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媚媚 羅夏



【摘 要】 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首先從理論上分析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和會計穩健性之間的關系,并提出研究假設,繼而選取了2012—201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相關數據,借鑒Basu模型來研究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管理層以及股權集中度這三個方面的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董事會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呈顯著負相關關系;高管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呈負相關關系;股權集中度與會計穩健性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 公司治理結構; 會計穩健性; 持股比例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9)04-0116-06
一、引言
會計穩健性是盈余質量的一個重要屬性,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而且還是社會公眾、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等關注的焦點。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相互分離的情形貫穿于我國上市公司,這種情形引發公司代理問題,使得各個相關利益者追求的目標不一致。企業的董事會、管理層及股東在追求個人利益時,會不會操縱上市公司采取提前確認“好消息”、延遲確認“壞消息”來損害會計穩健性的手段。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形成的代理問題和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通過穩健的會計信息來減少。基于以上因素,本文有必要以我國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為切入點進行研究。
關于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穩健性的研究涉及了董事會、獨立董事及管理層等方面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國內外均有研究。根據前人的研究,會計穩健性受債務結構、政府干預、金字塔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政治聯系、終極控股股東性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由于公司治理結構涉及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和管理層等多方面的內容,已有研究并未達成一致意見,也沒有取得公認一致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有必要繼續對公司治理結構的董事會、管理層及股權集中度特征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進行研究,希望能進一步深入證實會計穩健性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重要地位。
二、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一)董事會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從公司相關利益者的角度來說,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發生違背契約的概率更高,他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可能高估利潤及收入,進而影響到公司的會計穩健性。管理者的職位晉升和薪酬與公司的經營成果息息相關,而公司主要通過財務報告的利潤表反映公司的經營成果,所以管理者為了自身利益可能通過虛增收入或高估利潤,延遲確認負債的方式來粉飾財務報告,進而違背了契約。大股東為了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可能延遲公布公司的不利消息或者不披露,提前確認公司的收入,夸大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得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不高。董事會通過對管理層和大股東實施監督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上述情形的發生進而防止會計穩健性受到侵害[1]。隨著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的增加,董事會控制權也在不斷提高,使得董事會相對其他股東及公司外部投資者更容易獲得公司信息,也更有優勢獲得更全面的信息[2]。當公司董事追求個人利益時,通過降低對公司監督權和控制權約束管理層的方式,使得管理層對確認好消息的敏感速度比確認壞消息的敏感速度快,進而影響到公司的會計穩健性[3]。基于上述因素,本文提出假設1。
H1: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對會計穩健性的要求越低。
(二)管理層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在我國,企業一般運用薪酬激勵與股權激勵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管理層。當公司治理結構中運用適當的管理層激勵機制,有助于緩解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不一致,使得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發生的概率減少。公司通過高管持股的方式緩解與管理層之間代理問題產生的信息不對稱和契約不完全等問題。采用這種方式有利于高管在經營決策過程中考慮公司的長遠利益,將公司高管的長遠利益與公司利益結合起來,防止或降低高管謀取短期利益的行為[4]。但是當股東對高管監督力度存在缺陷或者監督不夠全面時,隨著高管的持股比例逐漸變大,相對應的高管對公司的控制權也在不斷擴大,外部約束難以約束高管的行為,高管就可以通過虛報或者不報企業虧損謀取個人利益,使得股東與公司利益相關者受損,使得公司的會計穩健性受到損害[5]。企業的高管也可能通過提前確認公司的收入、延遲或者不確認公司損失的方式隱藏不端行為,防止自己被解聘,使得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下降。基于上述因素,本文提出假設2。
H2:我國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越大,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越小。
(三)股權集中度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公司的組織結構受股權結構的影響,不同公司組織結構采用的股權結構不相同,使得公司治理結構也發生差異,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與股權集中度緊密相關,控制權越大,意味著股東擁有的股權比例越高[6]。當公司的監管制度健全時,股東的持股比例擴大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企業價值,促進公司股東利益增加,股東通過行使監督權,獲得的利益大于其監督的成本,使得大股東更傾向于選擇加強公司監督的方式追求個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代理問題,增強了公司的會計穩健性[7]。此外,當股東股權比較小或者分散時,股東行使監督權需要較高的監督成本,使得監督成本高于獲得的收益,使得擁有較少股權的股東不傾向對公司行使監督權,管理層就可能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采用提前確認好消息、推遲或瞞報壞消息來操縱公司會計信息的方式影響公司利潤,降低公司的會計穩健性。基于上述因素,本文提出假設3。
H3:我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大,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就越大。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2012—2016年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作為初始樣本。結合研究的目的,采用以下標準進行數據篩選。首先,剔除屬于金融行業和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其次,剔除在樣本期間被ST、PT的上市公司樣本;再次,剔除在研究過程中數據不全的樣本公司;最后,為了避免異常值對數據的影響,對變量進行了1%和99%分位數的縮尾處理。通過以上方法的篩選,最終獲得10 836個研究樣本作為本文研究的基礎數據。根據2012版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樣本上市公司涉及17類行業,其中制造業上市公司占我國上市公司比例最大,教育行業的上市公司占我國行業上市公司比例最低。
