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習中閱讀是極為重要的方式,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教會學生做英語試卷閱讀時的一些方法、相應的解題技巧,做好閱讀理解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閱讀;解題;能力;技巧
【作者簡介】代朝龍,云南財經職業學院教務處。
二十一世紀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它已成為了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課程學習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推動人文素養向更高層次發展,是獲取世界文化、科技、金融、社會等多方面最前沿動態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渠道。為此筆者就高職高專階段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譯方面談談一些粗略看法。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是極為重要的,而且各級考試試卷中閱讀分數值所占的比重也是相當大的;因為它是帶動英語全面學習首屈一指的重要方法,是復習、顯著增加詞匯量及正確使用詞語及學懂各種表達法最可靠的途徑。因此對高職高專的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是:1. 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2.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3.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5.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或網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6.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呢?
第一,在課文教學進行到這一環節,要充分利用課文這一語言載體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對課文進行進一步地挖掘,進入精讀階段。首先要對課文中的長句、難句進行詳細地講解。長句難句中往往包含較多的從句和較為復雜的語法結構,是理解中的難點,學生對這些句子往往是囫圇吞棗,甚至理解錯誤。要結合語法教學,通過分析句子結構對新出現的語法現象進行詳盡地說明,對英語中的一些固定句型和習慣搭配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從整體上加以理解,而不僅僅是字對字的翻譯。通過長期的訓練,幫助學生搬開這些閱讀理解中的絆腳石。
第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理解字面上的意義,還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文章的內涵,理解作者從字里行間傳達出的思想,從而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及對所述事物的態度。除此之外,比較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介紹各種修辭手法,都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如果學生的基礎水平較高,還要把教學要求從理解提高到欣賞的高度,特別是學習經典篇目和文學作品時,應指出文章的精華所在,培養學生對英語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第三,朗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內涵之后,才能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對所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達到自我欣賞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若有條件可以要求學生早自習大聲朗讀課文,課堂上也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機會,遇到劇本、小說等課文,要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英語語感,初步體會英語的音韻美、節奏美,有利于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特殊優美的文段或經典的語句,要求學生背誦,讓他們達到銘記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第四,僅僅精讀課文遠遠不能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所以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英語程度又有趣味的閱讀材料,使他們看得明白,讀得有趣。可以建議學生閱讀英語課外輔導資料,推薦他們閱讀《雙語報》等課外讀物,耐心解答他們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們增加了知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人文素養。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英語教師,一定把《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高職高專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牢記在心,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還應該教授學生一些做英語閱讀時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一般高職高專或者更高級別的英語考試閱讀可分五種類型的題目,每種類型的題目都有相應的解題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對學生做閱讀理解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主旨題
1.文章主旨給出的四種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沒有明確主旨,需總結。
2.主旨題的解題技巧:不管它出現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為最后一道題去做,因為做完其他題以后會對主旨的理解有幫助;著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主旨在文章中間的情況(非文首文尾),遇到文章前后段意思轉折,提高警惕。
3.主旨題的注意事項:段落中出現轉折時,該句很可能是主題句;作者有意識的反復重復的觀點通常是主旨;首段出現疑問句時,對該問題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提出文章主旨時常伴有的文字提示:therefore,thus,however,but,in short等。
