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筱敏(寧夏東來能源有限公司)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加之不斷的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所以在企業會計工作方面具有越加廣泛的波及面,而且投資者以及債權人、群眾等對于會計信息標準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企業若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重視會計監督的價值。但是,往往在實際的工作中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出現不良問題,阻礙會計監督工作有效展開。下面進行分析會計監督中常常產生的弊端問題,之后做出策略闡述,為增強企業會計監督質量做出有價值的借鑒。
會計監督職能的行使必然會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會計監督發揮作用的表現。會計監督職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更好地檢驗會計監督機制的優劣,這也是一個評價的根本標準之一。當下企業會計監督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企業財務人員還未形成較高的會計監督意識。會計監督可以將企業財務工作水平提升,但實際的工作中,部分企業工作人員未建立起良好的會計監督意識,普遍的認為,會計監督僅是進行監督自身的相關職權,導致實際的監督過程是相對形式化的。例如某企業管理者為削弱會計監督的職能,通常把監督的工作給會計人員擔任,也就降低了財務監督的地位,或者一些會計人員并不積極的配合會計監督工作。
其次,缺少完善的企業會計監督制度。企業管理中,擁有健全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是關鍵,但是很多企業并不具備,或者部分企業盡管擁有自身一套制度,但是執行的力度不強,也導致流于表面的形式。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這一項問題突出,例如企業缺乏嚴格的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制度,事前內部控制體系、事中以及事后的內部控制體系等相對缺乏,所以導致會計監督期間執行不嚴。
最后,缺少多樣化的會計監督形式。會計監督工作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進程做出相應的改進以及調整,但目前多數企業會計監督是相對單調的,或者具有信息化建設滯后問題。例如,企業會計監督主要是手工審計會計資料,不具備大數據思維,未能積極的利用好會計信息系統自動審計核算財務信息,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且部分會計監督人員也有待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如果會計監督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弱以及缺少大數據思維意識,則也會降低監督的成效。
首先,不斷加強企業財務人員會計監督的思想意識,并且能夠對于自身的職能要明確認知。加強意識的提升是首要工作,會計監督質量有賴于企業財務工作者會計監督意識的轉變,真正的了解到這項工作對于企業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企業管理者充當著領導者、決策者的角色,應該形成正確的會計監督意識,不斷的增強法律觀念,遵循標準的會計法規等對于會計監督工作進行規范。在會計人員工作職能方面必須要明晰,各種操作行為嚴格的加強規范。會計人員應該對會計監督工作積極的配合,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的改正,保障企業的會計資料等能夠滿足會計監督工作標準。另外,企業要建立起相對輕松的會計監督氛圍,是將工作者工作熱情提升的有效途徑。
其次,對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不斷的健全完善,同時要重視加強會計監督執行力度。嚴格的遵循國內的已有會計法規體系,形成科學的系統內部控制系統,對于實際的目標、方式、內容等等明確標出,同時應該形成合理的內部控制考核與評價機制,推動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常態化活動。對于會計人員的監督權力進行明確也是重要的方面,會計人員屬于會計監督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構成,通過明晰職責權利,才可以確保會計信息精準度,以及將會計人員加入到會計監督工作中的熱情度良好的提升,進而確保企業具備更好的會計工作水準,例如可以建立起科學的獎勵措施,包括精神獎勵、物質獎勵,提升工作者的熱情度。
最后,在信息環境下,企業應該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斷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緊跟社會發展潮流創建多種形式的會計監督模式,使得這項工作達到信息化建設的效果。在會計工作中納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并且采取多元化會計監督模式,例如實施社會審查機構、建立內部審計監督機構、讓會計監督人員具有獨立性的地位等等。同時企業應該建立起會計監督信息化,這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實現信息化以后,能夠達到企業財務信息網絡化、實時化目標,能夠及時的監督審計企業的財務信息等信息,使得盡早處理好相關問題。在這點上,要想充分發乎信息化的作用,企業要盡早完善會計信息化機制,促進會計監督體系的完善,引進先進的信息化人才,提升安全保護工作,使企業的財務信息實現外內聯動的一體化格局。
此外,還要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通過違規成本的提升來加強化會計監管。在我國之所以較多地出現會計造假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對發達國家而言,會計造假的經濟成本和法律成本比較低。出現會計造假舞弊的案件,造成財務報表失真,這樣對企業而言屬于重大事件。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會對涉案公司或者責任人給與最高六十萬元的經濟處罰,刑罰最高是3年有期徒刑。而在美國出現這樣的情況,要賠付巨額賠償金外,還要承擔著事發后破產清算的風險,面對著刑罰則處以最高25年的監禁。面對著會計監督處罰,我國現階段在財政部門和證監部門與稅務部門比較起來顯得很微弱。面對著巨大的利益誘惑,那些低成本的違法并不能很有效地阻止會計人員走向違法的道路。在這個大背景下,財政部門很有必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明確進一步明確政府各部門在會計監管的層次,提升《會計法》的法律權威,提高財政部門在經濟領域內的作用,加強會計監管的處罰力度,充分體現監管效力。
會計監督是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對會計工作進行控制,并利用正確的會計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的協調、控制、監督和督促,以達到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若想獲得平穩可持續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實力,就要予以會計監督工作較高的關注度,通過形成科學的會計監督制度,加強會計從業者素質水平的提升,對工作范疇不斷規范,應用新型的企業管理模式等等,確保企業會計監督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是維護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