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傳承感恩這一傳統美德,感恩應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良好品格,感恩亦是將個人情感與品德的一種轉換,在獲取他人的幫助后以德報德的深厚感情?,F如今,在小學班主任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實踐與探索也應得到不斷地升華。本文具體闡述了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感恩教育;實踐與探索
在現如今的小學教育中,教師一直以滲透式教育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工作,這種方式可以自然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傳教。感恩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是學校中重視的問題。采取滲透式感恩教育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學會感恩,這樣不僅緩解了我國在感恩教育專業教師的短缺,也避免了單獨的感恩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勢單力薄、難以開展的局面,也更加豐富了我國小學班主任感恩工作。
一、 實施滲透式感恩教育對小學班主任的要求
(一) 展現良好的感恩素質,體現示范性的滲透原則
在小學生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是最多的,通過與學生的接觸判斷學生的品性是一個教師最基本應該具有的工作本領。對于一個老師來說,尤其是小學的班主任來說,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高尚的品德、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堅定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做一名班主任,以及優秀班主任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班主任的品德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觀的形成,小學生往往會對老師進行模仿,所以,一個班主任的感恩水平則對學生感恩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 營造和諧的班集體感恩氛圍,體現潛隱性的滲透原則
感恩是抽象的,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感恩卻對學生的感恩道德的形成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教育的實踐首先要給班級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而創建一個好的人文環境則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在重視學生自我人格的形成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完善學生的品德。一個班級具有良好的感恩氛圍則能夠更好地快速地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只有在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才能引導學生感恩,如果學生本身就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環境中,就算對其進行引導也不會被改變。一個班級的凝聚力時刻影響著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在小學期間,正是學生開始交友的第一步,在第一步踏出時就應該給對方一種友善的第一印象。當學生對班主任感到親切時,也自然能夠坦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并且愿意聽取老師的教導。
(三)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現基礎性的滲透原則
在小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小學感恩教育的進行,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中背負著很大的責任,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同時更應該做好關于感恩教育的功課。在感恩教育中,充分發揮每一門學科的特點,并深入了解掌握感恩的原理方法以及藝術行為,從而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在教育教學中,無論是智力還是非智力教育,都應該重視起來,通過教材滲透感恩,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學會感恩,這樣不僅達到了教學上的完成,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所謂的滲透感恩教育,與其說是一門課程倒不如說是一種修養,它是一種抽象的、無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滲透感恩教育中,不應該拘于過去,理應有所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感恩教育融入每一類教學中。
二、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開展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小學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感恩素養去影響并教育學生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首先應該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熟悉掌握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內容,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給學生起到一個模范效果。通過個人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并且注意每一個細節,在細節中教會學生發現感恩。另外,班主任應該時刻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提早了解學生的想法并進行分析,通過傳統文化的典故去引導學生,多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給學生,讓學生逐漸地學會感恩。在小學中,學生都還小,而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則決定著學生在班級內給自己的定位。在老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理應親切對待學生,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進而循序漸進地教會他學習感恩。當一個老師的素養提上去了,學生的素養自然也會跟著進步。老師是學生們的啟蒙老師,老師應該以自己為楷模多做感恩他人的事情。
(二) 小學班主任要與學生加強情感溝通實現以情感人的目的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加強與學生的感情的方式有多種。比如課后與學生分享一些自己上學時的故事或是分享一些自己過往學生的表現以及未來的變化等。例如在母親節等節日引導學生對母親感恩,培養學生感恩思想,從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師逐漸實現過渡。另外,與學生經常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對老師敞開心扉,課上老師、課下朋友相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消除與老師之間的防線,與老師建立友好和諧的關系,有問題時能夠主動找老師解答問題,而老師在進行解答問題時也應該換位思考,尊重學生的想法,并且做到對待每一個學生能夠一視同仁。當班主任盡心盡力為班級做事,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寬容理解學生,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能夠學會感恩。
(三) 小學班主任要開展多元化的感恩教育實踐活動
班主任在教學中不能只是憑借一些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教,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和同學們一起創辦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感恩,它可以是一次作業,比如給媽媽洗一次腳、給爸爸捏捏背、給媽媽捏一次肩,或是選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卡片寫一段話送給自己要感恩的人。當學生有了第一次引導之后,就會慢慢領悟感恩,學習感恩、實踐感恩。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不能單單地培養知識教育,更應該進行精神層次的培養。一些室外的公益活動也許恰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這些場所可以是敬老院、也可以是幼兒園或者公園,而創辦這些目的也旨在培養學生的博愛之心。在實踐中將感恩教育逐步滲透到教學中后再逐步滲透到生活中。
三、 感恩及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在小學班主任的感恩教育中,滲透感恩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是一段很長的路。在實踐中,理應結合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將感恩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將感恩教育融入生活中去?,F如今,感恩是社會主義核心,只有每一個人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將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而感恩這一美好品德的養成理應從小培養,小學班主任在這中間便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適當地引導學生養成感恩的品德,以身邊小事誘導啟發學生領悟感恩的內涵并督促學生將感恩實踐于生活中去。
當然,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現如今的學生都成熟過早,而這恰好有利于學生能夠更早的學會感恩,無論是來自父母的、老師的、朋友的還是陌生人都應該報以感恩之心。對學生就感恩進行詳細地解釋,感恩的前提不應該是獲得幫助后,更應該體現在無時無刻。我記得在我小學時,四年級班主任對我尤其好,而抱著不讓老師失望的心情,我一直努力學習,最后成績從班級的中下游一躍成為班級第一,并且本著這樣的期待一直保持下去。在后來畢業之后,雖然換了數不清的老師,但是仍記得曾經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誨,在后面每一個教師節都不忘問候老師一直到今。但是仔細想了一下,發現現在還依舊聯系的老師大都是曾經的班主任,卻很少有任課老師,思來想去發現,在上學期間,尤其是小學期間和班主任接觸最親密,每每遇到問題也都是第一個想到找班主任解決,然后就是在這一來一往中與班主任建立了感情,也就有了后面的時時不忘班主任,這就是一種感恩心理。
感恩,可大可小。它可以是公交車上你隨身而起的讓座,也可以是雪中送炭后的無以回報。感恩,始終都是一種抽象的東西,而它又像我們的母語一樣需要先天的培養,進行啟蒙教育。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那班主任則無愧于是孩子的第二啟蒙老師。所以從小學就應該將感恩教育滲透到生活中、學習中,時時刻刻進行引導。在小學生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而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是最多的,通過與學生的接觸判斷學生的品性是一個教師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對于一個老師來說,尤其是小學的班主任來說,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高尚的品德、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堅定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對于做一名班主任,以及優秀班主任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班主任的品德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觀的形成,小學生往往會對老師進行模仿,所以,一個班主任的感恩水平則對學生感恩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 結束語
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而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感恩教育中班主任理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多開展實踐活動,努力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培養自己優良的品德。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不斷滲透感恩,在生活中不斷實踐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黃金彬.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教育感恩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8):160.
[2]陳筠.關于“感恩”教育[J].小學科學:教師,2012(8):113.
[3]朱燕.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引導策略[J].師道·教研,2016(7):55.
作者簡介:
梁志萍,廣東省云浮市,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太平鎮社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