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楊娟妮
作為一名縣域教研員經常有機會觀摩微型課賽教活動,作為評委,感受到參賽教師教學業務技能精湛,同時還滲透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微型課是一節教學環節完整、教學要素齊備的常規課的濃縮,由于時間短、任務重、要求高,因此常常被用于賽教活動中,在這里我談談對賽教的微型課教學的一些建議。
一、精彩的導入
賽課想要出眾,精彩的導入必不可少。作為評委,在聽課過程中總希望看到亮點、聽到新意,如果參賽教師的引課能使評委眼前一亮,那么一開始就是給自己加分了。有一位老師對壓強這節課的導課是這樣的:師生一起大聲朗讀《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教師:“試想你來到這樣的雪原上,會有什么情景發生?”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詩詞之美的同時,創設“腳壓在雪上”的情景,從而引入壓強這個課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提起來了。
精彩的導入型微課可以開啟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把注意力、興趣集中起來,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最佳的精神狀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為一節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精簡的設計
微型課的講授中,要求盡可能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來的是內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無的舉例。由于受時間的限制,語言的準確簡潔顯得更為突出重要。要處理好“快”與“慢”的矛盾。微型課時間短,所謂的“快”是導入要快、小結要快。所謂的“慢”是執教者在處理教學重點、難點問題上要放慢速度。備課時抓住重點,尋找有效策略突出難點,知識點不易太多,講解不宜太繁,一條主線,明朗透徹,省時高效,落實基本知識,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要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那么,精選教學環節和精煉教學語言,方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三、精心的組織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各方面的重視均有所加強。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收獲知識,而且是思想情感的培養、能力的提升,滲透價值觀的教育等等。20分鐘的微課教學,要完成平時40分鐘的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好教學過程的實施是根本保證。遍觀優秀的教學過程,組織上無不呈現出以下特點:
1.綜合考慮,善于引導
老師在課前充分考慮學情,創設情境,課上分組合作,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教師更多的是以組織者、引導者,宏觀調控的身份出現。例如一位參賽選手講《友誼伴我同行》時,就由“生活中你遇到困難得到過朋友的幫助嗎?朋友的幫助讓你感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表述。老師在學生交流討論時密切關注學生的活動動向,適時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在精心組織的教學過程里,老師要根據課堂反應,隨時調整教學策略,盡量不露痕跡地過渡轉折,以求達成目標。老師在課前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潤物細無聲”中完成教學過程。
2.重視過程,親身實踐
教師在學法上指導,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以分組學習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學會了與人分享,鍛煉了各種能力。學生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中學會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交流合作。學生參與度高、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是優秀課堂的共性之一。
四、簡要的歸納
微課雖短環節也應齊全。課堂的歸納總結必不可少。小結時可以用談收獲的方式分組進行,學生個別交流后小組再派代表歸納總結發言,全班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完善,也可以用談行動的方式,聯系實際生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釋或解決相關的事件或者問題,于無聲處滲透情感態度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
五、簡明的板書
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化的輔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板書。在賽教中,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簡明扼要的板書無疑會成為選手的一大亮點。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第一,老師規范的板書,認真的書寫態度,本身就具有示范的榜樣作用。第二,精心設計的板書,既是教學內容的濃縮,也可以彌補語言的不足,有利于多側面塑造教師的講臺形象。第三,簡明扼要的板書,可以突出課堂教學重點,有利于學生對重點把握,記好學習筆記,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做到上面所說的“三精二簡”,在賽教中多會脫穎而出。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