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森
摘 要:目的:改進米氮平藥品合成工藝;方法:借由2-氯-3-氰基吡啶和1-甲基-3-苯基哌嗪做反應原料,通過反應、置換、水解、還原、傅克烷基化等步驟制得米氮平藥品;結果:米氮平藥品制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結論:米氮平藥品收率得到提升,且改進后的工藝滿足操作簡單、質量可控、生產高效與成本低廉的需求,并且藥品純度較高,能夠被用于藥品的工業化生產系統內。
關鍵詞:米氮平;合成工藝;試驗分析;改進措施
米氮平是首個應用于全球的去甲腎上腺素能與特異性五-羥色胺能的抗抑郁藥品。經由多年臨床認證與使用,此類藥品具備不良反應輕、療效快的特點,因此目前已經被大范圍的國家認可,但從工藝的制備角度來看,多數工業化生產仍存在明顯的不足,使得藥品的制備水準無法持續維持在要求水準,使得患者服藥存在安全風險。因此,藥品制備應加以重視。
1 米氮平合成路線分析
根據以往文獻資料可知,多種類型的米氮平藥品合成路線存在較明顯的差異性,部分合成路線較長且繁瑣,而部分米氮平藥品制備成本較高且難以滿足質量要求,這便導致米氮平藥品制備總收率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推升。
根據文獻報道的合成路線,以2-氯-3-氰基吡啶和1-甲基-3-苯基哌嗪為起始原料,在氟化鉀存在下,烷基化生成1-(3-氰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2號化合物),而后在氫氧化鉀-乙醇條件下水解生成1-(3-羧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3號化合物),再經由四氫鋁鋰還原化合物,得到1-(3-羥甲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四號化合物),此類化合物用濃硫酸催化,發生分子內傅克烷基化反應得到目標化合物米氮平(改進品),米氮平的結構經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譜數據確證。
2號化合物的制備,主要是以無水氟化鉀與兩種原料(2-氯-3-氰基吡啶和1-甲基-3-苯基哌嗪)的物質的量比為3∶1投料,在140℃環境中反應20h,本路線中將反應液溫度提高到DMF的沸點158℃,以無水氟化鉀與原料的物質的量比為3∶2投料,回流15h即可反應完全,縮短了反應時間,降低了成本,使2號化合物的收率從79%提高到93.7%。2號化合物經水解反應生成3號化合物,后處理過程中,根據文獻方法用2mol·L-1的鹽酸調pH至8.0~9.0,本路線中改用0.5mol·L-1的鹽酸小心調至pH=7,并用乙酸乙酯代替二氯甲烷作萃取溶劑,使該步反應收率由77.8%提高到82.5%。本工藝路線中用乙醇-水混合溶劑為重結晶溶劑代替石油醚,得到米氮平純品,熔點值與文獻報道一致,且收率由80.7%提高到83.5%。改進后的工藝路線總收率由46%提高到60%,生產的成本大大降低,更適宜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2 米氮平合成工藝的改進
熔點采用WRS-1B型熔點儀測定,溫度未經校正。EI-MS譜采用GCMS-QP5050A型質譜儀測定。核磁共振氫譜和碳譜采用核磁共振儀測定;其中CDCl3為溶劑,TMS為內標。元素分析采用元素分析儀測定。IR譜采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薄層色譜用硅膠G。所用原料及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或化學純。
2.1 1-(3-氰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的合成工藝(2號化合物)
為制備2號化合物,需將13.80g的2-氯-3-氰基吡啶與17.60g的1-甲基-3-苯基哌嗪藥品加入至三頸瓶內,而后再加入適量無水DMF溶液,在充分攪拌過程中迅速加入8.8g無水氟化鉀,期間憑借氮氣的保護,需對溶液加熱回流15h,以便混合溶液反應充分。其次,借助藥品檢測分析混合溶液是否反應完全,若滿足藥品制備要求,則需將溶液冷卻至室溫,再添加適量的蒸餾水,借由乙酸乙酯材料進行萃取,并通過無水硫酸鈉使溶液脫水干燥,經由過濾、減壓濃縮值得針狀結晶。經由藥品檢測可知,2號化合物收率為93.8%,比較傳統藥品收率更高,且化合物質量與純度也得到了極為明顯的提升。