(二)數據來源
本文樣本公司所用的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銳思數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上市公司的年報。利用Excel 2007和Stata 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初始數據處理和實證分析。
(三)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本文借鑒Basu[8]模型的思想,以上市公司會計盈余對好消息(股票年度回報率大于0)和壞消息(股票年度回報率小于0)的不對稱確認程度來衡量會計穩健性。
會計穩健性衡量模型如下:
EPSi,t / Pi,t-1=β0+β1DRi,t+β2RETi,t+β3DRi,t×RETi,t+εi,t
(1)
EPS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本期的稅后凈利潤與本期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之比,是衡量企業的經營成果指標之一。
Pi,t-1表示i公司t-1年末的股票收盤價。每股收益與上一年末的股票收盤價之比是衡量公司會計盈余的替代變量。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模型的準確性。
RETi,t表示i公司t年度考慮現金紅利再投資的股票回報率。在模型中,股票回報率是衡量公司好消息與壞消息的替代變量。當股票回報率大于零時,衡量公司的好消息;當股票回報率小于零時,衡量公司的壞消息。
DRi,t為啞變量,當公司當年的股票回報率大于0時,該啞變量取值為0;當公司當年的股票回報率小于0時,該啞變量取值為1。
β0為常數項;DRi,t×RETi,t表示啞變量與年度股票回報率的交互項;εi,t為隨機擾動項。β2表示會計盈余對好消息(股票年度回報率大于零)的反應速度,β2+β3表示會計盈余對壞消息(股票年度回報率小于零)的反應速度,因此,β3表示會計盈余對壞消息比對好消息更及時確認的程度。如果預期會計穩健性存在,那么β3應大于零。
2.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董事會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作為衡量公司治理結構特征的指標[9],這三個變量的具體定義見表1。
3.選取的控制變量
公司的規模、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增長率會影響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從而對公司的會計穩健性產生作用[10],因此本文的研究將公司的規模、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增長率作為控制變量加入到模型中,這些變量的具體定義見表1。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結果分析
文本用五年的數據進行混合統計得到樣本,并對連續變量進了兩端百分之一的Winsorize處理,這樣可以避免極端值產生的影響。各變量的平均數、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如表2所示。
由表2的變量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可以得知我國上市公司在樣本期間的會計盈余水平有差距,大多數上市公司處于盈利狀態。公司會計盈余的標準差為0.0405,說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盈余波動不大。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報率的平均數為0.2684,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還可以。描述性統計數據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波動率大于會計盈余,股票回報率差異比較顯著,因為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和公司的投資價值影響著股票回報率;每家公司董事會持股情況不一樣,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并不持有該公司股份;每家公司管理層持股有很大的差異,不是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都持有該公司股份;我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情況有差別,有些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四分之三以上;每家公司的資產規模存在區別;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總資產相比上一年有增加,但也有小部分上市公司總資產相對上一年在減少;每家公司的負債水平有差別,且每家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負債。如果公司資產負債率大于100%,說明該公司的資產不能夠償還公司的負債。
(二)相關性分析
本文通過Pearson相關系數對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檢驗相關變量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根據表3相關性分析的結果可知,大部分變量在1%水平顯著。在Basu模型中,DRi,t與RETi,t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6690,這是由該模型自身的缺陷所引起的。BOARD與MANAGE之間相關系數達到0.7719,但沒有達到0.8,因此不會產生多重共線問題。
(三)回歸結果分析
1.會計穩健性回歸結果分析
由表4可以得知,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會計盈余對好消息的反程度程度RETi,t的系數為-0.0021,t統計量的P值為0.020,說明在5%的水平顯著。會計盈余對壞消息的敏感程度為-0.0021與0.0328之和0.0307.DR×RET的交互項系數為0.0328,t檢驗值為7.72,且在1%的水平顯著,我國上市公司會計盈余對壞消息的敏感程度比對好消息的敏感程度快,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穩健性。
2.董事會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的回歸分析
由表5的回歸結果可以得到,在會計穩健性模型中加入控制變量,董事會持股比例、啞變量與年度股票回報率交互項的系數為-0.0319,t統計量的P值為0.008,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上市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上升使其會計穩健性降低了,H1得到驗證。
3.高管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的回歸分析
由表6的回歸結果可以得到,在會計穩健性模型中加入控制變量,管理層持股比例、啞變量與年度股票回報率交互項的系數為-0.0345,t統計量的P值為0.044,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上升使其會計穩健性降低了,H2得到驗證。
4.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的回歸分析
由表7的回歸結果可以得到,在會計穩健性模型中加入控制變量,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啞變量與年度股票回報率交互項的系數為0.0006,t統計量的P值為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股權越集中,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就越好,H3得到驗證。
(四)穩健性檢驗
本文通過穩健性檢驗驗證公司治理結構的董事會特征、管理層特征和股權集中度是否會影響其會計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8所示。結果表明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影響會計穩健性。
五、研究結論
我國上市公司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穩健性。本文通過運用Basu模型對選取樣本進行多元回歸,代表會計穩健性的回歸系數在1%水平顯著為正,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對壞消息的敏感程度比好消息的敏感程度更強,即我國上市公司要求會計信息質量具有穩健性。
