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結合高職日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與特征決定模態類型以及根據高職日語教學信道容量大小確定模態數量兩個方面著手,對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構建展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視聽教學;多模態教學
一、 前言
與傳統的日語教學模式相比,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借助感官并用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日語視聽多模態教學模式建立在靈活轉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有利于進一步強調學生主體,在重視教師主導的同時,營造教學相長的良好課堂氛圍。因此,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 高職日語多模態教學模式的研究現狀
在信息化背景下,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語言專業均陸續開設了關于語言類的拓展教學課程,對于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語言本質和構建完善的語言結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多模態教學模式的出現以及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應用效果。從高職日語多模態教學模式研究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日語專業教學屬于一門理論性較強且概念較多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概念的理解能力,為學生創造了日語學習的另一條有效路徑。模態主要是指人類借助感官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的一種方式,而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感官應用互動形式被稱為多模態。多模態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針對性特征,可以從文化層面、語境層面、意義層面、媒體層面以及形式層面這五個層面入手,最大限度地保證教學效果。
三、 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 結合高職日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與特征決定模態類型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多模態教學模式的出現為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日語教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的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結合高職日語視聽教學的實際情況與特征,確定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模態類型。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播放一些日語短片,這些短片可以是從日劇或者日本電影中截取下來的經典部分。而對于內容的設置可以從易到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知識點。對于基礎部分的教學知識點,可以結合本章節教學所傳遞呈現出來的教學信息、性質以及教學特點,在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以教師講授為主,以學生網絡自學為輔,通過文學模態、圖像模態以及聲音模態三者結合的方式,開展本章節的視聽多模態教學。對于難度較大的教學部分,可能會涉及的主要包括日語發音指導、單詞釋義講解、原文解說、例句說明、試題測試、關聯知識拓展以及課后練習等多方面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通過視聽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構建,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積極引導。
(二) 根據高職日語視聽教學的信道容量大小確定模態數量
課堂教學是一個傳遞信息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傳遞的基本規律,采取相應的手段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結合信息論通信模型,在構建多模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高職日語視聽教學的信道容量大小來確定模態的具體數量。綜合考慮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信息傳輸中的信道容量以及傳輸負載情況,在此基礎上決定教學模式中采用的模態數量。其中信息傳輸是指信道中可以傳輸的最大信息量,在教學中可以主要代表學生所具有的理解信息的能力。而對于一些難度較大內容的講解,由于信源發出的信號中所含有的新信息較多,依靠學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很難實現完整的接受與內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擴大信道傳輸容量,借助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模態來有效強化學生的解碼能力。此外,在高職日語視聽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的視、聽、說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合理設置教學環節。比如: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我們要轉變傳統教學的“視和聽”的模式,而是要把“視和聽”作為“說”的一個必修環節,把教學目標真正轉移到“說”上,在注重“視和聽”的基礎上,更要注重“說”。我們知道,“視和聽”的學習是為了我們更好地促進“說”,只有“說”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才能傳達出日語的語言魅力。
四、 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 明確學生與教師在多模態教學中的地位
明確學生與教師在多模態教學中的地位,是保證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應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具體的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都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并且在提升對教師個人專業素質培養重視程度的基礎上,針對每一階段的日語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主動去搜集教學資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掌握教學多模態課件中的編排形式,綜合分析圖像、文字、聲音以及影像等多種模態的應用價值,從而保證教學教課可以圍繞教學重點最大程度上發揮出教學作用,體現出多模態教學課件對于學生互動學習的意義、在線意義以及構圖意義。此外,在保證多模態教學課件有效性的基礎上,也要進一步保證學生可以對各種模態類型有著一定的認識,任課教師可以就此展開相應的能力提升訓練,以此來保證相關教學策略可以順利地開展。在信息化背景下,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 營造真實的日語文化語境
在構建多模態教學模式過程中,營造真實的日語文化語境,有利于充分發揮出多模態教學模式在日語視聽教學中的優勢。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多模態教學模式本身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強調學生課堂學習與生活兩者之間的聯系。從高職日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所學的知識大多只能被用來應付考試,在生活中很難有所應用,這也直接決定了學生單單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實踐能力卻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在高職日語視聽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地應用視聽多模態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聲音以及影像幾者相互結合的方式,營造一個真實、立體的日語文化語境,為學生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有效彌補了傳統日語教學中的缺陷問題。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最大程度上使用原汁原味的音頻資料或者文本資料,保證文化語境的真實性,同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真實的文化語境中自由進行口語交流。
(三) 保證預設與生成的平衡
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需要盡可能地保證預設與生成兩者之間的平衡狀態。其中預設主要是指教師在實施多模態教學時所進行的合理規劃,通過課程資源開發以及教學媒體的靈活運行,從而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過程。生成主要是指教學作為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提升教學效率,就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教學程序來應付所有的教學,只有最大程度上保證預設與生成的平衡與統一,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筆者曾選用過一個關于日本地震的公益廣告,廣告中出現了“家政科”“NTT”等單詞,對于當時的學生而言,這兩個單詞因為文化層面的原因,理解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可以通過結合多模態的課程分解,采用中日文化差異與教學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五、 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應用,在有效地保證教學質量和提升教學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多模態教學模式在高職日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可以從明確學生與教師在多模態教學中的地位、營造真實的日語文化語境以及保證預設與生成的平衡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只有真正認識到多模態教學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進高職日語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珠.《日語概論》多模態教學模式初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2):95-96.
[2]李曉霞.信息論視角下日語精讀課多模態教學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5,35(02):113-116.
[3]李曉霞.有效教學視角下高級日語多模態教學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35(12):100-102.
作者簡介:
張璐,江蘇省南通市,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