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妮
摘 要:要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學效果,就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條件采用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方法,針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特點,分別采用講授法、比較法、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實訓教學等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機械類近機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對學生來說,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專業基礎課。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內容:流體力學的基礎知識、液壓傳動技術、氣壓傳動技術。目前在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學生基礎差,對原理性的知識理解困難;對液壓缸和液壓回路等相關計算類題目的掌握不夠扎實;同時實驗課時有限,學生的動手相對薄弱。而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內容時把握好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的原則,本文結合我校的辦學宗旨,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探索。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理論知識進行詳細講解。
在教學中要力求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是學生能學好本課程的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理論教學:
1.1傳統的講授式教學
講授式教學適應于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分析以及對一些重要的基本公式的推導,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同時教師能夠隨時關注到學生的的學習狀態并能夠靈活的根據學生的動態調控好教學思維與教學內容。如在講解流體力學的基本性質、液壓缸的工作原理等內容時,采用講授式教學,在原理公式的一步步推導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深、更透的理解。
1.2運用比較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分析對比,可以發現《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課程中的液壓回路與學生所學的《電工電子技術》中的電路具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在講解液壓回路時,對各個元器件的布置要求,各個液壓元器件在回路中的串聯、并聯等知識點,可以以基礎的電路知識作為鋪墊。又如,在學習壓力閥的過程中,減壓閥、溢流閥、順序閥三者雖然用途不同,卻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且學生在學習這三類閥時也很容易混淆,在講解過程中,首先以溢流閥為主,介紹其結構、工作原理應用場合等,學習其余兩個閥時,不斷與前一個閥進行對比,并進行列表從結構、閥口狀態、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進行對比,從而發現它們的共同之處與不同之處。通過比較教學,在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的同時可節約大量教學時間,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本課程的內容。
1.3采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特點是以圖片、聲音、文字、動畫等多種媒體的方式方法,充分的展示教學內容,運用形象的圖片、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多媒體技術重復性好、表達信息量大等優點在教學中也充分的體現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制作或者選用精美的課件,最大限度的將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如在第一次課講解液壓傳動的基本知識時,要求通過此次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液壓系統有基本的認識,并且提高學生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學習興趣。可以播放液壓千斤頂、挖掘機、一般機床的液壓系統等教學視頻,來達到上述目的,這一點傳統的講授法無法比擬的。又如,在講解“液壓輔助元件”這一章節時,可以通過圖片,動畫等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詳細的認識到這些液壓輔助元件。
1.4運用啟發式教學法
《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會涉及到物理和流體力學等學科的知識。而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這就給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舉一反三,不斷啟發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不忘舊知識,這樣才能能為后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學習愿望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基礎。如在講授“實際液體的伯努利方程”時,由于液體在流動的時具有多種能量變化,同時還會出現能量損失,學生學起來感覺比較吃力。教師在講課時應注重運用啟發式教學,在講授理想液體能量流動特點的同時帶學生先回顧液體的靜力學方程及其相關的基本知識,將前后所學知識貫通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強化了學習效果。在講解實際液體能量流動特點時注重聯系生活中的實例,以水在水管中流動時如果遇到障礙物,遇到水管尺寸的突變時,水流的特點。又如,在講解在講液壓傳動系統的基本組成時,首先播放液壓千斤的原理動畫,讓學生仔細觀察,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一般液壓系統的組成元件及各個元件的功能,再進一步讓液壓千斤頂與機械千斤頂進行對比,去引導學生總結出液壓傳動的優缺點。最后啟發同學們聯系液壓系統在日常生活和工業實際中的應用,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2.注重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所以,在講授這門課程時要加大實訓課程的比例,通過實訓讓學生認識了流量閥、方向閥、壓力閥等等基本原件的結構組成,并會運用這些基本元器件可以組成各種工作回路,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設計及動手能力.也為適應今后工作中的不同需求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校主要采用的是YL系列液壓實訓臺,該實訓裝置采用敞開式結構的T型槽操作板,學生可以將各種液壓元件和氣動元件靈活的安裝在T型槽板上,采用帶有快速接頭的連接管在各液壓元件氣動之間連接。再配上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液壓與氣動系統,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如在講解“液壓泵”、“液壓馬達”等教學內容時,可以將學生帶到液壓與氣壓實訓室,首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拆裝,同時觀察這些元器件的結構,繪制所拆元器件的結構圖,并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教師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的提問、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元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又如在講解定壓調速回路時,為了更好的對比進油節流調速和回油節流調速的特點,讓學生根據所給出的實驗元器件和實驗要求設計液壓回路,進行分析比較。給定的元器件有定量油泵、壓力表、油缸、單電控二位四通閥、節流閥,單向節流閥等。學生根據實訓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并進行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出其液壓控制回路和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在實訓臺上進行連接。要完成液壓回路的連接工作,首先需要學生在眾多元器件中找到自己所設計的回路中所需要的各種閥類、缸體等元器件,然后采用仿真軟件模擬回路,最后在工作臺上連接所設計系統的回路,以驗證所設計回路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連線,讓學生對各種元器件有了深刻的認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之,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之處,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將講授法、比較法、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實訓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的融合起來,讓它們發揮出其最大的優勢,讓學生樂學、好學、思學!
參考文獻:
[1]孫中芹《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下旬,2010年第08期.
[2]別紅玲等《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7.4
[3]馬勝鋼等《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液壓與氣動,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