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亞斌
摘要:尖子生的培養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當前教育形勢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并不是說每一個學生都要成為尖子,實際也不現實,所以只要有成長的都可以算是尖子,教學中重點以情感策略以及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為主要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進而喜愛上物理。興趣是原動力,有興趣并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學習和探索中,即便是后進生也能逐步成為尖子。
關鍵詞:物理;尖子生;培養
學習尖子在班級當中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其對班級學風,對學生探索良好學習方法都有著巨大的作用,而尖子是如何煉成的,非常值得探究。
一、教師科學引領學生
高中物理的難度是比較高的,絕大多數學生都如此認為,這種認識一直在學生群體當中存在,所以很多時候上高一學生的課會發現很多高一新生對物理有著畏懼心理,還沒有開始學,就已經害怕了,很顯然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很難學好高中物理的,因此要培養物理學科的尖子生,就需要盡快地消除學生對物理的無端畏懼。
首先,尖子生的培養一定要注重課堂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足量的教學任務,課堂要有高度、有深度,而這些活動的基礎就是“自學先行”,學生必須課前完成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基礎向題,并對有難度的問題加以梳理和思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有目標、有重點地聽課,這樣的學習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自學能讓課堂的起點適度提升,用更充裕的時間來保證難點知識的突破和學生能力的提升。學生一旦形成“先人為主”的好習慣,物理課程的學習難度也將大大降低,有思維能力的學生也將會迅速脫穎而出,由此可見,帶領學生進行高度自覺的自學,非常有利于尖子生團隊的形成。
其次,對于教師而言,作為一名教師,知識儲備和閱歷都比學生強很多,但如何把這些利用起來,引導學生愛上物理卻非常值得思考。先讓學生信任教師,當學生信任物理教師通常就會逐步降低對物理的畏懼心理。比如某位教師班上的一位學生物理方面的成績一直有波動,這里并不是說學生成績不好,而是心理素質上不是很好,面臨一些重要考試,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教師采用個別交流的方法,并且鼓勵學生說:“老師相信你行的,你應該考這么多。”
最后,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例如,某教師在講授伏安法測電阻時,在針對電流表內外接法的實驗現象中這樣總結“大內高手,小老外”,即大電阻內接偏高,小電阻外接偏小。學生聽老師的總結覺得非常有趣,在輕松的氛圍當中就把伏安法測電阻的知識掌握了。實踐證明,教師采取情感策略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更能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對于學生而言,只有自己去探究出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寬松的課堂氛圍才能引領學生去探索、去認知、去質疑,質疑是很好的品質,但沒有寬松的氛圍,學生不敢說也不敢想,被動接受教師講的內容,那顯然培養不出尖子生。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趣,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自由地探索物理知識。
二、磨礪學生練就習慣
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更容易培養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正如上文所言,學生只有自己探索出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所以教學中要磨礪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教育改革當中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手,走互聯網+教育的道路是目前教改的主流模式,為了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筆者建議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打造信息化課堂,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進行自主的探究。
由此,在課堂上要引領學生質疑,培養尖子生積極思維的習慣,比如說在物理教材上經常出現這樣一個詞匯,即可以證明。它主要是指等到數學知識達到一定水平自己就可以證明。對于尖子生而言,并不應等到數學知識達到一定水平,而是應該積極地思考怎么證明,比如說動能定理的推導,就需要微積分初步的相關知識,課標中也提到微元法和矢量方法。學生要有這種接受挑戰的思維,并積極主動地去解決有挑戰性的問題。這里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師節奏,尖子生能夠跟上,但后進生怎么辦。因此采取基于微課或MOOC的翻轉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課前利用微課或MOOC來自主學習,初步掌握新課的內容,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微課或MOOC的過程中梳理問題,因為只有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才是學生需要解決的。
學生在線上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在線下的課堂學習當中重點進行實踐探究性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同樣需要注重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情境,有質疑,有實踐。情境可以直接考慮讓學生展示一下微課的學習成果,比如說伏安法測電阻,學了微課之后,課堂上直接上實驗,通過學生反饋回來的信息組織后續的教學,這種重點突出學生反饋的問題。用問題來引領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比如被測電阻阻值是已知的,比較一下測量值和額定值之間的差異,并分析原因。提示為什么內外接法測量的結果不一樣,重新分析原因。能否設計出一個電路來消除測量的誤差。這一類問題是層層遞進的推理性問題,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了方便管理,教師可以利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將學生小組討論和試驗的過程拍攝下來方便后續點評。
綜上所述,學生并不一是每一個都能成為尖子生,這跟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教師的教法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因此不管是作為教師還是作為學生都要在學習品質方面進行研究,教師要采取方法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學生自己也要自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主學習習慣,這樣大概率可以培養出尖子生。
參考文獻:
[1]王雪佳.淺談學好高中物理的幾點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0):355.
[2]李曉杰.淺談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2(11):67-6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