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悅,盧慕瑤,李文心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即偏向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斷推進“減稅降費”改革。2018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金額為1.1萬億元的減稅降費目標;2018年9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通知,確定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2018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配套措施,將個稅起征點從3500元上調至5000元,并于2019年1月1日開始執行; 2018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退稅進度的措施。
1)利率政策
我國自2004年開始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2018年提出“雙軌合一軌”的利率并軌改革,近年來,不斷完善市場化的利率機制。2018年,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我國央行四次降準,其中2018年10月1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高達1個百分點;美聯儲四次加息;歐央行則維持利率政策并未對利率進行調整。
2)匯率政策
人民幣作為我國的本位幣自1948年12月1日起開始發行,1994年1月1日起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起實行也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15年8月11日進行第三次匯改,央行調整了中間價,將昨日收盤價作為今日的中間價。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8年人民幣匯率經歷里較大幅的波動,人民幣匯率從6.50貶值至6.86。2018年1月,央行暫停逆周期因子;6月,中美貿易談判破裂,人民幣匯率開始貶值;8月,央行重啟逆周期因子,人民幣匯率仍呈貶值趨勢;12月,G20峰會中美領導人對貿易摩擦進行進一步談判后,人民幣匯率貶值趨勢暫停。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貿規模不斷攀升,目前已經成為了對外貿易順差大國,我國積極與世界各國建立貿易合作關系,推進全球化進程,2013年9月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提議,并不斷開辟市場,擴大開放程度。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的經濟依賴程度不斷加深,2018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同比增長17.2%,達到3233億美元。
美國自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來,將中國作為重點對象。2017年8月,美國宣布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中美貿易摩擦由此開始;4月,美國發布“301清單”,建議對價值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征收額外關稅,并宣稱要對另外1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征收關稅;中國采取對等500億美元產品清單予以還擊;8月,美國繼續對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中國立即予以同等數額的反擊。
經常賬戶反映的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關于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其中貨物貿易差額和服務貿易差額是經常賬戶的主要組成部分。2015年以來,中國經常賬戶基本上都呈現順差狀態,但盈余顯著收窄。2015年至2018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分別為3042、2022、1951與491億美元,經常賬戶占GDP的比率分別為2.8%、1.8%、1.6%與0.4%。甚至在2018年第1季度,中國出現了自2001年第2季度以來的首次經常賬戶逆差。無論從絕對規模大小還是從相對占比高低來看,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均表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目前我國經常賬戶一直處于貨物貿易順差和服務貿易逆差的狀態,但貨物貿易順差下降,服務貿易逆差擴大。在貨物貿易方面,過去數十年以來,得益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貨物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一直維持著較高的貨物貿易順差,但在全球金融危機后受到全球需求轉弱以及中國經濟轉型的影響,貨物出口增速放緩,貨物進口增長加速,導致貨物貿易順差逐漸減少。在服務貿易方面,我國對其他國家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其中旅游的貿易逆差占主要部分。隨著中國居民收經濟條件的顯著改善,特別是中產家庭對境外旅游需求的增加,帶動了海外服務需求的增長,服務逆差持續擴大。同時,經過2010-2014年服務逆差的快速增加后,服務貿易需求進入平穩階段。
金融賬戶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和儲備資產,其中剔除儲備資產變化的金融賬戶反映的是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投資活動引起的資金流動,即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當海外投資者對我國持樂觀態度,資產增持規模大于我國對海外資產的增持規模時,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就會處于順差狀態,反之處于逆差狀態。
2015年至2018年,中國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余額分別為-4345、-4161、1095與1306億美元,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占GDP比率分別為-3.9%、-3.7%、0.9%與0.9%,呈現出由較大規模的逆差轉為較小規模的順差的特點。直接投資方面,2015年之前,在我國促進外商直接投資戰略的影響下,直接投資一直處于順差狀態,是我國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但近幾年內,受到我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內生產要素換成本上升等影響,中國直接投資凈流入由2011年2317億美元的年度峰值下降至2016年的-417億美元,直接投資一度轉為逆差。2017年以來我國對海外非理性并購進行了限制,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出現回落,而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一直比較平穩,因此近兩年直接投資差額也轉逆為順。證券投資方面,與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管制相對應,政府顯著加大了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對外國投資者的開放力度。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的提速,海外投資者對我國債券和股票持續增持,證券投資規模持續擴大,使得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入的顯著增長,順差逐步擴大。其他投資方面,是金融賬戶中波動性最大的分項,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變化的主要原因。2014-2016年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的逆差主要由其他投資貢獻。2017年其他投資順差518億美元,2018年轉為逆差769億美元,特別是四季度逆差規模達到369億美元,導致當季金融賬戶轉順為逆。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中,證券投資項目順差擴大,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直接投資項目轉逆為順,相對平穩;其他投資項目波動大,是金融賬戶變動最主要的因素。
外匯儲備反映了一國對外支付能力以及對外債的保障能力,其規模是發達國家衡量我國風險的重要指標。整體上看,近十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經歷了先大幅上升,而后中幅下降,最終小幅上升的走勢,近兩年來基本保持穩定。按照IMF在不同的匯率制度及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模式下的標準衡量,我國外匯儲備均處于充裕水平,適度充裕的外匯儲備規模有助于穩定國內外市場對我國宏觀經濟和人民幣匯率的信心,為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提供一個正常、有利的外部環境。從短期來看,中國人民銀行仍將力保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這一閾值左右
經常賬戶方面,其順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貨物貿易順差下降和服務貿易逆差上升。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導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回落,但我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活動并未受到影響。短時間內我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工廠的地位難以被動搖,因此短期內經常項目仍會維持順差。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和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貿易順差會逐步收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國內服務品市場的落后導致服務貿易逆差繼續下降,因此經常賬戶余額可能繼續下降。
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方面,在政府加快開放國內資本市場與金融機構的影響下,外資增持我國證券資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證券投資項目下的資本凈流入可能呈現持續上升特征,證券投資順差將持續擴大;近兩年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持續縮減,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也明顯提速,新的投資機會可能促進外商擴大直接投資,未來其他國家對我國的直接投資規模將維持在較高水平;金融去杠桿后信用風險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未來其他投資可能隨著匯率預期的變化依舊呈現雙向流動的特征。
綜上所述,在未來幾年,中國可能面臨經常賬戶逆差與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的“新常態”,為中國經濟的宏觀金融穩定問題帶來新的挑戰。
保持穩定的匯率政策,降低匯率風險,進一步完善匯率制度。堅持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政策,并積極調整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維持匯率的穩定性,避免人民幣幣值出現大幅波動。
避免貿易摩擦的持續發酵,與美國通過磋商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不斷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開辟多元化的出口市場,防止對美國市場的過分依賴,我國也應積極加強多邊貿易談判和協商,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尋求最佳的解決辦法;同時,我國在穩定出口時也應不斷推進進口貿易發展進程,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并繼續有針對性的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
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擺脫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不斷推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對新興產業的培育,提升重點產業鏈水平,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同時,應大力鼓勵技術創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掌握先進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最終實現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