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芳
摘要:幼兒科學教育是由西方引入我國并成為幼兒教育的熱點。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科學教育不僅僅能夠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展,更能夠用多姿多彩的形式啟發潛能教育。在開展幼兒科學教育時,為了讓孩子切身體驗探究的樂趣,需要選擇生動且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從而讓孩子的探究能力最大化。在組織科學教育的期間,除了兼顧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也要克服教師主導和幼兒主體的教育觀。為了把培養新型人才,開發幼兒思維,幼兒科學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幼兒;科學教育;實踐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與生俱來的,探究欲望也是幼兒本體潛在的生命本質的展現。沒有好奇心的驅動,就沒有探索,就沒有科學的產生。科學教育能夠促進幼兒萌生對科學的認知和學習,通過教師的創新提問方式從而啟發幼兒自主思考,積極探究的潛能。換句話說,科學教育,是幼兒未來創新能力的階梯。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也應該以培養幼兒科學素養,增強探究能力為目的。
一、科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科學教育一直是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二十世紀初期,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科學教育逐漸被人們廣泛接受并推崇。眾多的幼兒工作者開始大膽引入并實踐科學教育理念課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啟發幼兒的認知能力。
(一)拓展幼兒科學知識,開闊幼兒視野。
為了更好的發展科教興國戰略,讓國內的幼兒教育跟上世界的步伐,科學教育無疑是最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知識,增強幼兒的自我認知。豐富多彩的科學教育活動,各式各樣題材不一的實踐內容,讓孩子在豐富了感性知識的同時,又能通過探索觀摩活動獲得理性認知,產生對世界的正確的體驗和認識。例如:在幼兒進行“積木拼圖”游戲的時候,不僅僅能夠體會游戲的樂趣,更能夠發現圖形、立體、色彩、組合等等數學或者生活常識。隨著教師的指導和引領,挖掘積木以外的世界,比如不同形狀的魚,房子,火車等等,從而開拓視野。通過這個活動,從小小的積木中,不僅使幼兒萌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也積累了一定的數學和生活常識。
(二)塑造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
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于幼兒的心理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卡耐基《態度決定高度》一書中第一章提出積極心態造就成功的積極法則:一個人能不能成功,關鍵在于他的態度,積極的人不一定事事成功,但消極的人一定失敗。因此,在培養幼兒的心態方面,科學教育還是能夠很好的打開兒童心底對事物探索的好奇心的。對于兒童而言,好奇心就是天賦,對一切事物都產生好奇求知欲,就是積極的樂觀的心態。科學教育實踐的操作性強,幼兒對新鮮事物的探究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度,從而能使積極的樂觀的求知成為一種習慣。
(三)鍛煉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主要內容有:獨立主動、創造力、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科學教育活動能夠通過各式各樣的形式全面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從而使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得到鍛煉和強化。譬如說:在集體活動中,通過小組討論、一起科研的形式,培養了幼兒合作意識的同時,也讓幼兒在失敗中積累經驗,使幼兒的情感體驗得以豐富,充分體會到不同的群體環境,不同的社會因素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使兒童的心理素質的得以提高和完善。
二、在活躍的科教活動中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想象。
幼兒的特點是好奇心強、對外界事物的求知欲強、好動活潑,對事物有著直觀的感知,在進行科學教育的時候,須選擇關注幼兒認知和智力發展的科學活動,在幼兒探究知識的同時,也要使科學與想象并存。想象力對幼兒來說至關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了想象力,就不會有創造,也不能實現人生價值。
(一)在自然中進行科學教育。
大自然充滿著神奇與活力,千變萬化,亦是科學教育充滿樂趣的戶外課堂。教師帶領著幼兒切身體驗大自然的真實,因地制宜,探索發現自然界的奧妙。譬如:春天是生機盎然的季節,大地復蘇,萬象更新。帶著幼兒們春游,到戶外去體驗春的婀娜多姿。毫無疑問,大自然就成了孩子們的實驗室。聽聽鳥叫,問問花草,仰望天空,探究聲音的傳播,體會色彩的斑駁。通過讓孩子們折紙飛機,體會飛機飛行的原理,對于風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二)在游戲中啟發科學思維。
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歡的基本活動,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游戲多姿多彩,異彩紛呈的游戲對幼兒教育的作用也是因人而異的。科學教育游戲不僅可以開發幼兒智力,在情感和認知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幼兒科學教育要把游戲融入適合幼兒吸收接納的科學知識,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從而形成科學思維。例如:“紙牌搭建”游戲,看似容易,但在“高塔”的形狀和結構上都凝聚著設計與建造者的智慧。既能培養幼兒耐心、細心、注意力等品質,又能增強其自我挑戰與團隊協作的意識,使學生切身體驗到思考創新與實踐探索的科學思維。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小組討論、分工合作。雖然意外屢屢發生,但是孩子們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改進方法,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不斷突破新的高度。
結束語
隨著幼兒科學教育的不斷發展,對幼兒實施科學教育不能只灌輸傳統的舊知識,生搬硬套是錯誤的。應該在培養幼兒探索新鮮事物的同時,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觀念,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性思維,在進行科學教育的時候,更要因材施教,掌握好幼兒的個體差異。在開設科學知識與創新實驗、航模、創意編程、3D打印等科教拓展課程的同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鍛煉幼兒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自我總結與反思中獲得科學素養的提高和高階思維的發展,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海珍.談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如何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44.
[2]孫思靜.有效開展幼兒科學活動探析[J].成才之路,2017,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