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浩
(巢湖學院,安徽 合肥 238000)
近年來,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我國戰略發展需求下的必然趨勢。創新創業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群體響應創新創業積極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創新創業意識的欠缺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的不足。輔導員是高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同樣擔任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在加強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大學生創業教育最初在美國興起,是第一個創業專業本科課程,并舉辦了第一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取得一定成功。迄今為止,美國創業課程已普及大學、高中、初中、甚至小學,建立了基本完備的教育體系。1998 年創業教育引入日本,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接受創業教育。而在印度,2010 年已有100 所以上大學設置了創業教育課程,10 個印度人就有1.4個參加創業活動,為人口大國有效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推動了經濟持續增長。1999 年1 月,我國初次嘗試創業教育,僅有8 所高校作為試點,相較于國外發展起步較晚,但各道高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和活動,教育體系目前尚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以某地區高中為例,在開展科技文化藝術節相關活動期間調查顯示,20.41%的大學生對創業概念和條件基本了解,28.57%的大學生有創業意愿,但畢業后真正嘗試創業的大學生只有1%。分析我國各大高校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仍存在較多問題:(1)很多輔導員雖積極響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但實際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推行不以為意,缺乏重視。一些輔導員認為其本職工作即為管理好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事物,因而在思想上不能深刻認識到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所在,導致其在行動上較為敷衍。或因未接受系統的創新創業知識培訓,部分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難以完成教育任務,從而降低教育質量和效果。(2)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尚無明確制度規定,未納入輔導員工作職責,導致在實際推行過程中缺乏依據,這一問題主要責任應歸于高校。即使教師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但得不到學校組織支持和可參照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育實施。而輔導員工作職責和定位模糊,可滋生高校形式主義現象。(3)整體來看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良好的環境。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一些高校在實踐平臺建設中相對落后,教學程度仍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對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系統性的能力培養和創業培訓,久而久之可能限制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樣輔導員實施教育的積極性也受到相應影響。
(1)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啟發者。新時代下大學生群體普遍具有前衛的思想和活躍的性格,朝氣蓬勃,他們既是社會創業的后備軍又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大學生就業相對困難,同時受到社會、家庭存在的傳統觀念束縛,加大了大學生創業壓力,導致具有創業想法和創新理念的大學生不得不選擇傳統就業或不愿承受創業風險。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要想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首先應明確其在教育工作中的啟發者身份。輔導員與學生直接接觸,應結合實際情況激發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例如通過舉辦各種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活動和競賽,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體驗創業樂趣,并依據國家相應的扶持政策轉變學生傳統就業觀念,充分把握時機積極開拓,逐漸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關注和自我創造能力的培養。
(2)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傳播者。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高校輔導員對理論知識的傳播。除了正確的創業觀念和明確的創新意識,豐富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儲備同等重要。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涉及范圍極廣,既包含創業專業知識,又包含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企業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資管理和產品策略分析等知識。輔導員在進行教育過程中需將這些知識充分結合教材、融合案例進行傳播,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專業知識,從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探索。同時還需不斷豐富自我知識儲備,及時汲取多方面的創新知識和意識,為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扎實的基礎條件。
(3)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指引者。大學生在校期間與輔導員日常交流相對密切,因而輔導員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技能特長都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輔導員應向學生積極解析社會熱點與社會形勢,鼓勵學生擴散思維、發揮創新意識,并輔助和指引學生組建合適的創業團隊,勇敢參加豐富多樣的創業社團活動、創業孵化園等項目。針對創業中學生的項目進行分析和指導,積極指出創業計劃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修正并完善詳細的創業計劃。對于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輔導員應及時組織社會企業以及學校部門開設創業培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有秩序、有依據、有基礎的開展。
(4)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服務者。高校輔導員既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施教的主體,又是實際創新創業活動的服務者,為廣大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保駕護航。創新創業不是靠意識和想法就可以完成的,在創業活動中學生將面臨各種各樣實際問題,如融資、執行、推廣等,任何一環節的不完善都可能導致創業失敗。輔導員擔任服務者,應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予以正確的指導,提供建議和意見,必要時還需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以幫助學生減輕創業壓力,認清創業形勢。更重要的是,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輔導員應使學生明白創業的艱難所在,面對困難和艱辛依舊能夠保持初心、堅定意志,從問題和失敗中積極總結經驗,冷靜處理、解決問題。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是提供服務的重要保障,還應做到及時傳遞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國家和地方政策信息,為學生創業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
(1)加強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縱觀我國高考選拔人才模式,難以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因此在大學階段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首要任務即加強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需全面的、系統的貫徹創新創業觀念和思想,解放傳統就業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自主創業的意識和想法。自2015 年我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策略以來,社會各層主體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已成為時代發展必然趨勢,同時國家和地方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可靠的創業支持,因此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最為理想的時機。高校輔導員在推行創業教育前必須加強宣傳力度,促使學生認清就業形勢,發現創業挑戰的魅力。
(2)加強學生創業知識培養。傳播創新創業知識是高校輔導員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現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對相關知識儲備要求較高,因此高校輔導員自身的創業知識素養應滿足教育需求。創新創業是漫長且充滿艱辛的過程,過硬的創新創業知識無疑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大學生創業項目具有一定先進性、新穎性,往往涉及所需的知識專業性更強,同時還對企業管理、經營,以及相關的企業法律法規、保險等知識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實施教育則要格外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此外,面對創業困難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也很有必要,輔導員在講解專業知識過程中還應關注學生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學生心理承受力。
(3)加強學生創業素質培養。誠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質之一,也是高校教育中教導學生做人的基本品質。無論是做人還是創業,誠信帶來的價值是難以用經濟回報來估量的,但缺乏誠信的創業必然失敗。對于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高校輔導員應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在習慣中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誠實守信習慣,例如認真對待日常考試,杜絕作弊行為;按時歸還助學貸款等等。其他品質如吃苦耐勞、堅持不懈、意志堅定等培養同樣值得關注,輔導員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分析學生性格特點,并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創業問題,以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指導建議。
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各大高校應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視。明確高校輔導員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的定位,堅持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并不斷探索實施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品質的教育途徑,同時聯合家庭、社會共同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和相關支持,才能推動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為社會就業和國家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