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6月25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組織的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受表彰代表。大會表彰了192 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98 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其中有6 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是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他們是基層司法行政隊伍中的優秀代表,在他們身上展現著人民公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斗精神和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公仆本色。這6 位代表都長期從事人民調解工作,致力于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堅持開拓創新,擔當作為,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今天,請與本刊一起領略他們的風采,感受榜樣的力量——

作為天津市人民調解專家之一的宋慶柱,已在人民調解戰線上奮戰了二十余年,多年的調解實踐,使他積累了豐富的調解工作經驗,特別是調解因征地拆遷引起的糾紛,宋慶柱有自己的一套調解方法。面對因城中村改造引發的大量矛盾,他堅持依法調解、尊重民俗,在不突破拆遷政策的前提下制定調解方案,使大量的征地拆遷糾紛和歷史遺留問題及時就地化解。宋慶柱結合自己的調研成果以及拆遷糾紛中積累的調解工作經驗,組織成立了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指揮中心并擔任副主任,配合司法局統籌指導全區人民調解組織,凝聚全區化解重大疑難復雜糾紛的優勢力量,圍繞全區重點工作,做好對突發、涉眾、重大疑難復雜糾紛的穩控化解。2010年,宋慶柱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2018年被司法部評為“ 全國模范司法所長”。

作為指導全市人民調解工作的基層科科長,吳文士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在全省第一個推動建立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第一個推動建立縣、鄉、村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指導清豐縣成立全省第一個縣級人民調解員協會,使濮陽市人民調解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他創新人民調解“三三三”工作機制,實行縣、鄉、村調解組織三級聯調,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三項聯手,構建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大格局。他積極指導各類調解組織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做好企業和地方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推動征地拆遷和重點項目建設。他主持全市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建設,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目前全市共建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3070個,建立法律顧問工作微信群3168個,打通了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三年來,濮陽市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萬多件,防止群體性上訪152件。2018年,吳文士被司法部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他所在的基層工作科被司法部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方秋軒扎根基層司法所十一年,始終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堅持“多跑一趟、多想一些、多做一點”的工作理念,成功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2000多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300多萬元。為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鄉村人民調解員隊伍,方秋軒成立了“成軒調解工作室”,采用“微笑服人”“專業服人”“協作服人”的工作方法和“三正、四心、五會”調解技巧,大大提高了調解成效,使工作室成為城關鄉村民們的“娘家人”。方秋軒還積極組織轄區人民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員深入開展 “爭寫金牌調解書、爭當金牌調解員、爭創金牌調委會”的人民調解“三爭”活動和“學新思想、比政治素質、比履職能力、比紀律作風”的“一學三比”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有針對性地對人民調解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人民調解員化解矛盾糾紛的素質和能力。由于工作成績突出,2018年方秋軒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長”。

擔任前山司法所所長15年,葉錦財走遍了轄區的24個社區,帶領調解員靈活運用“楓橋經驗”,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調處重大復雜糾紛663件,調解成功率98%,履行率100%,涉案金額1800多萬元。“調解好比是滅火,但比滅火更重要的是防火。”葉錦財在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以弘揚法治精神、倡導學法用法為導向,身體力行推進基層法治建設;走街入戶,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教育宣傳活動,每年組織和參與專項普法宣傳活動百余場;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各級實體平臺建設,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務。目前,司法所已幫助前山街道96%的社區成功申請“廣東省民主法治社區”稱號,前山街道春暉社區更是被評為第六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2018年葉錦財被司法部評為 “全國模范司法所長”。

他是為平安和諧保駕護航的“救火隊員”,總是出現在一個又一個棘手的糾紛現場,化解重大疑難糾紛成功率達100%。他把維護基層弱勢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多年來承辦農民工討薪、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等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百余起,解答群眾咨詢千余人次,是弱勢群眾心中的“維權衛士”。他始終懷著一顆真誠之心,把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冷暖掛在心頭,用無私的愛幫助他們回歸社會,是浪子感激的“趙所長”。他重視青少年法治教育,多年來為青少年學生開展法治宣傳三十余場,舉辦各類法治講座十余次,以“潤物需有聲”的方式將法律帶到每一位青少年的身邊,成為青少年心目中親切的“趙教授”。他就是趙忠,曾被司法部評為“全國人民調解能手”“全國模范司法所長”。

庫蘭·阿新別克從走出校門就開始從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一干就是26年。擔任可可托海鎮司法所所長后,她重視人民調解工作,制定完善了鎮《人民調解員守則》《人民調解工作制度》《矛盾糾紛排查制度》等20多項人民調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鎮、村(社區)、組”調解網絡。2018年,可可托海鎮各類矛盾糾紛調解率達98%,調解成功率98%以上,全鎮沒有一件因民間糾紛引起的群體性上訪、群體性械斗或民轉刑案件。她還注重普法宣傳工作,結合具體案例匯編了通俗易懂的普法宣傳講稿300余份,采取專題講座、以會代訓等方式,召開群眾性會議上千場,使近萬人受到普法教育。2015年,她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所長”,2009年被自治區司法廳授予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