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邢燕江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氣象服務是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工作做好,是擺在各級氣象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結合尉犁縣氣象部門實際,首先分析了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并探討了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了幾點氣象為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服務對策,以期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增強農民經濟收入水平。
關鍵詞:氣象服務;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應用
引言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過程中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因此,科學準確的氣象服務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保證。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不斷加劇,極端災害性天氣事件出現頻率和危害強度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嚴重影響著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避免氣象災害的持續發展,應將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確保農業高產豐收。
1.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1.1增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質量
在實際的氣象災害防御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充分借助于現代化科學技術、社會大眾力量和自身專業知識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氣象災害防御措施,對各級氣象防災減災體系不斷進行完善,以實現多層次、全方位、動態監測氣象災害變化情況,并在氣象部門內部建立起氣象災害預警機制,在較大氣象災害出現時主動實施預警機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應急措施,增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水平,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
1.2增強氣象災害預警水平
建立起綜合性較強的氣象災害監督平臺體系,可使氣象災害綜合監測水平得到增強,健全氣象災害預警機制,可提升預警平臺的可視化水平,不斷增強氣象災害預報準確率和時效性水平。在重大氣象災害出現的過程中及時開展會商,應結合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進行開展,特別是要做好暴雨、暴雪、冰雹等天氣的預測和預防工作,對各種類型的氣象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同時建立起信息發布系統,一旦發現重大氣象災害,可使用該平臺進行發布,進一步拓寬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傳播渠道,確保每位農民都能接收到氣象災害信息,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防御。
1.3提升處置氣象災害能力
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且預案內容同國家文件要求相符。對現有氣象災害應急救援團隊進行完善,確保團隊開展人工增雨、防汛抗旱等氣象災害應急處理工作的科學性水平。實時檢查、檢測團隊相關設備,確保所有設備均能正常運行,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對設備進行年檢或維修,若設備超過維護期應及時進行更新。每年汛期前應做好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演練,避免氣象災害出現時引起人們的恐慌,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4提高氣象災害防御工作能力
做好氣象災害普查和隱患排查工作,并且針對不同氣象災害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措施,以對現有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進行完善。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考察學習,積極借鑒先進單位的防災減災經驗和技術理念,增強自身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始終將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做好防災減災氣象服務。
2.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氣象信息不準確
氣象軟件的數值模擬和氣象工作人員的人為訂正方式直接影響氣象預報的準確性水平,計算機不能對大氣變化數據進行完全分析、氣象工作人員存在主觀性特征,這些是造成氣象信息預報不準確的誘因。
2.2氣象服務產品和發布渠道單一
當前,氣象部門發布氣象信息的渠道單一化水平較為突出,使得農民很難第一時間接收到氣象信息。氣象信息幾乎都是針對大區域范圍內,針對布局小氣候的氣象信息相對較少,再加上氣象服務產品單一,使得氣象服務缺乏針對性水平;災害出現前未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防災減災效果不明顯,使得信息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2.3氣象服務缺乏專業人員
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任務量大,再加上氣象服務站數量偏少和服務站內基礎設施不足,優秀的專業氣象信息人員缺乏,很難對農業生產的動態進行全面掌握,未能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同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需求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存在。
2.4農民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薄弱
農業生產過程中對氣候條件的反應較為敏感,尤其是氣象災害的出現嚴重危害著農業正常生產,會降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因農民接受的知識水平有限,自身防范氣象災害意識和能力均較低。
3、增強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對策
3.1 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
尉犁縣氣象部門應在社會中公開招聘復合型技術人才,積極引入現代化的觀測儀器設備,增強天氣預測預報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水平,以主動防范氣象災害。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對衛星云圖、天氣雷達圖、遙感技術等進行結合,進一步提升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水平,將農業氣象服務工作做好,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確保農業高產豐收。
3.2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
應對尉犁縣氣象預警信發布系統加強建設,加強各部門聯動,將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政府部門決策服務工作做好。根據農業生產情況,開發出針對性強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可加強與種養殖大戶、種植示范基地、農村合作社之間的溝通交流,借助于不同渠道確保上述組織和負責人可及時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以提前進行防御準備,將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3.3建立起高素質團隊
應在尉犁縣氣象部門盡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質氣象服務團隊,對氣象知識和農業技能知識進行掌握,可深入到田間地頭了解每位農民的所思所想,做好氣象災害信息的收集,及時向上級部門反饋;在關鍵農事季節,氣象部門應與農技服務人員共同指導農業生產工作,為農業生產提供專業服務和技術支撐。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員培養,補充到現有的氣象服務隊伍中來,確保氣象信息可及時傳遞到農民手中,氣象信息員應協助氣象部門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提升農民的防災意識。
3.4強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應對尉犁縣現有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布局進行強化,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加人影作業新設備的引入,增強人影作業技術水平;對空中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積極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開展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等作業,以改善大氣環境,緩解干旱、冰雹等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為現代農業增產穩產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
結論:
綜上所述,做好氣象服務工作,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快速、穩定的發展,還能增強當地的社會經濟水平。因此,氣象人員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增強氣象服務的準確性水平,充分發揮出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魏新東,魏新梅,李永善 . 氣象為現代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 [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6):12.
[2] ?夏云海 . 氣象信息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現狀與對策 [J]. 現代農業科技,2017(20):193.
[3] 姚正蘭,王君軍,周博揚,等 . 貴陽市現代農業發展中氣象服務的現狀、方向與模式 [J]. 貴州農業科學,2017,45(10):144-147.
作者簡介:王海英(1974-),女,漢族,本科學歷,甘肅武威人,工程師,從事研究方向或職業:綜合氣象業務和管理、氣象服務和應用。
(作者單位:新疆尉犁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