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咪
當前我國的教育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應試教育主宰一切,課堂教學千篇一律,呈現出千校一面、萬生共相的不利局面。要想打破這種不利的教育局面,實現不同學校間的相對競爭優勢,就必須將學校特色作為未來中小學發展的重要方向。打造學校特色實質是一場教育變革,這場變革對大多數學校的意義都將是重大的。
特色之于學校,與其之于企業一樣,是能夠體現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最寶貴的財產。創建學校特色品牌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轉型中的必然現象。近年來,關于學校特色品牌的研究已逐漸被學術界重視,如何創建和經營學校特色品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關注并重視。
一、相關概念的釋義
(一)特色學校的含義
學者們對特色學校(the characteristic school)的理解各不相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重慶教科院胡方在《人民教育》上發表的文章中下了一個定義:特色學校是指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優質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
有學者認為,特色學校是指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教育方針;逐漸形成其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為核心的辦學體系,并被全體人員所內化的具有穩定個性和風格的學校。
有學者認為,特色學校是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有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辦學風格、獨特的教育思想、鮮明的教育手段。
有的學者則認為,特色學校是指在獨特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穩定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并形成被社會所公認的傳統的學校。特色學校即個性化的學校。
綜合前面幾種說法,筆者認為,特色學校中的“學?!睉恰芭囵B人”和“教育人”的場所。“特色”就是區別于其他事物,即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形式等,而特色學校就是通過獨特的學校文化“培養人”和“教育人”的,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活動。
(二)品牌活動的含義
品牌活動即品牌營銷,是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的一個重要內容。品牌對一個企業來說有著重要的內涵,可以說是企業產品的外在形象,標志公司文化內涵的表現?,F階段的市場競爭已從傳統的以價格競爭為主轉向全方位的品牌競爭。不再是以市場份額作為營銷的主要目的,而是為了去滿足不同的需求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企業進行一系列的廣告宣傳為的就是對其產品品牌的宣傳,宣傳其品牌的文化內涵,使消費者在心理上對其產品產生偏好。
關于品牌活動的研究,國內學者研究較集中的方向是高校社團品牌活動。對品牌活動的概念主要界定為:品牌活動即是對公司的產品品牌形象進行宣傳的一個過程,在體育經濟學上稱為品牌營銷。
綜合前面的幾種說法,筆者認為,品牌活動最關鍵在于“品牌”。品牌是事物的代表,品牌活動就是宣傳品牌的一個外在表現形式;然而,學校品牌活動的目的在于為學校打響知名度的同時形成獨特的學校特色。
二、關于創建特色學校的目標
創建特色學校是學校在競爭“大環境”下的核心表現,對教師、學生的發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對此,劉彭芝校長認為:世界一流的大學應該有世界一流的中學來支撐,沒有世界上一流的基礎教育,建設一流大學就只能是空想。因此,作為一所學校的管理者,校長首先要努力把自己的學校做到一流,這也是國家教育發展對每一位校長提出的責任。
荀萬祥校長說:“品牌決定學校出路。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追求卓越”。對學校而言,就是一流,有特色、高質量、高品位,意味著有好的老師,有好的學生,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打造學校的品牌就是追求教育的卓越,就是用最真誠的愛心把最好的教育奉獻給我們的人民群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倪梅、陳建華主編的《參與式規劃與學校發展》中也曾提道:“學校發展規劃的關鍵在于找出學校的優先發展項目,并制訂、實施相應的項目行動計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標準,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p>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創建學校品牌符合現代社會競爭與學校發展的要求。而面對這個挑戰,就需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學校的品牌??梢?,形成學校品牌是刻不容緩的,所以,要堅定創辦學校品牌。
三、關于特色學校的類型
筆者通過閱讀有關“學校品牌”的文獻,將學校的特色類型歸納為以下三種。
一是特色之育人目標。學校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關鍵在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很多學校將教育方針作為基本精神,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特色的道路,逐步形成自己學校的特色。
如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有著長達600余年的建校歷史,始終秉承著孔孟文化精華;執著于“君子不器”的追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培養“崇禮、博學”人才的目標,其育人目標體現了學校厚重的歷史文化,是對學校文化精華的傳承。又如北京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的育人目標“六樂行”,即是在“快樂成長奠基快樂人生”的辦學理念下提出來的。圍繞快樂這一核心理念,著重培養樂觀心態,建設“快樂教育”體系。
二是特色之育人內容。培養人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要想達到“五育”并且每個方面都達到高效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多數學校會選擇“某一育”作為“突破口”,進行規劃統籌,形成自己的特色。
如新鄉市新區小學以足球特色項目開發為主。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大課間、課余訓練隊和社團活動等形式來進行,形成了體育課內外一體化課程開發體系。結合每種實施模式有完善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和學生成長檔案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了科學、客觀、全面的評價。再如,天津市瑞景中學的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天津市立師范學校,是天津市第一所全日全宿制、普師和藝體專業齊全的中等師范學校。學校的美育傳統特色濃厚,音樂、美術師資力量雄厚,美育資源較為豐厚。1998年,學校在師范教育的基礎上創辦了銀河藝術高中,積極打造辦學新亮點。2005年,學校由師范學校改制為普通高中,如何讓藝術專業教師充分發揮作用,讓現有美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讓學校的美育特色文化得以傳承發展,這成為我們努力探索的一個新課題。
