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學生愉快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也經常發牢騷:現在的學生都怎么了?老師累得筋疲力盡,學生在下面一片茫然,有幾個聽的,有幾個是來學習的……這些怨聲,的確道出了語文教學的“通病”——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缺乏熱情和動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出了“新教育”“新語文”的教學觀,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病根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病因開出了良藥——“悅讀”。閱讀是語文的生命,激發興趣,讓學生以閱讀為伴,逐漸愛上閱讀。下面,就如何為學生打開“悅讀”之門的策略問題,談幾點思考。
讓學生喜歡一門課,首先應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的老師。因此,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對語文課產生期待,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注重“真情演繹”,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對語文學習感興趣,首先語文教師對語文這門學科感興趣,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理念,以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感染學生,以教師飽滿的熱情、溫和的音容、可人的笑貌、大方的言談、得體的舉止,為學生呈現語文的魅力,讓語文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語文課欲罷不能,這是激發語文學習興趣的基礎和前提。
使學生愛上語文,對語文產生興趣,教師應對語文一如既往地始終保持一顆熱情之心。以教師對語文的熱愛,感染學生。同時,教師以富有個性的教學,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語文教學中,教師在牢騷滿腹、抱怨學生不學習之余,應先反思自己的教學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每一節課,語文教師拿著教材教生詞、抄詞語的意思、讀課文、歸納段意和主題、講寫作方法等,在演繹這些內容時,教學參考書不離手,按照資料上的答案,照搬給學生。為此,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應放下傳統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以飽滿的熱情,激活課堂,影響學生,潛心品讀、讀出作品的時代感、讀出作者的歡樂和心酸,讀出作品的“味”,讀懂人生……教師文采飛揚、聲情并茂,學生定會被教師的才情和智慧所感染,語文課不再乏味,為學生樂學、想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閱讀是語文的重中之重,讓學生愛上閱讀是提升語文學習效果、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產生“悅讀”之效,創新閱讀課堂、改變傳統閱讀模式,是重心。
創新閱讀課堂,首先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問題和任務,讓學生課前自主閱讀,思考和探討答案,然后課堂上交流和互動,以滿足學生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這樣學生課前就會自然而然快樂投入到閱讀中。如《十三歲的際遇》的教學前,教師設計預習導學單,讓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自主閱讀,課堂上先給學生幾分鐘的交流時間,再給出一些問題,如標題解析、詞語過關、成語積累、整體感知……初中生喜歡表現自己,這些問題以競賽、加分的形式而進行,會激發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們課前自主閱讀、快樂閱讀。同時,帶著問題和任務閱讀,也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創新閱讀課堂,還應注重多媒體的運用。如《宇宙里有什么》的閱讀時,教師改變“以本為本”的閱讀方式,應在閱讀前,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課前借助于網絡資源而搜集的有關宇宙的相關資料,通過播放“已知的宇宙”視頻來導入新課的學習,然后,以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交流:宇宙里有什么?這樣,自然而然把學生帶進文本的閱讀中,再設計探究性的問題:課文介紹了宇宙的哪些內容?課文是怎樣描寫浩瀚的宇宙的?這篇文章的語言有什么鮮明特點?這些問題的提出,促進學生探究閱讀,深入閱讀,提高閱讀理解力。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學生進入閱讀的狀態,再輔之以豐富的閱讀活動,強化閱讀動機,促進閱讀的落實。為了激發學生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教師可以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對于讀書筆記記得好的學生的筆記,除了在班級、學校展覽之外,還可以拍照、制作成美篇,分享到班級QQ家長群或者班級微信群里,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博覽群書的閱讀熱情。
開展豐富的活動,激發閱讀的興趣,除了鼓勵學生堅持記讀書筆記之外,還要求學生根據單元主題,開展手抄報的活動。手抄報活動的開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每一個組員分工明確,合作完成,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同時,手抄報制作后,也應注意有活動就有評比,以“手抄報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動力,促進學生有效分工、合理查閱資料、精心安排版面、科學設計編輯內容……對每一期的手抄報評出一二三等獎,讓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教育是激發興趣的最有效的策略。
總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推開閱讀之門的方法很多,除了文章中重點論述的三點,還應從讀寫結合、批注閱讀、“海量”閱讀等方面著手。“語文主題”下的閱讀教學,只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學生會逐漸愛上閱讀,學會閱讀,讓閱讀之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