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芝
摘 要:縣級師訓機構是中小學教師職后專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為滿足和適應中小學教師發展需要,縣級師訓機構師資優質專業能力資源儲備是最首要的。筆者通過對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專業能力現狀及要求的調查,認為當前縣級師訓機構大力開展校本研訓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要充分認識自身現狀,把校本研訓作為自身發展的近水樓臺、主場所;機構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校本研訓外部發展環境,激發教師研訓活力,做好強化管理、過程性管理,建立和完善促進教師主動研訓的激勵機制等。
關鍵詞:縣級師訓機構;校本研訓;教師專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05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112-02
當前教師培訓重心下移,縣級師訓機構將是中小學教師培訓的主要承擔機構。“基于校本研訓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的目的在于幫助機構教師更清楚、準確地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確定發展目標,并指導其更快找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快速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根據該課題研究的實施要求,在進行研究中,首先要了解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專業能力現狀、專業能力要求及機構校本研訓等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達到研究的目的。
筆者設計了基于校本研訓,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專業能力現狀及要求的調查問卷,于2019年4月中旬到4月底對師訓機構的管理者和教師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根據數據收集分析,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現狀不樂觀,開展機構校本研訓活動促進教師發展迫在眉睫。
一、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現狀
(一)機構師資隊伍配置欠合理
從被調查對象的年齡結構(41歲以上教師占65.39%)、從教年限(16年以上占80.77%)可知,本機構教師應該是專業發展中的熟練教師或優秀教師,但后續數據的收集結果很不盡然(數據顯示:欠缺教育科研能力者占69.23%;欠缺培訓項目設計能力者占67.31%;欠缺教育技術應用能力者占65.38%;欠缺課程示范與指導能力者占57.69%;欠缺專題培訓能力者占50%)。特別是教育科研能力欠缺數據顯示,最突出表現為不能進行教研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及成果表達(占71.15%,且有69.23%的人員不能把進行教育科研與教育技術應用相結合等。)以上可見,機構教師的能力普遍低、缺,在當前師訓機構工作要求形勢下,師資結構確已不合理,大力提升機構教師專業能力、合理配置師資實為緊迫。
(二)機構教師對校本研訓的形式、內容和方向有明確的認識
數據顯示,在“最希望參與的校本研訓活動形式”上,認為應采取主題培訓的占73.08%,認為應采取團隊研修的占63.46%;在“縣級師訓機構的校本研訓選擇的主要內容”上,認為將“教學案例指導”和“教育技術”作為內容的各占82.69%,認為將“教育教學理論”作為內容的占65.38%,認為將“教育寫作”作為內容的占59.62%等。
基于校本研訓是課題研究開展的區域前提,機構教師有了明確的開展校本研訓的形式、內容,也說明了教師存在這些方面的發展需求,為發展提供了活動基礎和可能。
(三)機構教師有強烈提升專業能力的愿望
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專業能力提升的最主要目的”回答中,“更好地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占78.85%,“實現自身的價值”的占69.23%;在“近期的發展目標”的回答中,培訓能力占51.92%,教育科研能力占50%,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占51.92%等。從此處可見,機構教師在參與專業能力提升中呈現了較強的主體性,其職業追求執著。
(四)機構教師對培訓、教育、指導、管理、信息技術、科研等能力認同率高
在“縣級師訓機構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能力”的回答中,師訓機構教師對培訓、教育、指導、管理、信息技術、科研等能力認同率高,是機構教師自身發展的能力要求,也表明了機構校本研訓中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的任務和目標。
二、當前縣級師訓機構教師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機構人員老齡化,專業能力欠缺嚴重
在機構延續中,因人事異動管理遺留的問題,出現了教師沒留住、新鮮血液滲不進來的現狀。現階段機構教師有高職稱的皆為老教師,他們在專業素質提升中呈倦怠、惰性大等特性,老教師雖多,但學科骨干極少,針對中小學教師學科培訓,進不了課堂,做不了引領;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機構活力不佳等,造成機構在職的干部和教師難以全心投入本職工作,制約了機構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缺乏自主研訓激勵機制,教科研氛圍缺失,教師發展難
由于機構人員配置不到位、教師發展激勵機制的缺失,教科研氛圍也難以形成,校本研訓的開展也成空白;加上當前機構對教師外出參與高端培訓的支持力度不夠等,造成了機構教師自我研訓發展難。
(三)培訓資源難以優化整合,職能難以體現
雖是培訓機構,但由于利益的分割,在人事調整的默許中,縣教育行政其他下屬部門都各自為政,開展重復、交叉的培訓,縣級師訓機構難以作為師訓主體被關注,機構自身也難以作為,缺失了發展機會。
(四)機構校本研訓意識未明,教師發展迷茫
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培訓熱點集中在師德、心理健康、學科教學、教育技術、教學研究等方面,面對重心下移培訓模式的要求,機構教師深感力不從心,無所適從。加上非教育教學工作占用時間過多、給教師提供的專業能力提升實踐的平臺少、對教師外出參與高端培訓的支持力度不夠等,教師發展迷茫。
三、加強縣級師訓機構教師校本研訓的緊迫性
問卷收集數據結果分析,明確了縣級師訓機構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明確了專業能力發展的目標,為找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及更好地解決機構工作中的問題,師訓機構校本研訓勢在必行。筆者建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