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凱玲(河北經貿大學)
企業經濟管理是指企業經濟管理主要是指對企業的經營和運作展開有規劃、有目的、有組織、有控制的經營活動,主要是以追求企業經濟發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為目的。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仍采用舊有的經濟管理模式對公司進行管理,然而目前我國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由之前以加工制造為主逐漸向以創新為主過度,新的經濟形勢下對企業的要求也在提高,舊有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情況,因此要想在新的經濟環境中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必須進行經濟管理創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企業經濟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傳統的企業運營中,由于市場環境相對簡單,企業運營業務也比較少,且大多數業務本身比較簡單,因此對于相關經濟管理人員水平的要求相對較低,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增大,需要專業的經濟管理人員進行預防,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然而部分經濟人員由于不專業導致對企業經營風險認識不足,從而導致企業在運用過程中出現風險。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管理的范疇也在不斷擴大,然而在目前的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固有看法中,企業經濟管理只包含企業收支的管理,但事實上,當前經濟管理的內容包括收支管理,但并不限于這一點,在當代經濟管理中還包含與收支管理相關的其他模塊內容。不僅如此由于在企業中,企業的收支情況是企業當成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對于企業的收支管理往往掌握在高層決策者手中,然而部分高層決策者對于企業具體生產了解較少,特別是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專業性很強時,部分高層決策者很有可能并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插手管理。
企業經濟制度不合理也是當前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由于傳統企業中是采取分層化管理的,特別是在大型的傳統企業中,管理層級劃分就更多了,管理層級劃分過多難免會出現管理層之間權力疊加的區域,一旦出現相關問題,管理層之間容易互相推諉,不利于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大部分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較為松散,沒有形成規范、統一的經濟管理制度。
目前多數企業,特別是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都建立起了經濟管理制度,希望能夠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企業的資金流動,更好地為企業發展而服務,然而在執行的過程中卻沒有落實到位,導致出現經濟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例如:企業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有出差等現象,需要報銷,按照正常的報銷程序而言,企業員工需要出示相關發票,并且按照要求進行登記和申請,在經過經濟管理人員確認核實之后才能夠實現報銷,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嚴格按照這樣的程序來,不少經濟管理人員為了方便省事,鮮少確認和核實員工相關票據支出的真實性,甚至個別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人員未對報銷登記,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業員工在報銷方面弄虛作假,對公司和企業的利益造成極大的影響。
要想在經濟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創新,并很好的執行,首先就應該改變企業經濟管理者的固有思想,讓經濟管理者充分意識到進行經濟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性,充分意識到不進行經濟管理制度創新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通過改變經濟管理者的思想,讓經濟管理者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經濟管理制度創新,從而讓企業更好地應當如今的市場競爭,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
經濟管理制度是一個企業進行經濟管理活動的依據,為經濟管理活動提供指導,符合公司發展情況和發展目標的經濟管理制度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實現盈利,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隨著公司的發展而進行創新和改變,因此需要創新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為日后企業進行經濟管理提供更有利的幫助。而在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創新后也同樣需要經濟管理人員很好地實施創新后的新制度,確保新制度能貫徹落實,否則即便是制定了再好的制度,最終也難以對公司經濟管理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在經濟管理中審核與監督也尤為重要,為此企業應該預先制定好成本預算工作,并能夠掌握完整、真實的實際生產經營中的數據,通過對比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及時發現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評估,建立對員工工作賞罰分明且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除了預算審核與實際成本審核與對比外,還應該加強對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做到及時發現經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運行,不斷地進行創新,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目標,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想要提高,離不開經濟管理者水平的提高,要想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引進經濟管理水平較高的人才,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制定合理的經濟管理方案創新,引導企業創新經濟管理的實施,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企業原有的員工的培養,不僅要提高其進行企業管理工作的創新,還需要對其工作流程進行培訓和指導,以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為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而服務。
在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要想實現有效的管理就必須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包括建立對生產經營過程的信息化建設和對財務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首先能夠讓企業經濟管理者能夠更好地對公司全局進行了解和把控,從而實現更好地管理,特別是將公司經濟管理制度信息化之后,能夠形成更加規范的企業經濟管理過程,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所必須的數據;其次,能夠有效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幫助經濟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及時找出問題和發現問題,最后,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僅有利于企業對進行員工管理和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同樣根據企業信息化系統,經濟管理者還能夠了解到市場情況,并根據相應的情況做出分析,從而更好地進行公司下一步決策,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決策,從而實現企業進一步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外部競爭也更加激烈,而企業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企業的業務無論是業務量還是企業的業務復雜程度相較于以前而言都有很大提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敦促著企業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改革,然而出于經濟管理者思想保守等原因,我國大部分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創新僅停留在口頭上,并未落實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去,為改變這樣的現狀,公司需要提高企業經濟管理者的水平,創新經濟管理制度,并通過建立和完善審核與監督機制將創新后的經濟管理制度落實下去,同時還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經濟管理者對于公司生產經營信息全面且準確的了解,以求全方位的落實經濟管理制度,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