周后,模型組血清APOA1、APOB水平較正常組顯著降低(P<0.01);治療6周后,與模型組比較,辛伐他汀組、康太旨顆粒低、高劑量組血清APOA1、APOB水平顯著升高(P<0.01);中劑量組對APOB有升高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APOA1、APOB水平比較(-x±s,mmol/L)
3.2 各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比較:造模4周后,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血清CHOL、TG、LDL-C、HDL-C水平顯著升高(P<0.01),HDL-C水平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6周后,辛伐他汀組、康太旨顆粒三劑量組血清CHOL、TG、LDL-C、HDL-C水平顯著降低(P<0.01),HDL-C水平顯著升高(P<0.01)。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 TG、LDL-C、HDL-C 、CHOL水平比較(-x±s,mmol/L)
3.3 各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標比較:造模4周后,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血清ALT、AST水平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6周后,辛伐他汀組、康太旨顆粒三劑量組血清ALT、AST水平顯著降低(P<0.01)。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比較(-x±s,mmol/L)
3.4 各組大鼠肝指數及肝MDA、SOD水平比較:造模4周后,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肝指數及肝MDA水平顯著升高(P<0.01),SOD水平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6周后,辛伐他汀組、康太旨顆粒三劑量組大鼠肝指數及肝MDA水平顯著降低(P<0.01),SOD水平明顯升高(P<0.01),除辛伐他汀組以外其他組TC水平顯著降低(P<0.01)。見圖1、2,表4。

圖1 各組大鼠SOD水平

圖2 各組大鼠MDA水平

表4 各組大鼠肝臟指數比較(-x±s)
3.5 各組大鼠肝臟病理變化:正常組大鼠肝小葉結構完整,邊界清晰,以中央靜脈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緊密的肝細胞未見腫脹及脂肪變性病變,匯管區無炎癥細胞浸潤;模型組大鼠肝臟細胞腫脹呈脂肪變性,出現脂肪空泡,核位移,有脂肪堆積,小葉炎癥,肝小葉邊界不清晰,細胞排列混亂。匯管區及肝竇出現炎癥反應,肝竇消失,組織間質也有炎癥反應,局部有淋巴細胞浸潤;康太旨顆粒各個劑量組大鼠肝細胞脂肪變程度明顯減輕,脂肪滴空泡減少,肝細胞膨脹減少且排列緊密,肝小葉炎癥減輕,細胞接近于正常形態。見圖3。

圖3 HE染色光光鏡下觀察各組大鼠肝臟組織的結構(200×)
中醫學并無脂肪肝病名,但根據其病因、病機應屬“肥氣”“脅痛”“積聚”“脹滿”“痰濁”等范疇。康太旨顆粒主治脾胃運化失調,肝腎津虧,氣機不暢,血氣瘀滯而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方中生葛根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為君藥,現代藥理研究其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桑葉疏散風熱,清瀉肝熱,其提取的桑葉總多糖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槐花善清濕熱,涼血止血,現代研究表明其可降血脂;桑椹滋陰補血,補肝益腎,生津止渴;玉竹滋補氣陰,有生津止渴,為臣藥;煅牡蠣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現代藥理具有強肝解毒,凈化瘀血之效,為佐藥。每種中藥都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諸藥合用能夠運化脾胃,改善肝腎津虧,調節氣機,促進氣血,達到調節血脂,保肝護肝和代謝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高脂飲食所致的NAFLD大鼠模型與正常組比較,血脂水平、肝臟的MDA水平明顯升高,SOD水平明顯降低(P<0.01)。康太旨顆粒灌胃后,可明顯改善模型組血清中的AST、ALT、CHOL、TG、LDL-C、HDL-C等表達水平,以及肝臟中MDA、SOD的表達水平。本實驗中康太旨顆粒組分別設有高、中、低劑量組,但是各個指標的組間差異并不明顯,實驗結果也未呈現出與劑量大小間的正相關,這可能與各劑量組用藥梯度太小有關。ALT、AST水平升高與脂肪性肝炎炎癥和肝纖維化損傷呈明顯的相關性[2],這兩個酶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標。實驗結果顯示康太旨顆粒各劑量組可顯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ALT、AST水平,表明康太旨顆粒具有改善肝臟炎癥和肝功能的作用。同時肝臟病理切片的結果也顯示康太旨顆粒能減輕肝臟脂肪性病變以及炎癥細胞浸潤,有效改善肝臟受損程度。預測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炎癥和清除脂毒性有關。MDA是脂質過氧化的產物,判斷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的高低是根據MDA含量來衡量的。SOD是肝臟抗氧化系統之一,可清除自由基和過氧化產物。實驗結果顯示康太旨顆粒可顯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臟MDA含量,提高肝臟SOD含量,提示康太旨顆粒能夠加強機體對肝臟代謝過氧化物的能力,減輕肝臟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但其詳細的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綜上所述,康太旨顆粒可以降低NAFLD大鼠血清AST、ALT、CHOL、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減輕炎癥水平,減少脂質沉積,減緩肝臟脂肪變性。這可能與其改善肝臟中MDA、SOD的表達,降低肝臟脂質的過氧化反應有關。
5 參考文獻
[1]葉新苗,楊寅,葉肖琳,等.太旨黃特型紹興黃酒降血脂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6):1655-1658.
[2]Lebeaupin C,Vall??e D,Rousseau D,et al.Bax Inhibitor-1 protects from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limiting IRE1 α signaling[J].Hepatology,2018,68(2):51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