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 要]隨著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更加注重為大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政府在行政時的手段也更加多樣化,政務APP就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政務資訊平臺,與其他手段相比有自身的特點。我國政務APP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政務APP開發不規范、內容不完善、不能滿足公眾需求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推動政務APP更好發展。
[關鍵詞]政務APP;公眾需求;政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68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2-0-02
1 我國政務APP發展現狀
近年來,政務APP持續發展,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都相繼推出政務APP。放眼全國,一些城市的政務APP已經相當成熟,國內其他城市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深圳市的政務APP發展較快,氣象局、交通局這些跟市民生活較密切的機構都有自己的APP,市民可以從中方便找到所需的公共服務信息,如可以實時查看天氣信息、交通信息。無錫市政府也推出了政務APP,民眾可以在應用商店上下載,可以快速從中了解政府出臺的新政策、相關政務服務等信息,是市民依賴使用的一站式政府資訊平臺。該政務APP致力于為市民提供與他們關系密切的信息,是電子化的政府服務手冊。政務APP的使用效果明顯,有效增加了政府信息發布的受眾,擴大了政府承擔的業務類型,政府提供服務的方式更多樣,已經是各級政府廣泛采用的工具。具體來看,我國政務APP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政務APP開發不規范
政務APP開發的規范性主要關注兩個方面,即內容和運行。從內容上來看,政務APP可以分為4種不同類型:信息發布、政務查詢、互動交流和政務辦理。政務APP的作用直接體現在發布政務信息。信息發布類的APP主要是為政府公開信息提供一個平臺,內容涉及政府信息的方方面面,但實踐中APP發布的內容從表達方式上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從運行上來看,互聯網傳播本身就有即時性的特點,加上公眾對與自己關系密切的政府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從而要求APP在運行中更注重整合碎片化的信息,使信息發布更及時。在實踐中,相當一部分政務APP在軟件的功能設置上實用性不強、傳達信息即時性不夠,導致推送的信息滯后和用處不大。
1.2 政務APP內容不完善
政務APP涉及的信息內容包括政務信息和一些操作性的功能等。調查結果表明,地方政府APP在內容上并不完善,雖然幾乎所有的政務APP都涉及諸多的信息內容,但這些內容還存在一些問題。據統計,有大概11%的APP缺少業務查詢內容,從而給公眾查詢信息帶來了不便,公眾對于此類需求很迫切。此外,政務APP的交流互動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調查發現,大概有27%的APP不具有這部分內容。交流互動是實現政府和公眾溝通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利于政府及時了解公眾訴求,及時獲得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且針對反饋內容改進自己的服務,幫助公眾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
1.3 公眾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構建服務型政府需要政府去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而應用新媒體工具可以為公眾獲取服務提供便利,能夠有針對性地滿足公眾訴求。新媒體工具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論的,傳統媒體在滿足公眾需求時可能存在互動不足、信息表達不暢等缺點,政務APP作為一種移動互聯網工具,通過發揮快捷、高效、雙向互動等優勢,可以更好地滿足公眾的需求。
從政務APP的特點以及功能發揮來看,公眾需求還不能得到滿足。政務APP自身的特點之一就是服務性,但調查數據表明,真正能夠滿足公眾需求的APP很少,還不到總量的1/4。此外,在不同的背景下,公眾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隨著政務APP的廣泛使用,公眾享受到便利的同時,對相關功能也會提出更高的期望,但實際上政府還沒有關注到功能拓展,從而不能很好地滿足公眾的需求,有待進一步發展。
2 我國政務APP發展的相關建議
2.1 構建規范的政務APP模型
由于我國政務APP在開發方面還存在技術、內容不完善等問題,所以有必要構建一個規范的APP模型。首先,從內容上說,這個模型里要有完整的內容類型,即業務辦理、信息查詢、交流互動等環節,模型內容的全面性可以針對性地滿足公眾訴求。其次,構建規范的APP模型,也需要提供相關制度保障和技術保障。制度保障可以為APP的使用提供規范和標準,而技術保障是維持政務APP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例如,移動APP的發展離不開通信企業的幫助,政府應給為當地的運營商提供便利,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政府可采用強制性的手段持續推動運營商提速降費,營造良好的通信環境,使公眾積極地去使用政務APP。
