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程志勇
摘要:宣威市先后于1995年和2012年啟動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截止2017年年底,全市有774948人參保,領取待遇人數174653人,領取待遇1.6億元,工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但在保費收繳、待遇發放、新老農保對接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難題,文章從隊伍建設、網點建設等方面作了探討。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問題;發展
一、宣威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現狀
宣威轄28個鄉鎮街道,有人口152.9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2萬人,1995年,啟動實施農村養老保險(俗稱老農保),到2013年參保72736人,已領保7253人,參保單位584個,個人賬戶最低繳費100元,最高繳費64000元。2012年12月,宣威市全面啟動實施農村養老保險(俗稱新農保),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有774948人參保,其中,繳費人數611291人,收繳保費5.06億元,參保續費率達97.85%。2015年年底待遇領取人數163752人,領取待遇1.6億元;2016年年底待遇領取人數168655人,領取待遇1.4億元;2017年底,待遇領取人數174653人,領取待遇1.6億元。
二、宣威市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宣威市農村養老保險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但是在農村老齡化日趨加快、農村扶貧攻堅任務加劇、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加快,農村養老又暴露出許多新難題。
(一)新老農保難于順利對接
老農保推行至今,有的參保人每月只能領到幾元錢甚至是幾角錢的養老金,與當年老農保政策宣傳相差甚遠,起不到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原有老農保所繳納的費用不能并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只能退回當年所交的本金及利息,由于年代甚遠,物價上漲等原因,使得農民的錢已經是好幾十倍的縮水,導致很多農民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存在顧慮,抱有懷疑,失去信任,不敢輕易繳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保工作的推進。
(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難于合理銜接
2014年7月,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出臺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第三條規定,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4年過去了,宣威市在兩種保險系統之間仍然沒有相關接口,對于職保繳滿15年的人員,新農保保費仍無法轉入職保,只能將其新農保保費做退保處理,同樣,職保繳費不滿15年的,也還無法轉入新農保,兩種養老保險政策仍然互不相連,影響著參保人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也影響養老保險工作的推進。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人少事多壓力大
近年來,社會保險新型業務不斷增加(如新老農保合并、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啟動、全民參保登記、精準扶貧等),參保面的不斷擴大,社會保險對象快速增加,業務范圍不斷拓展,綜合服務對象和人均服務量急劇上升,加劇了對社會保險經辦人員的需求,服務人員數量與工作人員配備嚴重失衡。由于人員編制緊張,各鄉鎮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員少,大多還兼著其他業務,工作壓力大,村(社區)專職少兼職多,人少事多待遇低,鄉鎮經辦人員,協辦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人社工作人員流動性大,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對政策業務不夠熟練,導致政策落實不到位。
(四)銀行協網點建設、技術水平與社會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宣威社保部門的服務宗旨是做到參保登記不出村,參保繳費不出村,待遇領取不出村,權益查詢不出村。一是銀行網點少。由于幾大銀行在鄉鎮均無網點,從方便群眾考慮,宣威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開戶銀行就只能在農村信用社。而現階段農村信用社也只有集鎮或較大的集市有網點,沒有在每個村配有金融服務點或安裝有惠農POS機,給老百姓參保繳費、待遇領取帶來不便。二是技術業務存在差距。宣威市2014年度第一批社保二代卡共制作發放60多萬張,農村信用社不能批量激活,每張卡都必須本人攜帶身份證親自到網點激活,而每張卡的激活需要約5分鐘,光激活60多萬張就需要6250個工作日,28個鄉鎮信用社均需要一人一年才能完成社保卡激活業務。
三、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服務對策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參保意識
利用新聞媒體、廣播、張貼標語、宣傳欄、村民大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深入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向城鄉居民講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高低、繳費年限長短與享受待遇的關系,讓城鄉居民充分認識這一項惠民利民政策,增強農民的參保意識,提高參保積極性,使得廣大農民都能夠理解、支持進而參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二)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充分銜接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新型農保與原城市養老保險的融合,如何實現各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直接影響到城鄉養老保險發展。因此,妥善處理好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加快各項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為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掃清制度障礙,實現養老保險金在各種養老保險制度間無障礙轉移,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相融合,保障參保群眾利益。
(三)加強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隊伍建設
一是穩定鄉鎮新農保經辦人員和村協辦員隊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及時更新業務知識,提高經辦人員的惠農理論水平和政治思想素養,豎立服務人民、熱愛農保的工作意識。從市鄉農保人員中調集業務骨干組成業務指導組,深入鎮、村對新農保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現場指導,提高業務水平。通過培訓指導,打造出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干、工作高效的居保經辦隊伍,切實提升經辦服務水平。
(四)加強服務網點建設,創新征繳方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加強與銀行間的協作,增加硬件設施建設,爭取每個村內至少設置一個金融服務點或至少安裝一臺惠農POS機,實現離鄉(鎮、街道)偏遠的村農民足不出村也能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創新開展“掌上業務”,引導和指導群眾逐漸開通使用手機銀行或手機app等,用好用活社保二代卡,使居民保費征繳從繁瑣的現金收繳方式為一卡通統一由銀行代扣代繳,即方便了群眾又減輕了經辦人員工作量,還有效規避現金收繳可能出現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張政.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現狀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5(42).
[2]陳麗敏.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管理的思考[J].江南論壇,2015(10).
[3]王振洪,馬永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以福泉市陸坪鎮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5(12).
[4]陳娟娟.初探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措施[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06).
[5]湯國強.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若干問題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5(10).
(作者單位:宣威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