從董事會方面來看,董事會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H1得到驗證,說明董事會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呈反向變動關系,即隨著董事會持股比例變大,公司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要求變低。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增加,相應的董事會控制權也在不斷擴大,使得董事會有更多權力制約管理層,使得管理層對好消息的敏感程度比確認壞消息的敏感程度更迅速,公司的會計穩健性也降低了。
從管理層方面來看,高管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在5%水平上負相關,H2得到驗證,說明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下降。隨著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高管對公司的經營權也在增加,高管為了謀取個人利益延遲公司的壞消息及提前確認好消息的機會增大,使得公司會計穩健性降低。
從股權集中度方面來看,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與會計穩健性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H3得到驗證,說明隨著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增加,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加強。股東持股比例越大,就會有更多機會干預公司的經營活動,同時加強對董事會及管理層的監督,提高了公司會計信息的穩健性。
六、研究建議和局限性
(一)研究建議
1.構建合理的董事會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重要特征之一是董事會,董事會機構有權代表公司行使法人財產權,參與公司重要戰略的決策,對管理層行使監督權。在我國,通過完善董事會結構有利于防止各個董事謀取個人利益,可以提高董事會的監督效率,使得公司的會計穩健性水平提升。公司可以通過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并結合公司經營狀況的方式構建適合本公司的董事會結構。公司還可以通過對違法違規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的方式來完善董事會結構,使得監督權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公司要規避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情形,這樣有利于雙方之間形成制衡關系,使得董事會與管理層更傾向于選擇穩健的會計政策,提高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穩健性。
2.制定科學的管理層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
管理層的獎金通常與公司的年度經營情況相關,這種激勵機制方式使得管理層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采用激進的會計政策追求公司短期行為帶來的好處。科學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能體現管理層的工作成果與公司經營業績兩者之間的關系,又能在一定范圍內抑制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從而為公司提供穩健的會計信息。企業可以通過短期與長期相互結合的方式激勵管理層,管理層平時除了獲得正常的工資報酬之外,在長期激勵機制上通過股權激勵和期權激勵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激勵,將管理層的利益與公司的長期發展聯系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管理層更加傾向提供穩健的會計信息。公司通過與管理層簽訂契約合同時施行約束機制,將管理層提供穩健會計信息作為契約合同的內容,這樣有助于保護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公司還可以采用監督懲罰方式進行約束,當公司管理層出現損害公司長遠發展或者侵害其他公司利益者利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糾正;當發現管理層在管理公司活動中出現違法與違規行為時,應當對其進行解聘或者懲罰。
3.構建合理的股權結構,加強對控股股東的監督
當控股股東股權集中度大時,控股股東可能會利用控股優勢干涉公司經營決策,或者私下獲取公司經營活動的信息,使得信息質量的穩健性受到影響。通過構建合理的股權結構和加強對控股股東的監督,有利于限制第一大股東的控制權,使得公司董事會與監事會的監督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司信息質量的穩健性。另外,可以采用累積投票制進行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為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決策和管理提供條件。累積投票制體現了每一股份與所選董事或監事人數同等的表決權,這種方式為中小股東選出代理自己利益的董事或監事提供了一種路徑,有助于防止大股東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不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的經營決策,提高了公司會計信息的穩健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本文僅選取了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來研究其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對其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沒有研究創業板、中小板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對其會計穩健性的影響,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選取的公司治理結構特征指標不夠全面,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包括董事會、管理層、股權集中度、監事會特征、獨立董事等,本文僅深入研究了董事會、管理層、股權集中度等公司治理結構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而沒有深入公司治理結構其他特征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這些局限性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茁,史春玲,范群鵬.董事會特征與會計穩健性——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之友,2013(7):76-80.
[2] ROSLINDA LIM.A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accounting conservatism?[J].Accounting & Finance,2011,51(4):1007-1030.
[3] GARCIA LARA J M,GARCIA OSMA B,PENALVA F,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9,14(1):161-201.
[4] 康健,趙雅男,安然.公司治理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5(3):116-119.
[5] 劉振彪,謝嫻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研究[J].會計之友,2015(18):34-39.
[6] PORTA L,et al.Law and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6):1113-1115.
[7] 董紅星.大股東控制與會計穩健性——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1):117-124.
[8] BASU.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1):3-37.
[9] 葉陳剛,裘麗,張立娟.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質量與企業財務績效[J].審計研究,2016(2):104-112.
[10] 陳旭東,黃登仕.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7(3):10-17.
[11] 趙德武,曾力,譚莉川.獨立董事監督力與盈余穩健性——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8(9):55-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