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麗
[摘? ?要] 初中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初中語文家庭作業亟待優化。初中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自然生活、社區生活、社會熱點、重大節日、學校生活,要關注實踐型作業,同時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語文家庭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可分為常規作業、閱讀作業、小組合作作業、網絡作業、分層作業、跨學科作業。
[關鍵詞] 優化;語文家庭作業;原則;形式
初中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也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初中語文家庭作業布置及完成的現狀
長期以來,教師在作業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從而忽略了課程目標三個維度中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語文家庭作業的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打破原有落后、陳舊的作業方式,還語文作業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嶄新的面貌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中,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煥發無窮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豐富多彩的作業中感受到作業的樂趣、實踐的充實、合作的收獲、成功的喜悅。
語文家庭作業完成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絕大多數學生通常先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再完成語文家庭作業,他們認為語文作業過于機械、單調,且對成績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構建與語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語文家庭作業,是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語文家庭作業,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積極地學,靈活地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語文教師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作業觀。
二、優化初中語文家庭作業的原則
1.聯系自然生活
四季更替和天氣陰晴雨雪的現象,一草一木、一禽一獸等都可以成為語文作業資源。適時地抓住它們、讓學生感受它們,獲取第一手寫作素材,并與書籍中的相關描寫相比照,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及寫作水平。如下雪天可以讓學生賞雪、玩雪,讀讀關于雪的詩文,然后寫幾句小詩。
2.聯系社區生活
社區中發生的重大事件,舉辦的重大活動,乃至社區文化風俗等也可以成為語文作業資源。
3.聯系社會熱點
如在每年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前,我都會要求學生觀看晚會,寫一篇觀后感;或介紹相關人物的事跡,要求學生課外收集材料,寫一篇人物評論。另外,引起大家關注的電視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都可以成為語文家庭作業的資源。
4.聯系重大節日
教師可以梳理出一年中的節日,然后選擇一些節日,結合課文,或者不結合課文,自行選出幾個節日做相應的研究,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很多語文教師同時又是班主任,那么還可以和班會課結合起來開展活動。
5.聯系學校生活
聯系學校的研究方向,如本校“十三五”省級規劃課題是“城鄉接合部初中家校溝通有效策略的研究”。那么,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就盡量要在家校溝通上琢磨,如學校設計了一系列親子閱讀的作業。聯系學校的文化,學校的理念是“用精致的儒家文化育有德之人”,那么,在學習古代詩文的時候,我們就會聯系儒家文化布置一些學校認同、儒家文化認同的作業。聯系學校近期開展的重大活動,這樣的作業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愿意寫,也會認真寫,又能寫得好。
6.關注實踐型作業
“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高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設計實踐型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新知識、新概念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從而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7.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根據課文內容擬出適合學生的作業,也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作業的設計中來,讓學生自編出富有特色的語文作業。學生寫自編的作業,興趣濃厚,作業質量也高,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自主性”新理念。
三、優化初中語文家庭作業的形式
1.常規作業要求精細化
常規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具體的要求,語文教師一定要深思熟慮。如抄寫生詞,明確格式,并強調以練字的形式來完成。《補充習題》和《評價手冊》上的作業,老師要有選擇地勾畫一些題目,而不是全做,學生精做,老師精批精講。這一類型的作業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閱讀作業有抓手
教師既然要求學生堅持每天閱讀,那就要有良性的檢驗和評價方式。建議設計閱讀本,要求學生記錄閱讀書目、頁碼范圍、閱讀日期、主要內容,還可以摘抄詞語并解釋,摘抄句子并賞析或仿寫。這一類作業旨在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并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我校語文組設計了專門的閱讀作業本“書海拾貝”。
3.小組合作作業育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學生的大部分作業是個人獨立完成的,但是每學期要有幾次小組合作的作業,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如小報設計、課本劇表演等等。在這一類作業中,首先要明確小組的leader(領導),leader明確小組的分工,讓每一個組員有事可做,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一類型的作業旨在培養個別學生的領導力,以及大多數學生的合作精神。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等情節較強的課文,我讓學生編寫劇本并演一演。在教學一些寫景詩歌時,我會讓學生給詩歌配畫再現美景。
4.網絡作業利交流
隨著網絡的普遍應用,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平臺,如發朗讀課文的音頻、視頻,發親子閱讀的照片等等,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評價。網絡平臺是開放的,這樣便于同學之間交流。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師生都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掌握新興技術,而不要被時代甩在門外。
5.分層作業順發展
孔子說“因材施教”,教學上,很多學校采取了“跑班”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那么,在作業布置上,語文教師也要注意到分層。分層作業實際上就是套餐型作業。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布置作業時,就要根據每個層面學生需要設計分層作業,讓他們要跳一跳才能摘到屬于自己的“果子”,從而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教師可以把語文作業設計成A、B、C 套餐三大類。A套餐:基礎題。重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練習。(適用于學困生)B套餐:拓展題。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適用于中等生)C套餐:選做題。重在于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適用于優等生)
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宜的作業套餐,無疑能激發其完成作業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相機鼓勵學生向高一級的作業套餐挑戰,培養他們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后,我設計了A、B、C套餐。A套餐: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抄寫課后生字詞。B套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畫下來并做簡要的賞析。C套餐: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當小導游,為蘇州園林寫導游詞,并向全班同學介紹。
6.跨學科作業促思維
語文學科是一門包容性很強的學科,可以說和各門學科或多或少都能扯上點聯系。語文教師就要做一個有心人,能夠和各門學科的教師有效溝通,進行跨學科資源的整合。
在教一些科普文章時,可以請教物化生教師幫忙做一做相關實驗以驗證課文所寫的辦法。在教知識性很強的課文時,如《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可聯系信息技術教師讓學生上網查一查資料幫助學習課文,或聯系歷史教師幫忙講解一下這段歷史。在教《黃河頌》時,聯系音樂老師,讓學生欣賞并學習《黃河大合唱》這首歌。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