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隨著英語在教育體系中被重視程度的逐步提升,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的開發儼然已經成為這一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學生的思維直觀清晰地展示出來,驅逐單詞記憶過程中的乏味性,將這一過程變得趣味盎然。與此同時,單詞之間的關聯性也將一覽無遺,最終有利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縱觀英語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在我國儼然逐步成為一門公眾基礎課,自小學階段就已設置該課程,其重要程度不容小覷。詞匯是這一學科的基礎性材料,也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部分。就小學階段的兒童而言,不具趣味性的學習內容難以引起其學習欲望。將五彩繽紛的顏色以及圖像組合在一起的思維導圖,不僅僅為兒童的詞匯學習平添了幾分趣味性,并且將記憶信息轉化為彩色圖像,這種方式有助于兒童詞匯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增強其詞匯學習的效果。
一、思維導圖概述
將思維過程轉換為“圖”的形式,使抽象的思維過程變得切實可感,就其本源意義而言,這一導圖模式屬于心智圖的范疇。文字與圖片的緊密結合,不僅僅可以使得兒童的學習過程直觀有趣,并將英語詞匯轉化為兒童易接受的知識點符號。在這一轉換的過程中,關鍵的知識點和圖片結合起來,兒童在認知過程中發展了思維水平。這一方法的關鍵在于,以某一核心詞匯進行外延,由此引發詞匯知識點的系列性顯現,最終服務于兒童英語素養的提升。二、巧用思維導圖,滲透小學英語詞匯學習的策略
詞根、詞綴在英語中有著重要比重,將這兩者聯系起來,構筑相關的思維導圖是促進兒童進行詞匯記憶的有效方式。英語教師在進行小學階段的詞匯教學時,若要兒童簡要地了解其所接觸的生詞,可引導兒童簡要地構筑思維導圖,將相同的詞根、詞綴予以展示,這不僅僅是對于生詞掌握效率的提升,也是對兒童思維拓展的重要手段。兒童在接觸新詞匯的同時鞏固已有知識儲備,對于其英語素養的提升也大有裨益。就教師自身而言,應當更為精準地掌握詞根、詞綴的特征,將這兩者與詞匯之間的關系進行清晰的梳理。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準確地指導兒童進行思維導圖的建設,將與某一詞根詞綴相關的單詞一一填充進思維導圖,實現詞匯的擴充,使兒童對詞匯的理解更為有效。night ,fight 等詞匯與“詞綴-ight”之間的聯系最為緊密,兒童在接觸這一詞綴之后,極易聯想到此類單詞,小學英語教師應使兒童將這類單詞進行關聯記憶,促進兒童對于詞匯的理解。由此,兒童的英語詞匯學習就由某一點轉化為相關的知識網絡的構建,最終形成系統的英語知識網。
數量巨大的詞匯是英語的特征之一,但是同義詞匯與近義詞匯的區分和使用,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而言較為困惑。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近義詞的區分時,往往是將所有需要區分的詞匯進行列舉、比對,最終選取意義最為契合的詞匯。不可否認這種方式的有效性,但就其近義詞自身的用法和意義而言,僅從其意義進行區分,難免會產生詞匯誤用。若將近義詞匯共同填充進某一思維導圖,不僅僅是對兒童詞匯認知的強化,也可促使兒童對于詞匯辨識的深化。這一導圖的構筑可謂一舉兩得。
英語中存在千千萬萬的近義詞匯,均可能造成兒童英語詞匯學習時的困擾。以see,look, watch為例,其本身含義均可表示“看”,但這幾者之間的用法卻大不相同。筆者在對這幾個詞匯進行教學時,借助于思維導圖,將各個詞匯的含義、用法一一列舉,這樣不僅能使兒童對于相關詞匯之間的細微差別一目了然,而且在比較中進行記憶,有助于兒童記憶效果的深化。同樣,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助于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啟迪,學生在日后近義詞匯的學習中,也可以采用諸如此類的辨識方法,強化兒童的自主英語學習能力。
從當前小學英語教材的編排方式來看,主要是以單元為主要的構筑內容,各個單元的核心又是不同的話題討論,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時,可以借助于單元主題進行導圖建設,以此實現兒童詞匯學習的有效進行。例如,筆者在引導兒童進行Let's eat這一話題的思維導圖繪制時,就選取了與之相關的核心詞匯food,并且引導兒童梳理這一核心詞匯與這一話題之間的關系。筆者將food進行分類,讓兒童分別列舉fruit,meat構筑不同種類中自己最為喜愛的部分,并以此逐步構建具有主題色彩的思維導圖。在這一思維導圖構建的過程中,不僅僅能促進兒童對于新詞匯的學習,還能充分地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將兒童已有的認知與新詞匯的吸收聯系起來,最終豐富兒童英語表達能力。
二、結語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性材料,思維導圖的應用應與小學英語教師的日常教學結合起來,運用這一方式加快兒童的詞匯學習進程,并由各個詞匯為基礎構筑完善的知識網絡,注重在詞匯學習中兒童思維的開發。同時,在思維導圖繪制的過程中,鼓勵兒童進行相應的聯想和創造,力爭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兒童對詞匯的理解與想象,最終提升兒童的英語水平。
【作者單位:泗陽縣南劉集鄉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