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雪梅(吉林省梨樹縣財政信息中心)
在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存在于很多的行業,不同行業之間的性質有著一定的差別,在活動管理工作中,事業單位的性質決定了其服務的類型,很多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的盈利能力處于相對較弱的地位。在事業單位改革的推進過程中,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逐漸面向市場,與市場經濟產生聯系,這種對接的行為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所以,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進行,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責任也在不斷加重。
在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將資金進行了分類,主要分為差額、全額、自收自支等三大類型,分類的依據是財政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首先,享受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按照差額比例進行分擔,一部分列入財政預算,剩下的一部分才由事業單位自己承擔。其次,全額撥款,全額撥款是指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的一系列開支都由國家予以撥款,全部的費用全都列入到財政預算中。最后,自收自支型的事業單位屬于自主事業單位,其日常開支都由自身暴恐,國家財政不參與撥款。由于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資金來源方式不同的,所以在會計核算方面,會計的核算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事業單位的收支體系中,主要的收入來源為財政補助收入、經營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而主要的支出為行政管理支出、科研支出和其他支出。就會計管理工作的人員配比來看,負責會計工作的有總賬會計、明細會計以及出納。總賬會計需要對事業單位內發生的財務相關事宜進行概括核算,而明細會計需要分管明細賬簿,出納員則需要核實貨幣資金以及票據的收付等。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過程中一直存在著一定的體系內容,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事業單位與市場經濟越來越多的接觸,事業單位的原有會計制度已經不足以應付實際工作中所發生的問題,所以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也面臨著變革。
(1)固定資產管理科學性不足。在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其所包含的內容較多,固定資產類也屬于會計工作的日常管理。在以往的會計工作中,往往對于固定資產類設備忽視了管理的內容,就固定資產的信息、折舊、年份等不能夠做到準確到位,使得固定資產的會計信息失去可靠性。并且,由于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并沒有建立系統的資產評估管理制度,使得部分事業單位就資產管理上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沒有人員定期檢查資產設備,使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難以開展,同時會計人員在資產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夠了解到固定資產的真實水平。
(2)財務人員水平不足。隨著我國現階段經濟與技術的同步發展,事業單位對于會計人員的質量與數量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員涌入到了事業單位會計行業中,但是在數量快速提高的同時,難免會在人員質量上做出一定的犧牲,使得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有所下降,專業素質又掉提高,在我國大部分的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很多地區涌現出財務人員多而不精的現象,擁有較高技能水平的財務專業人員始終是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重點需要。
(3)政府監督管理不足。在我國積極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法律相關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需要依照規章制度進行,否則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漏洞。在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相關法律中明確列出,財政與審計部門應當直接監管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同時要求事業單位保留相關的會計資料以備查驗。但是在實際的監督管理過程中,由于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法不同,監管部門難以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工作,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需要完善,信息資源不能夠及時的共享,監督管理工作難以發揮出真正的目的,這就使得事業單位的部分工作人員存在著潛在的投機行為,有可能為事業單位的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失。
(4)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足。隨著信息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財務的管理方法也在不斷的升級,原有的手工帳形式已經逐漸被記賬軟件所取代,并且隨著軟件制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財務軟件以及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需要。但是在實際的會計管理工作中,由于會計工作不受到重視,事業單位往往不能夠在財務信息化管理方面給予財務人員一定的支持,并且財務人員對于傳統的記賬形式具有較高的熟練度,使用更加信息化的記賬方式讓財務人員難以適應,隨著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增多,記賬業務量的增加,會計人員的傳統工作方法會突顯出其在工作效率上的不足。
(1)提高財務人員職業素質。財務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財政部每年公布的新的調整內容,會計人員的實際操作內容一致處于更新的狀態,這對于從業人員來說可能會有些繁瑣,但是對于整體行業來講,動態的改進過程是促進行業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鑒于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從會計人員開始,鼓勵財務工作人員參加各種專業培訓,培養財務人員的學習習慣,鼓勵財務人員接受再教育進行深造,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引入專門從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注冊會計師,監管財務人員日常工作的同時幫助財務人員提高自身水平。
(2)提高全體人員財務意識。財務工作不僅僅作用于會計管理人員,更是作用于事業單位的全體員工,事業單位的全部人員都與財務工作有著一定的聯系。提高全體人員的財務意識的同時方便了會計管理工作,提高了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事業單位應當積極的組織全員財務培訓工作,增加員工對于財務工作的認識,讓員工能夠充分了解自身財務體系的同時配合財務管理工作。同時,事業單位應當對財務工作的內容進行宣傳推廣,讓財務人員自身也更加了解自身的職責,使員工之間都能夠形成和諧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推動財務工作的嵇康發展。
(3)建立健全的會計管理工作制度。由于會計政策的不斷革新,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中應當他有健全的制度來適應財政會計政策的更新,同時健全的會計管理工作也能夠更好的監督財務人員與普通員工,讓財務人員有可以依據的準則。會計管理工作制度的指定需要結合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內容以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讓制度能夠真正的幫助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同時也規范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過程。管理制度的設計也應當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需求,結合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會計管理制度的運行效率。
(4)建立系統的會計管理檔案。在財務管理管理工作中,憑證及檔案信息是最重要的會計核算證據,為了能夠適應規范的財務管理工作,會計檔案管理工作需要對應的建立系統的管理保存方法,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能夠保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讓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工作中降低錯誤存在的概率,同時減少會計相關人員投機行為,保證會計核算系統安全、有效的運行。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事業單位日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由于事業單位的核算方法不同,其在會計管理工作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要能夠與經濟建設進行銜接,在滿足事業單位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提高會計核算的管理效率,降低事業單位財政風險。政府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會計核算保障是保證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