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君
摘要:基本的道德是一個人生存于這個社會的根本,是人與人之間聯系的一種良好紐帶。新時代,初中生面臨的各種誘惑越來越多,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方便,那些良莠不齊、五花八門的信息充塞在學生的視野中,容易使思想、認識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陷入迷茫,受到影響。所以,新時期學生的道德核心素養培養非常關鍵。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問題;對策
教書育人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根本,相比于知識的學習,學生的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更顯重要。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習、成長、生活,道德是他們的方向,更是學生生活、學習和成長路上的航標。以后走進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道德不但是他們維系人與人之間聯系的牢固紐帶,更使他們為社會發展、祖國發展努力奉獻力量。但是應試教育體制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的老師等,都不可避免地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上,恰恰忽視了支撐學生成績,提升學生品質的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讓新時期的初中生在思想上、認識上、行為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更不要說新時代的初中生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統與理解等方面的素養了。但是教書育人,以人為本,初中生的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松懈,要不斷創新,結合實際生活與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對學生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
據此,作為初中德育老師,本人就新時期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幾點自己的認識與思考,與大家交流。
一、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根本和基礎,也是學生成長發展的方向,對于學生人生價值、思想認識、人生目標的引導和促進作用不可忽視。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在教學中也就本著成績,本著考試這一單一目標,忽視了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理性培養、主體性的認識都沒有很好地融入教學中。對于新時期素質教育要求的,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自由、理解、政治認同等目的相去甚遠。新時期,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信息爆炸式地充塞我們的生活,無論是我們生活,還是工作模式等等,都在快速地發生著變化,這對于初中生尚未真正成形的思想和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影響,需要老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撥正。尤其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引導,更是重中之重。可是,老師由于認識上的原因,再加上學校教學目標和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在教學中忽視了人本教育科學發展觀,對于學生主體性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也就影響學生在道德價值上的認識,更沒有把尊重人的主體性與發展學生道德核心素養,彰顯時代精神的價值觀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細節中,具體內容中。導致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的培養比較單薄,甚至缺少,對于學生整體的道德思想的建構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新時期初中生更好地學習、成長,更好地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
二、改進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培養對策
1.深入挖掘教材,突出道德核心素養的主旨內涵。每一門學科都有教學的主旨和核心,道德與法治這一門德育課程更是不能例外。但是,作為道德與法治老師,在教學中如果沿用傳統的方法,不深入挖掘教材,只注重文字表面的內容,對于每一個章節背后的教育價值和內涵不深入研究,引起重視,引進課堂,無論是德育滲透還是學生道德核心素養培養都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我們要深挖教材,突出教材中道德核心素養教育的主旨和內涵,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比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節的教學中,老師不但要教學生珍惜生命,還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結合教學目標,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生命的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有生命教育主題的電影等等,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關于生命的內容,喚醒學生保護生命,愛護生命的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使學生的道德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為學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長,更積極地學習奠定基礎。
2.在教學中結合實踐,培養學生的道德核心素養。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來說,真要想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建立學生的政治認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對一定的社會制度形成意識和認識,建立學生的責任意識,愛國情懷等,老師就要結合一些實例或者實踐,強化學生道德思想的形成和道德核心素養的提升。首先,結合香港的現狀,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就些事發表看法。也可以讓學生把對事件的感受和認識寫成思想和認識總結;其次,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多媒體或者別的形式,欣賞藝術作文,如文學、繪畫、雕塑等,培養學生審美和鑒賞能力,使學生的內心得到濡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讓學生發掘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對自我的認識;最后,老師也可以就保護環境,組織學生參加保護環境的志愿者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社會公德,提高新時期初中生的道德核心素養,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思想道德建設是學生成長的根基,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初中生來說,通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增長學生辨識能力、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社會公德,挖掘學生廣泛的興趣,是提升初中生創造意識、學習能力的關鍵,更是提高學生道德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朱文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13):53.
[2]張崧.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國德育,2017(15):66.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度課題“新時期初中生道德核心素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