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作輝
摘 要: 隨著汽車工業蓬勃發展,對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通過實訓教學掌握扎實地動手操作技能,從而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然而,當下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就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剖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從而改善實訓教學環節的效果,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關鍵詞: 實訓教學;汽車專業;技能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進程不斷加快,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如何向社會輸出更多高素質技術型人才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當前研究的重要內容。本人認為若想保障技術型人才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能,那么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實訓。雖然實訓在高職院校各個專業中都存在,但是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課程現狀并不理想,存在諸多問題,對汽車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能提升造成一定影響。
1 汽車專業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
汽車專業實訓對指導老師的要求不僅自身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豐富的實訓指導經驗。現階段,汽車實訓經驗豐富的教師年齡普遍較大,年輕實訓教師工作經驗又明顯不足,這樣就對實訓教學形成一定影響。因此,現階段具有實訓教學經驗的教師相對較少,使得實訓教學效果不理想。
1.2 實訓教學存在隨意性
目前實訓教學只是作為專業知識學習的輔助,加之實訓教學場地條件和實訓設備數量質量條件所限,導致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的大綱比較簡單隨意,無法從客觀角度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另外,由于教師自身實踐經驗不足等因素,致使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根據自身實際掌握的情況開展實訓項目,或者是在現有的條件下開展實訓項目,這樣也造成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隨意性增大,教學內容不規范等問題。
1.3 實訓教學內容實用性不高
通常情況下,汽車實訓教學內容都是以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為基礎。然而,由于教師對汽車專業的調研不夠細致全面,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修改教學計劃的情況,造成汽車實訓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不同步的局面,進而教學內容不同步,致使學生不能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進而影響汽車專業高水平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2 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從上述對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課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解到,高職學校不管是在實訓教學工作中不僅存在師資、教學場地設備等問題,還有在教學隨意性大和教學內容不夠實用的問題,反映出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存在著嚴重不規范性。所以,分析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策略,才能將高職學生的實訓工作做好,真正發揮實訓的有效價值。
2.1 提高實訓師資力量,增加實訓場地設備投入
在汽車類專業實訓中,指導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高職院校在選擇實訓指導教師的時候,可以從多方面考核,進而選擇合適的實訓指導教師。學校對于原有缺乏實訓指導經驗的教師要進行相關課程培訓,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實訓能力。另外,高職院校可以聘請汽車行業實踐操作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作為實訓教學指導教師,這樣不僅可以保障實訓教學質量,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當前汽車行業最新發展動態。
實訓場地建設要有前瞻性,要針對現場教學、一體化教學的特點進行規劃設計,實訓教學設備數量和質量都要嚴格把關,網絡建設、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視頻課件開發也要同步進行,這些都是提升教學效果必不可少。
2.2 規范實訓教學,杜絕隨意教學
在實施實訓教學的時候,涉及隨意性的內容有很多,關系到教學文件、教學條件和過程管理等。只有將這些實現了共同管理,才可以真正實現規范性的實訓教學,并將實訓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起來。
首先是要規范學校實訓的教學文件。當前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實訓課程只有梗概性的教學大綱,對于課程教學的標準沒有一個細致的說明,也沒有規范的實訓指導書和配套的實訓輔助文件資料。所以為了不隨意進行實訓課程的教學,學校必須建立以上述為基礎的實訓課程教學文案體系。
其次是規范實訓的教學條件。高職學校汽車專業的實訓課程教學條件分為硬件和軟件條件,主要就是學校的師資和實訓室的硬件設備條件。為此學校可以多招收一些高水平的教師,多投入資金,不斷充實實訓教學所需要的專業設備。將這兩方面的條件辦好,對實訓教學的實施質量將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是需要規范實訓教學的過程管理。因為教學內容、教學文件、教學條件是保障學校進行實訓教學的根本內容,過程管理是實現學校實訓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通過具體的規定來將學校根據模塊學習,由淺入深掌握汽油發動機結構、各個零件的作用以及維修方法,循序漸進,讓學生構建自我學習框架。在學生接觸發動機構造安裝或者拆卸內容時,教師可采用任務模式教學法,讓學生一邊完成學生任務,一邊可以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和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分析、操作和協作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樣化教學方法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實現教學取長補短的目的。
2.4 加強實訓力度
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課程中應將知識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融合在一堂課程中,形成邊教、邊學、邊思考、邊操作的教學模式,以便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應利用學生的寒暑假時間,將學生帶到企業社會實踐崗位中,讓學生將知識理論運用到實踐學習中,每周做一次學習匯報,以便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學校應優選生產任務較多或管理要求較高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學校組織學生參觀企業及維修現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教師聯合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共同指導學生操作。讓學生接觸到新工藝,將學習的知識理論逐漸滲透到實踐中,讓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我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重視分析教學現狀,充分了解教學中的不足。繼而提出針對性措施,創新教學模式,結合實際生活,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訓力度,以便提高實訓課程教學成效,培養出社會及行業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梁金生《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 信息化教學分析[J] . 科學與信息化,2017(30).
[2] 雷藝 . 關于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訓教學的思考[J] .廣西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