2.2 1-(3-羧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的合成工藝(3號化合物)
在3號化合物制備過程中,需將25.40g的2號化合物置于三頸瓶內,再加入適量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并充分進行攪拌,期間升溫至100℃并保持24h反應時間。其次,通過監測裝置判斷混合溶液是否反應完全,若化合物制備滿足條件要求,則可以將反應溶液降低至室溫,再加入適量蒸餾水,通過減壓濃縮的方式除去溶液內乙醇。而后,混合溶液經由乙酸乙酯萃取兩次,確保在冰浴中借由鹽酸溶液將pH值調制7,再進行二次萃取,合并氯仿層的同時干燥處理,由此得到白色晶體。經由藥品檢測可知,3號化合物收率為82.7%,比傳統藥品收率更高。
2.3 1-(3-羥甲基吡啶-2-基)-2-苯基-4-甲基哌嗪的合成工藝(4號化合物)
根據中間物濃度要求,需將17.20g的3號化合物融于適量的無水四氫呋喃溶液中,在充分攪拌期間將氮氣通入,達到飽和濃度要求,并在室溫環境中逐滴滴入適量的四氫鋁鋰溶液,為避免影響制備質量,應將溶液在1h內滴完,確保藥品溶解與混合更加充分,在對混合溶液進行4h加熱回流。其次,通過監測裝置判斷混合溶液是否反映完全,若滿足藥品制備條件,再通過冰浴冷卻措施降低藥品溶液溫度,在攪拌期間緩慢加入適量的蒸餾水,以便使四氫鋁鋰反映完全,而后進行過進行過濾,將濾渣丟棄后,再借由無水硫酸鈉使藥品脫水、干燥、再過濾與減壓濃縮,以便制備乙醚重結晶體,制得白色藥品結晶。根據藥品檢測可知,4號化合物收率為92.6%,比較傳統制備工藝可知,4號化合物制備流程更加簡潔,并且化合物質量更便于管控,藥品收率同樣得到了極為明顯的提升。其次,借助攪拌、加熱、冰浴等措施,也使得四氫鋁鋰藥品的融合質量得以保障。
2.4 米氮平的合成工藝
將14.60g的4號化合物加入三頸瓶中,加15mL乙醇使其溶解,室溫攪拌下緩慢滴入30mL濃硫酸,滴畢,繼續攪拌反應2h。停止攪拌,向反應液中加入300g碎冰,攪拌至冰溶化,以濃氨水調pH=9,氯仿萃取3次,合并有機相,水洗一次,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減壓濃縮,以乙醇-水重結晶,得乳白色固體11.30g,收率為83.5%。期間,借助元素分析儀器與公式可知合成材料為C17H19N3。比較傳統的米氮平藥品制備工藝可知,此種合成工藝使得反應步驟可控性得到了加大提升,同時也縮短了反應時間,使藥品收率得以提升。但根據工藝改進資料同樣可知,高溫環境對藥品收率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因此借用濃硫酸催化閉環反應能夠使藥品內N2元素更加穩定,以此提升產品的純度與色澤,使工藝操作步驟有效縮減,并使得藥品制備成本明顯降低,憑借可連續操作更適用于工業化的生產環境。
3 討論
米氮平藥品合成路線的有效改進,不但能夠根據藥品制備流程,使藥品制備效率與質量水準得以顯著提升,增強藥品合成質量的可控性,同時憑借藥品生產管理制度的擬定,更便于米氮平藥品生產流線的管控,根據現有合成流線與設備,為后續藥品合成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故而,在論述米氮平的合成工藝改進期間,必須明確米氮平以往制備工藝面臨的難點與問題,并提供詳細的質量完善方案,才能為后續米氮平藥品制備工藝的不斷完善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熊昆武,謝蓉.米氮平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184-186.
[2]顧翠,可秦,張平,etal.米氮平聯合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患者睡眠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7,28(5):670-673.
[3]徐兵,陳梅,李智,etal.米氮平片聯合帕羅西汀片治療女性重度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3):213-215.
[4]于相芬,孫宇新,孫振曉.米氮平在精神藥物不良反應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