2.2 完善政務APP內容
完善政務APP內容需要不斷完善相關功能,并且提供的信息內容也要所有側重,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從而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完善政務APP內容除了前文提到的構建模型外,更要突出實現服務功能,注重滿足民生需求。因此,政府在建設APP時要更加關注民生,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與自身關系密切的業務,同時要注重保障信息安全,減少公眾對APP使用的疑慮。此外,在注重信息安全性的同時還要關注到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內容發布更加及時也是互聯網工具的一個特點,政務部門要利用該工具去及時更新發布信息、公布相關情況,最大限度地發揮APP的作用。
完善APP內容時還要關注公眾的使用反饋,在公眾的建議下對APP進行改進,使之更符合公民對于政務信息的期待,著重完善內容的實用性。政府等相關主體要樹立服務意識,通過轉變觀念從心底真正接納政務APP,并能在觀念的引導下付諸行動。
2.3 從公眾需求出發完善政務APP
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政府需要適時收集公眾對于APP使用的反饋,得到反饋的前提之一就是讓公眾使用政務APP。所以地方政府要通過各種渠道加大政務APP的宣傳力度,增加公眾對內容、形式、特點等的了解與普及,增強公眾的認可度和參與度。政府的大力宣傳會使公眾認識到政務APP的重要性,也會讓公眾感受到政府對此工具的重視程度,進而能增加使用此工具的意愿。在選擇宣傳方式時,除了通過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外,政府及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現場宣傳的方式向公眾面對面宣傳,當面講解更加有效果,并且還能實現實時答疑。
3 結 語
政務APP是一種提供政務信息的方便手段,能夠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政務信息查詢、互動交流等服務,實現政府與公眾的便利溝通,提升政府的辦事效率,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個有效手段。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政務APP應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以期能促進政務APP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助力服務型政府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則謙.中國移動政務APP客戶端的典型問題分析[J].電子政務,2015(3).
[2]李易晴.政務APP的使用情況與滿意度現狀調查——以“掌上南昌”為例[J].時代經貿,2016(10).
[3]戴安堯.互聯網時代政府服務 APP功能的有效發揮[J].法制博覽,2017(4).
[4]趙一榮.公共服務中的政務APP應用[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6.
[5]朱燕,綦星龍.我國政務APP的發展困境與應對策略[J].新聞世界,2013(12).
[6]朱芳菲.政務APP在互聯網政務中的技術路徑與發展建議——基于“兩微一端”的比較分析[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6(3).
[7]薛萬慶,謝明榮.服務型政府視角下政務APP的發展現狀與策略思考[J].電子政務,2015(3).
[8]張曉娟,謝志成,鄧福成.“互聯網+政務”環境下政務APP建設的探索——以政務APP“云端武漢”為例[J].電子政務,2018(7).
[9]鄧艾伊,陳同琦,林千子.關于民族地區社會保障政務APP的應用及發展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6(17).
[10]劉梅,王艾莎.論政務APP的設計與應用——以中國香港和加拿大政府官方APP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
[11]李建昊,鄭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政府服務創新研究——以韓國首爾市政府移動客戶端應用為例[J].電子政務,2015(3).
[12]周雷,張輝.移動互聯時代政務傳播面臨的挑戰與策略——以中紀委移動客戶端為例[J].青年記者,2015(32).
[13]陳則謙,劉坤.地方政府政務APP的可用性調查與分析——以河北省為例[J].電子政務,2017(3).
[14]曹瑞明.政府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渠道的拓展——以“學習中國”APP為例[J].傳媒,2015(12).
[15]龍朝陽,夏西平.基于eGRI指數的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9(3).
[16]劉麗紅.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17]魏淯江.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2005(2).
[18]金蓮,蘇國君.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