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在幼兒園中實施幼兒綠色科技教育,能為培養具備良好綠色科技素養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中如何培養幼兒綠色科技素養,本文著重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幼兒;綠色科技;素養;培養
綠色科技是以保護人體健康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并有利于人與自然共同生存的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綠色科技涉及的領域較廣,包括有綠色新能源、環境保護理論、綠色生產、綠色產品等等,綠色科技還負載著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關系,強調防止、治理環境污染,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在現代,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的惡化,倡導綠色環保、綠色低碳的理念刻不容緩。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在幼兒園中實施幼兒綠色科技教育,能為培養幼兒具備良好綠色科技素養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幼兒綠色科技素養,應結合幼兒日常身邊的事物,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園綠色科技活動教育,促進幼兒有初步的綠色科技意識,樹立綠色的生活態度,在他們心中從小播下綠色科技的種子,讓綠色科技理念與行動貫穿其一生,以達到知行合一。
一、 立足自然,樹立綠色科技意識
提高幼兒綠色科技素養的意識,首先要提高幼兒的綠色環保意識。綠色環保是人類為了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生態環境而采取的一種行為,綠色環保意識就是人們對這種行為的認識態度和自身行動的自覺性。熱愛大自然是幼兒的天性,大自然就是一本天然的教科書,幼兒天生就對大自然中的天文地理、水土、動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應從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尊重幼兒,讓幼兒主動參與,以大自然為教科書,重視環境教育,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欣賞美麗的環境給人帶來的愉悅,自覺發現環境被破壞后所導致的種種問題,理解環境與我們人類的關系,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自己做起,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從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給孩子們一塊綠地,一個花圃,室外開辟草坪、菜地,讓幼兒親身體驗植樹、栽花、種菜的樂趣,使他們從小樹立綠色的生活態度,從根本上提高綠色科技素養的意識。
二、 創設環境,體現綠色生活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特別強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境,得到怎樣的印象。”環境就像一位默默無聞的老師,靜靜地發揮它特殊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為幼兒創設寬松和諧、安全、適宜、可操作且具有教育價值的科學教育環境。
第一,利用自然環境,激發幼兒的科技興趣。大自然是知識的源泉,自然環境提供了天然、有趣、生動、開放的場所,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自然資源,結合幼兒園的實際,創設小山坡、小水池、種植園、假山流水等亭臺樓角的自然生態環境。在班上創設自然角,讓幼兒體驗栽種植物、飼養動物,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觀察、管理、撥弄的需要,這樣更便于幼兒觀察、交流、發現、實驗,激發幼兒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二,創設科學區域環境,讓幼兒自主探究。幼兒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操作探索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地獲取知識。科學區域是幼兒最喜歡的區域之一,他們在動手操作、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科學區域有公共的科學發現室和班級的科學區域。在公共的科學發現室可以創設大型的科學探究區域,如:地球科學、物質科學,了解磁、電、光、力、宇宙、地球等等。班級的科學區域更注重創設科學小實驗和科學小制作,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提供豐富多樣、適宜幼兒操作的、有層次性的材料。可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師生共同收集,包括瓶瓶、罐罐、紙盒、紙皮、棒棒、紐扣等等,讓材料充滿質樸、環保、自然。材料的擺放注重開放性,幼兒可按自己的需要隨意選取材料進行操作。通過探究活動,促進了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感受了廢舊材料的價值,體現了綠色生活理念。
三、 實踐活動,提升綠色環保素養
綠色環保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場所和資源庫。基于此,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開展有關綠色環保的科技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開展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環保活動,并持之以恒地啟蒙引導,從小塑造一顆顆言行一致的綠色心靈。例如,結合一年中的各大環保節日,開展環保主題科技活動。結合“3.12植樹節”,開展“愛綠、護綠、賞綠”植樹活動;結合“3.22世界水日”,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大班幼兒可嘗試進行“過濾水裝置”“水回收裝置”的科技小制作;結合“4.22世界地球日”“5.31世界無煙日”“6.5世界環境日”,開展保護地球的宣傳活動,倡導環保出行,低碳生活,收集廢舊物品制作玩具,排演環保時裝秀等活動,讓幼兒在具體而充實的科技探究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綠色環保素養。
四、 家園共育,將綠色科技引向深入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社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家長資源、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有經驗的家長進課堂,為幼兒豐富相關科學知識;多帶幼兒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參觀科技展覽、社區文化站;與家庭、社區聯合舉行科技小發明競賽、科技藝術節、環保小制作等科技活動。通過家園、社區的合作共育,讓幼兒在活動中思考、探究、實踐、創新、解決問題,積累科技經驗,將綠色科技素養引向深入。
總之,在幼兒園中培養幼兒綠色科技素養,應結合幼兒日常身邊的事物,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園綠色科技活動教育,深入挖掘各方面的教育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綠色環保理念,將綠色科技素養植根于幼兒心中,讓綠色科技理念與行動貫穿其一生,達到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趙秋霞.開發利用科技環境資源,培養幼兒科技素養,《小學時代(教師)》,2012,08.
[2]陳瑋.幼兒科學素養的多元化培養,《小學時代(教師)》,2013,06.
[3]孔慶姣,勇麗婷.淺談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思考與實踐,《數字化用戶》,2014,10.
作者簡介:
唐林媚,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