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偉
9月6日,筆者觀摩了羅書記一節室內的《合理膳食,健康基礎》體育與健康知識課,感觸頗深,收獲很大。
1.巧用黃金圈法則讓課堂教學思路更加清晰
黃金圈法則的核心思想是在溝通或演講時,按照一個特定的結構“Why—How—What”進行表達。羅老師的這節課充分運用了黃金圈法則,首先是Why——為什么要合理膳食,然后是How——怎么做才是合理膳食,最后是What——合理膳食同學們該做什么。這樣的教學設計結構清晰,層層遞進,整節課都是在探索問題中去前行。教師教學有條理,學生學習也就更有效。
2.圍繞學科核心素養讓課堂更有深度
本節課通過幫助學生分析身體形態數據、觀看視頻、搭建“膳食寶塔”等方式,圍繞“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意識,掌握合理膳食的知識,培養合理膳食的習慣。教師通過“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國家政策宣講,引導學生樹立“健康中國我有責”的社會責任感,融入對體育品德的培養,讓主題得到升華,讓課堂更有深度。
3.承前啟后讓課堂更有遠度
這節課開始部分借學生的暑假鍛煉與體重指數之勢,來達到教授合理膳食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這種“順勢而為”的教學策略使上課的時機和內容恰到好處,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意義深遠,讓課堂更有遠度。
另外筆者還有3點建議:
1.讓體育與健康知識課更具體育特色
合理膳食除了需要營養均衡搭配,控制攝入食物的熱量也很重要。建議教師在“為什么要合理膳食”環節中,增加“吃一口,你要跑多久”的體驗性活動,可以先分發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等學生吃喝完,再向學生展示食物熱量表和運動消耗熱量表,讓學生對比隨意的吃喝需要多么辛苦的鍛煉才能保持攝入和消耗的平衡,以加深對合理膳食重要性的理解。
2.用實驗來代替觀看視頻
筆者曾經看過這么一個實驗,把雞蛋放在碳酸飲料里浸泡幾個小時,拿出來后,整個雞蛋殼都軟化了,從而判斷經常喝碳酸飲料易導致缺鈣。如果準備這種類似的實驗帶到課堂中,適時拿出來給學生去觸摸、感受,無須多言,學生就能明白碳酸飲料的危害,體驗讓感觸更深刻。
3.課后作業再延伸
筆者認為可以讓課后作業再延伸,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記錄學校食堂午餐,并進行營養分析,最后進行膳食搭配建議,提供給學校食堂。
編者絮語:“書記”現場上課,學生眉開眼笑;教學目標明確,合理膳食重要;聽、看、寫、說、議、評,不亦悅乎思考;教學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達標;引來教師觀摩,共尋育人之道;提升教學實效,研討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