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 王勇


摘要:投籃是一門科學,介紹3A訓練方法和投籃訓練量表,用于改善學生投籃能力中的基本姿勢和投籃準度,旨在使學生的投籃訓練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投籃技術;訓練方法;投籃準度
投籃是進攻隊員將球投入對方球籃而采取的各種專門動作方法的總稱。在籃球比賽中投籃是攻防雙方所有技術和戰術的焦點,在籃球技術體系中占核心地位。因此,加強學生的投籃技術訓練與教學,不斷提高投籃命中率,是籃球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投籃的基本姿勢
實踐教學中,一些學生認為只要投籃訓練達到一定的數量,同一動作重復的次數夠多,比如每天投進500~1000個球肯定會有進步,投籃基本姿勢就自然調整到最佳,這也許是投籃訓練的最大的一個錯誤。投籃是一種復雜的習慣,簡而言之,每進行一次投籃,大腦會自動觸發練習時的投籃姿勢,即使是錯誤動作,投籃也不會自動進行修正,長時間進行錯誤動作的練習,錯誤動作得以鞏固后,即使比較努力地練習投籃,命中率可能提高較慢,投籃技術訓練也會遇到瓶頸。
如何突破這種瓶頸?首先要學習正確的投籃技術的基本概念,正確的投籃概念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并且使表象更加準確、清晰、完善,使學生學習投籃技術更加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自覺性。
其次,使用正確改善投籃技術的方法,完善技術。改善投籃技術的方法有很多,筆者經過大量實踐發現:3-A訓練模式對于改善學生的投籃能力有顯著效果。下面介紹一下3-A訓練模式:3-A訓練模式分為三分部分,實踐(ACT),分析(ANALYZE)和調整(ADJUST)。
該訓練模式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按照固定的順序不斷地進行循環。第一個就是實踐,實踐操作就是練習投籃,不管是運球投籃、接球投籃還是定點投籃,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投籃訓練。第二是分析,這是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在教學訓練中,安排學生進行一定數量的投籃訓練,假設用同樣的投籃姿勢投500個球,不管進球與否,沒有進行分析:為什么投不進,問題在哪?投失的球是弧度不夠,還是力量控制不合適?是偏左還是偏右?因此要進行認真準確的分析,用筆記或者視頻等媒介記錄的投籃姿勢,找到低效的原因,這些都是投籃分析的過程。通過大量地分析,不斷地有意識地調整投籃基本姿勢,投籃技術會有一定的改善。最后是調整,發現投籃姿勢錯誤的原因后,必須采取必要步驟來改正問題,鞏固正確的投籃姿勢,進行重復訓練,這樣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訓練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訓練的質量問題,學生進行一個階段的投籃訓練后,投籃能力改善不夠明顯,甚至沒有變化。這種不斷進行低質量重復的訓練,是導致學生投籃能力提高較慢的主要原因。因此,投籃訓練的質量比數量更為重要。
二、投籃準度的改善
投籃是一門科學,解決了投籃姿勢的問題之后,下一個問題就擺在面前,如何進一步提高投籃的命中率。正確的投籃姿勢未必能有高的命中率,下面介紹一種測試學生投籃問題的測試量表,通過量表反映出學生現階段投籃準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具體內容如下:站在側沿正下方向后邁三大步,對準籃板側沿投40個球,按照不同的投籃前的技術動作分別進行記錄,每一個技術動作投10球。對準籃板側沿練習投籃的優點為,籃板側沿面積很窄,籃球接觸籃板側沿的面積較小,投出去的球線路要求較高,稍有偏差,球就偏左或是偏右,球砸到邊角后會彈向兩側。
通過以上的投籃準度量表的測試,可知投籃的方向的偏向程度。對于不同方向的投籃偏離,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加強投籃的方向訓練。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投籃的方向訓練進行了一段時間后,繼續進行該量表的測試,繼續進行方向修正,然后循環往復。這樣高效的投籃訓練計劃對于學生投籃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效果。
上述兩種投籃訓練方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改善學生的投籃技術的基本動作和投籃準度有一定的效果,使投籃訓練不再盲目,不再低效率地重復,投籃訓練更具實效性。
作者簡介:徐利(1987-),女,漢族,陜西西安人,一級教師,碩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研究。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