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學習共同體”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學校教育中,更是將其作為課題研究的范疇。而“超市”的出現,它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教育研究帶來了借鑒和啟發,在本園的實施研究中,我們主要借助超市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運用到“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組織、評價等方面,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為每一位教師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沃土,享受教育生命發展的快樂。
一、動線規劃、清楚引導——明確學習共同體的愿景
眾所周知,每個超市都以提高運營效率、獲取最佳收益為最終目標。為了這一目標,超市通過科學的動線布局,合理分散和引導人流,使顧客在消費時有清晰的方向感,不迷路,并且能保持愉快舒適的心情。
作為學校構建的學習共同體同樣也有其最終目標,即“共同愿景”,它是教師群體中每個成員真心向往并愿意為之奮斗的目標。為此我們學校成立了多個學習共同體,探索不同層次、層面、多種形式合作教研模式,以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營造互助互促合作的學習氛圍。我園的學習共同體是開放的,氣氛是寬松的,園長關心他人、平易近人、有人文的管理思想;而教師是積極向上、輕松愉快,這樣構成了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文化基礎。在這樣健康和諧的人際文化下,教師們都喜歡自己的工作。
二、商品陳列、整齊分類——構建學習共同體的組織
為了顧客在選購商品時一目了然,便于挑選商品,超市物品的擺放會按不同的區域設置,并且有明顯的標志,比如家用電器區域、日用商品區域、水果區域等等,每一區域中陳列的物品擺放整齊清潔,顧客在這樣的環境中購物感到愉快方便。
而我園的學習共同體正是借用超市物品的呈現方式來構建的。我們建立了基于教師學科“特長”的學習共同體和基于教師生活“興趣”的社團性學習共同體兩大“區域”,并且在每一“區域”中設置了不同的“商品”,并確定一位骨干教師為該共同體組長。我園的教師在輕松自主的購物方式中選擇自己的“教學商品”,從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學科教學能力和水平,使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與交流。在這種“互助”的文化熏陶與浸潤中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
三、產品效益、利潤共享——形成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文化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大型超市都會向經銷商進行招租,經銷商所雇用的工作人員就組成了一個集團,他們經營追求的核心目標是利潤,所以工作人員會彼此交流、學習有效的經營方法以此獲取最大收益。
同樣在教師學習共同體里,每一個教師不僅僅是一個學習者,也是一個從共同體學習中獲益的人,更是對共同體的知識做出貢獻的人。他人的智慧和工具等都成為團體成員可利用的資源,比如一點教學建議、一個教育觀點,或是一組教學PPT、一套教具等,可見或不可見的,共同體其他成員的知識技能以及共同體的集體知識和技能等,都是我園教師的共同財富,彼此共享,彼此支持。大家暢談自己在實踐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問題,出現“不同的聲音”時,我們感到真正的“學習”開始起航,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在“差異”中多層次的、多元化的合作學習,大家共同攜手獲取最大“利潤”。
四、盤點商品、周轉標準——優化學習共同體的管理機制
超市中每一樣商品的保質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受顧客的歡迎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一區域中的工作人員會根據自己管轄范圍內商品的特點和銷售量進行盤點,并且做出相應的自主周轉,比如新產品的引進或滯銷商品的下架、到期商品的更換等等。
為了使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順利且高效地運行,在我園的學習共同體的研究中,我們將這種自主管理思想引入到我們的行動中來,將權力賦予了教師。如基于教師學科“特長”的學習共同體小組的管理中,每學期我們要求做到“四個一”:共讀一本專業書;交流一個教育話題;研討一節課(課堂觀察);參加一次專題講座等。但具體研究的內容與時間等相關要素由各小組根據每學期的研究計劃進行部署,并且由教科組長把好關,各組長召開組織。我們清楚認識到讓教職員工參與管理,實現民主決策的重要意義,它對于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增強本園活力,培養教職員工的責任意識都會發揮巨大作用。機制的優化可以幫助教師踐行他們的愿景。
五、庫存盤點、階段統計——完善學習共同體的發展評價
庫存盤點是超市企業為了精確計算當月和當年的營運狀況而清點超市內的物品,以便對倉儲貨品的收發結存等活動進行有效控制,保證倉儲貨品完好無損,并且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調整經營策略,為超市的發展做出合理性的規劃。
在我園的學習共同體活動中,我們也進行階段性的進行“庫存盤點”,對每一學習共同體小組進行團隊化的整體評價。每個學期初,召開各學習共同體工作計劃交流會;學期中,舉行活動經驗和成果展示;學期末,開展活動總結和評價表彰,主要從共同愿景、課堂教學、研究反思、閱讀學習、教學成績和團隊文化等方面,通過材料、聽課、展示等方式進行,根據結果對“先進成長共同體”進行表彰。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團隊的自豪,每個人的成績都是團隊的榮譽。“在一個‘文化生態圈中,每個個體與整個文化生態系統之間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雙向同構關系,是一種‘共榮共生‘一損俱損的關系。”因此實行團隊化的評價是最切合實際的。教師在參與學習共同體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集體的智慧,也形成了對自我個體的認同感,與此同時,正是這種積極地參與活動,作為一個整體的共同體也在不斷地成長和繁衍,良好的評價文化推動了它的發展。
我們在進行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中,不斷地將國內外超市的管理模式與學習共同體的文化理念有機地結合起來,與教師的“生命”與“價值”聯系起來。它像血脈一樣構筑成人的靈魂,構筑著集體的靈魂。并使其相互作用、和諧共生,教師在這種充滿尊重與平等的校園文化中,必將能熱情激發、積極參與、自我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黎里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