三是特色之育人方法?!坝朔椒ā焙唵握f來就是“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方法是一個體系,它是由多個部分組合而成的。關于方法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一是從思想觀念分析,如某一種主體教育思想就屬于這一類;二是從技術途徑層面進行分析,如一種教育實驗,某一種教研教改就屬于這一類。他們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完善的學校文化是建設特色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學校文化的建設又關系到“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這恰巧就需要強大的師資隊伍以及學校特色的“支持”。所以說,建設學校品牌需要學校文化的引領。
四、創建特色學校的途徑
學校辦學是以“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而創建符合校情學情的課程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還能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形成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通過檢索文獻發現,學校創建特色學校的途徑分為以下三種。
(一)特色課程
特色課程與傳統課程它們之間的區別之處在于,特色課程能夠完全展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能充分體現學校的自主辦學權。
有人認為,特色學校只有用高質量的特色課程作支撐,才具有生命力。
熊德雅等人認為:在學校特色發展的過程中,特色學校是指學校在歷時性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個性特色,這里的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指課程與教學活動。由此可見,特色學校所具有的獨特性、多樣性、整體性和穩定性,同樣體現在學校的特色課程上。
朱治國認為:特色課程是學校特色的典型體現,相對于其他學校的課程而言,應該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是區域教育的品牌課程、精品課程,能發揮輻射作用。其次是具有課程優勢。”
綜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認為,新課程體系建設中包括特色課程的開發實施。特色課程為特色學校的建設開拓了更廣闊的視野,提供了形成特色學校的途徑。
(二)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能提供很多的實踐機會,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教學。通過開展課外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出符合學校實際的特色之路,形成特色學校。所以說,課外活動是形成特色學校的有效路徑之一。
有學者認為:教學活動不應該也不可能僅限于課堂教學,必須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體驗之中。當然,開展高質量的課外活動也是社會的需求,是特色辦學的需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多元化課外活動的開展是最能夠展現特色學校獨特魅力的地方。在特色學校建設理論中,要將活動設置情況規制為重中之重,可見課外活動是建設特色學校的必經之“路”。
(三)校本課程
學校的改革和發展,皆需要立足于本校。每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打造具有自身獨特魅力的學校特色,逐漸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色之路。而校本課程的開發,就是為推進特色學校的建設提供最有利的條件。
有學者認為,學校要真正辦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須在校本課程開發上下功夫。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實際上就是特色學校的形成過程。如,廣東省長安鎮中心小學圍繞“促進每一個學生個性化成長”的辦學目標,以開發校本課程作為創建特色學校的途徑,以綜合實踐活動為出發點,開設了“少年植物園”“走進長安”“生活ABC”和“歡樂時光”等各式各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校本課程,滿足了學生們多方面的需要,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有學者認為,校本課程開發是特色學校創建的前提和基礎,特色學校創建是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保證。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者的結合是一種提升,具有其特定的內涵。二者的結合無論對校本課程開發,還是對特色學校創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還有學者認為,校本課程開發是指校本的課程開發。它既可以是學校對國家的預留課程空間進行開發的過程,也可以是學校“校本化”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過程,這使學校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特色學校成為可能。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就是為了突出學校的特色,深化學校內涵的過程。因此,以課程體系為主體,形成學校品牌,將新課程改革作為創建特色學校的出發點,是特色學校建設的重要環節。
五、學者們對“特色學?!钡脑u價
有學者從對特色學校的視角進行評價。如,“特色學校應是一種‘滿園春色的局面,而不是‘一枝獨秀的展示。任何一所特色鮮明的學校,都是一種合力的體現,是學校內部眾多特長綜合到一起后形成的合力。”又如,閆德明教授認為,寶安中學的辦學實踐最能詮釋學校特色的概念,即學校特色是指學校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區別于其他學校的一種獨特的、穩定的、優秀的品質。
有學者從對獨特“掌門人”的視角進行評價。如,校長獨特的辦學思想是形成特色學校的靈魂;合理的目標定位是形成特色學校的關鍵;具有特長的教師是形成特色學校的保證;和諧的文化環境是形成特色學校的基礎。
已有的研究成果對本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對特色學校的概念、分類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對特色學校評估的研究比較少。雖然有些地方制訂了評估計劃和設計評估程序,但是因為只是停留在表現形式上,評估的計劃和程序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第二,對創建特色學校的策略上,從普通關注學校領導的辦學思想和教師隊伍建設,慢慢過渡到對校園文化和課堂設計的關注。但是這些策略沒有系統性地歸納。
第三,對特色學校建設的研究中,理論研究比較多,近來,也開始比較多的個案研究。但是在個案研究中比較多的是經驗和事例的描述,而理論的概括提煉不夠。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 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