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麗
【摘 要】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各項工作中重要的一項,為醫院的運營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這項工作高質量的完成對于維持醫院運營有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為適應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醫院將于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本文將從政府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的相關變化,提出適應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固定資產管理措施,以更好地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提高醫院的整體運作水平和效率。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其合理、健康的管理模式直接關系到整個醫院的運行和管理效率。當前大部分醫院都在快速地發展,固定資產的總額也在不斷提升。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確保在核算以及使用這部分資產時有更高的合理性,避免在這其中出現差錯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對于醫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與實施,醫院應以此為契機對管理措施做出相應的整改與優化。
一、政府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的相關變化
1.固定資產的分類
現行制度將固定資產分為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和其他固定資產四類。而政府會計制度要求應當將其分為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和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六類。
2.固定資產折舊時點的變化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單月不提取折舊,從次月起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單月仍然提取折舊,從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而政府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再計提折舊。
3.取消待沖基金
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時,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將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區分開來,將財政撥入資金購置的資產沖減“待沖基金”,而不計入當期的醫療業務成本。政府會計制度規定財政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時,直接記入“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等相關費用科目,取消待沖基金。
二、為適應政府會計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上述這些新會計制度中相關固定資產的變化決定了管理工作需要做出相應的轉變,其中包括:加強科室溝通和協作、整合資源,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設,健全資產管理制度。
1.加強科室溝通和協作,整合資源
隨著新制度的出臺,管理制度也需要進行許多改變,來滿足當前制度中的諸多要求。在進行資產核算時,需要院內各個科室的配合,還需要相互協作來完成,并且時刻保持信息的暢通,能夠隨時進行溝通。只有各科室能夠主動配合、相互協作,參與到這項工作中,才能保證核實、歸類等重要工作的質量。各科室不能只注重自身工作的完成與否,應以提高整體效益為自己的目標,與各個有關部門通力配合,做好管理工作。同時還應做好資產整合,確保將閑置資產合理利用、及時對廢舊資產進行處理,確保實際情況與賬目能夠吻合,使資產都能夠發揮應有的價值。
2.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政府會計制度在計提財政資金購買的固定資產折舊時取消“待沖基金”,將其納入到了成本的范疇之內,這樣可以更直接地反映醫院在使用資金采購固定資產的整個過程,并且可以分析出該過程的收支狀況。但是采用這種方式卻提高了醫院的部分成本,這就使采購工作有了更多的限制——要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這就需要加強內部的控制管理來實現,建立有效的固定資產采購評估程序。醫院在制定采購預算時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以及未來醫院的發展方向,將患者需求作為參考的目標之一,進行采購工作,不只是為了完成該項任務,要切實提高使用率,避免進行無意義的購置。在購置工作進行前,應對當前的需求情況進行調研,并充分考慮新設備可能會對舊有設備造成的諸多影響,做好預算工作。醫院績效管理部門要充分測算設備的成本和收益情況,對購置測算不合理、造成設備閑置浪費的情況要追究責任,嚴禁浪費財政資金。
3.加快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醫院為了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應當加快信息化建設與智能化管理相并行,并在管理中更多地應用科學知識及信息技術,來不斷的完善現行管理制度的缺失。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做到這些,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并使管理過程具有更高的合理性。而提高信息化程度就可以更好地促進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其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醫院應當順應時代,建立網絡管理平臺,將其作為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將大部分數據進行公開,使資產的具體情況能夠更加一目了然,方便對其進行管理。在這個平臺上,所有信息都可以直接進行傳遞,這樣就增加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出現失真的現象。由于整個工作都是通過信息平臺完成并實時監督,可以提高監管的力度,減少人員操作的疏忽及監管上的漏洞,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投入及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健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管理應當實現將預算、采購、審批、使用、核算、處置等作為管理的內容,強化資產管理部門的組織管理和財務部門、使用部門的主體責任,實現管理工作的實施可以有相關制度作為依靠。如果制度不健全,相關工作就很難有理有據的進行,同時也缺少了工作的規范性。很多醫院管理工作有待提高的原因在于相關制度的不完善,這也就使很多工作在進行時沒有一個統一的參考標準,很可能由于參與工作的人的主觀判斷錯誤而導致出現問題。所以目前應該將完善管理制度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置上,只有用完善的制度來規范醫院的行為,才能確保相關工作可以正常進行。
醫院應以此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為契機,進行多元化管理,整合資源,通過大數據分析,總結經驗,進一步強化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高醫院的整體運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醫院醫療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為社會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希.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J].會計之友,2018(20):136-139.
[2]許琛.淺析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8(30):103-104.
[3]涂國富.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