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軼建 孫安杰 王宗平
“少年強則國強”。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學生體質是學校、社會、家庭、個體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所致,為了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當前從國家到學校各個層面都非常重視。
誠然,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是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我國,體育課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二年級,持續十四年,但不少學生學不會一項運動技能[1],并且體質健康狀況不佳,肥胖、近視、力量不足等在各年齡層學生中都比較普遍[2,3]。日前,《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發布,其中指出“加強學生體育課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再次聚焦體育課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
眾所周知,體育課考核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實現體育課程目標、促進體育課程建設發展的重要手段。過去的體育考試過度注重學生的技能考核,學生們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習就可以獲得不錯的體育成績,然而體育課“高分”的背后卻是學生不堪的體質[4]。學生體質不合格的體育課,即使分數再高,也不是成功的。要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加強體育課考核是重中之重,不僅要考慮體育課關于增強體育認知,培養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能力的長期目標,也要適當調整考核內容,增加考核壓力,促使學生在課外增加運動時間。
一、加強體育課考核中體質測試內容比重
過去體育課考核,一些學校的考核內容偏重于技能考核,主觀性比較強,而對于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項目等體質測試內容,不少學校未納入普通體育課考核體系,或者說體質測試內容比重還過低,導致體育課考核不夠全面,學生往往以體育考試內容為標準,而忽視了包括身體素質在內的全面發展。
將體質測試內容納入到體育考核評價中,也有利于引起學生重視體質鍛煉。目前,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項目中,學生最“怕”的兩項運動是長跑(1000m或800m)和引體向上。據報道,大學一年級男生中,引體向上能達到合格的比例很低,半數左右一個都做不了[5]。正因如此,建議在常規體育課考核中增加耐力和力量素質考核比重,一方面促進學生增強耐力和力量鍛煉比例,另一方面改善體育課內容結構,拓寬學生體育課堂知識面和豐富體育課運動形式。
二、加強過程性考核
過去體育課考核往往采用的是學期末的總結性考核,忽略了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覺鍛煉,不利于調動起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育鍛煉要取得成效是長期的、持續的過程,適當加強學期中的體育課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總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有利于把握學生體質情況和身體機能狀態,也有利于督促和提醒學生參加運動鍛煉。
運動興趣因人而異,要通過引導興趣激發學生運動熱情。體育課畢竟有限,而課外體育鍛煉在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改善上應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但存在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往往僅憑興趣的情況,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實效性差,比較盲目。而通過學期中或階段性的進行體質測試考核,也可以幫助學生們根據自身體質情況進行課外自主鍛煉,解決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盲目的問題。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可鼓勵大學生課余通過體育社團、俱樂部及運動隊等形式展開體育競賽、早操、“陽光長跑”等各類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養成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因此,注重過程性考核,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促進學生積極鍛煉,應該在體育課考核評定中增加課外體育過程評價的比重。
三、加強系統性考核
在體育課考核中,要積極探索系統性考核,盡可能強化考核的科學性和效果。特別是對于納入課程考核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項目,要健全各年齡層考核方式,積極采用“教考分離”模式,做到教學和考試的教師不同。降低體育教師主觀因素的干擾,避免打“人情牌”,也可以將考試結果信息公開,促進相互監督。
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的體質是變化發展的系統過程。初中階段是人體發育的高峰期,隨著骨骼、肌肉、心血管、神經、內分泌等一系列身體的生長發育,多數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此時,由于體育中考考核中的大部分來自體質測試內容,所以,初中生加強身體鍛煉是學校、家長、孩子共同達成的一致,造成很多學生體質最好的時候“大約在初三”[6]。而高中時期,隨著高考應試的壓力,文化學習加強了,體育課考核要求下降了,普通學生身體鍛煉減少,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因此,構建從小到大系統一貫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對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丁軼建,王宗平.十四年體育課,為何學不會一項運動技能[J].中國學校體育,2018,7.
[2]丁軼建,王宗平.學生體質不強,缺的不僅是運動時間[J].中國學校體育,2018,2.
[3]丁軼建,王宗平.“健康第一”是教育理念,更是體育實踐[J].中國學校體育,2019,1.
[4]王成國.基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導向的體育考試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4(29):48-49.
[5]丁軼建.大學生為什么不“怕”測引體向上?動商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19.11.15.
[6]丁軼建.一個人體質的最佳時期——大約在初三,動商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