4.選項特點:正確選項中不出現細節信息,不含過分肯定或絕對意義的詞;干擾項中細節信息明顯,過于籠統。
二、作者觀點和態度題
作者態度題的解題技巧:作者對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對,帶中立色彩的詞最不可能是正確答案;漠不關心類詞語一定不對;不要把自己的態度揉入其中,也要區分開作者的態度和作者引用的別人的態度;當作者的態度沒有明確提出時,要學會根據作者使用詞語的褒貶性去判斷作者的態度;作者觀點一般與文章主旨相關聯。
[注]新趨勢:(1)選項可能不再是態度明確的肯定或否定的詞語,而改為帶有程度限制的詞。(2)一般帶有絕對化或過于強烈的表示必錯,如:complete, entire等。(3)持有保留態度的比較客觀,常常是正確選項,如:consent。
三、詞義/句義題
1.對詞義考察的兩種方式:超綱詞義含義推斷;熟詞生義或是在特定場合的意思。
2.猜測詞義的方法:
(1)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首先是找出生詞與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才能猜詞。有時文章借助關聯詞表示前因后果。例如:You shouldnt have blamed him for that,for it wasnt his fault.通過for引出的句子所表示的原因(那不是他的錯),可猜出blame的詞義是“責備”。
(2)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猜詞。通過同義詞猜詞,一是要看由and或or連接的同義詞詞組,如happy and gay,即使我們不認識gay這個詞,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進一步解釋的過程中使用的同義詞猜詞,如Man has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planets Venus,Mars,and Jupiter with the help of spaceships.此句中的Venus(金星)、Mars(火星)、Jupiter(木星)均為生詞,但只要知道planets就可猜出這幾個詞都屬于”行星”這一義域。通過反義詞猜詞,一是看表轉折關系的連詞或副詞;二是看與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義的詞語。
(3)通過構詞法猜詞。在閱讀文章時,我們總會遇上一些新詞匯,有時很難根據上下文來推斷其詞意,而它們對文章的理解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時,如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詞根、前綴、后綴等語法知識,如前綴un表反義詞,如happy、unhappy,fair、unfair等;后綴ment表名詞,如develop、development,state、statement等;后綴er、or或ist表同源名詞;如calculate、calculator,law、lawyer等,這些問題便不難解決了。
(4)通過定義或釋義關系來推測詞義。例如:But sometimes,no rain falls for a long,long time. Then there is a dry period,or drought. 從drought所在句子的上文我們得知很久不下雨,于是便有一段干旱的時期,即drought,由此可見drought意思為“久旱”,“旱災”。而a dry period和drought是同義語。這種同義或釋義關系常由is,or,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號等來表示。
(5)通過句法功能來推測詞義。例如:Bananas,oranges,pineapples,coconuts and some other kind of fruit grow in warm areas.假如pineapples和coconuts是生詞,我們可以從這兩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它們大致的意思。從句中不難看出pineapples,coconuts和bananas,oranges是同類關系,同屬fruit類,因此它們是兩樣水果,準確地說,是菠蘿和椰子。
(6)通過描述猜詞。描述即作者為幫助讀者更深更感性地了解某人或某物而對該人或該物做出的外在相貌或內在特征的描寫。例如:The penguin is a kind of sea bird living in the South Pole. It is fat and walks in a funny way. Although it cannot fly,it can swim in the icy water to catch the fish.從例句的描述中可以得知penguin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鳥類。后面更詳盡地描述了該鳥類的生活習性。
4.句義題的解題技巧:正確選項不含有意義過于絕對化的詞語,而是使用不肯定語氣或意義解釋深刻;含原文詞或短語越多,就越不可能是正確選項。
四、推理引申題
1.推理引申題的選項特點與答題技巧。干擾項的特點:只是原文的簡單復述,而非推斷出來的結論,把直接表達當作間接推理;看似從原文推斷出來的結論,然而實際上與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手段變目的等;根據考生已有的常識是正確的,但是卻不是基于文章,一切以文章為準。
2.正確選項的特點:不是文中明確說明的內容,沒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確選項;正確選項大多含義深刻,不是常識選項。
五、事實細節題
1.事實細節題的選項特點。正確選項特點: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與閱讀材料一模一樣,而是用不同的詞語或句型表達相同的意思體現中心思想,一篇試題的細節與主旨直接關聯。
干擾選項的特點:部分正確,部分錯誤;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題目要求的內容;符合常識,但不是文章內容;與原句的內容極為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變動。
2.事實細節題的解題技巧。
(1)主旨與細節是相輔相成的,確定了主題,才能深刻理解材料的作用。同樣,對具體細節有較為全面的理解,就能更好的判明主題;(2)文章的事實細節內容不會孤立的出現,它與前后的內容密切相關,考生要善于利用因果,類比,時間,空間的關系將零碎的細節組成一個有機整體;(3)堅決遵循“本本主義”,文章里有什么就用什么,不可憑感覺發揮做題。
最后,在平時做題的時候應該要求學生形成某種程度上的條件反射,就是看到某種類型的題目腦子中會有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達到最終突破閱讀瓶頸的問題。當然,這些技巧只是輔助作用,最后還要靠學生平時多讀,多總結閱讀中出現的單詞,詞組,并通過及時復習和多次閱讀進行鞏固,閱讀是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愿意付出的人,最終才能登上閱讀的天堂,讓閱讀不僅成為一種學習英語的手段,增長知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