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東 楊媚 肖斐



【摘 要】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點的判定結果直接關系到學校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決策。文章將通過對風險因素的定義和量化分析,改變過去對風險點模糊的判斷,為學校管理層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提供合理的判定依據?;贑OSO框架的內部控制理論,找出科研經費管理流程的薄弱環節以及關鍵風險控制點,結合層次分析法(AHP)對高校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的科研經費風險因素進行比較分析,建立科研經費的風險評估模型,并提出完善科研項目經費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建議,為高校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內部控制提供一種理論依據和操作策略。
【關鍵詞】 科研管理; 內部控制; AHP法; 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 G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9)04-0135-07
近年來,高??蒲薪涃M管理薄弱、濫用亂用等問題頻頻曝光,成為了近期學術界和政治界關注的熱點,也集中反映了高校內部控制制度薄弱的現實狀況。我國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起步相對較晚,2001年財政部制定了第一部全國統一的內部控制規范。但是,國內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傾向于企業,高校的內部控制研究則是近年才開始引起學術界的關注。2016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試行)》,是指導高校建立和實施財務內部控制的綱領性文件,對我國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從現實意義上看,建立科研經費管理內部控制,有助于創新和完善高??蒲薪涃M管理,推動科研工作的發展;有助于提高科研項目的質量和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增強科研人員廉潔自律意識,防范科研腐敗行為的發生。
一、高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建設現狀
(一)經費管理機構和制度建設有待完善
近年來,國家頻繁出臺一系列管理辦法來規范不同來源的科研經費。但是,由于政策宣傳不到位或者學校監管力度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很多科研人員甚至部分財務人員并不了解這些新管理辦法,導致科研經費使用過程出現不少問題。此外,高??蒲许椖績炔抗芾碇贫鹊闹贫燥@滯后,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內部控制管理機制,未成立專職內部控制機構或設立專職內部控制人員。即使有些高校已成立了有關的內控機構,但對科研經費仍是面上的控制,未能形成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指導文件,缺乏對科研經費業務流程進行有效的風險防控。
(二)科研經費風險評估缺失
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風險評估[1]。高校科研經費風險評估包括風險的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F階段,高??蒲薪涃M管理機制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科研項目獲得立項資格后,科研管理職能部門可能會忽視對科研項目的過程監管,而部分項目負責人也會放松對項目的研究,甚至不會去跟蹤經費分配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2]。在科研項目驗收時,各級主管職能部門對科研項目的驗收方式通常是組織專家組對項目的研究計劃完成情況、項目實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與創新性、研究隊伍創新能力、優秀人才培養情況,以及項目組織管理等進行評價,而申請單位主管職能部門對科研項目的驗收也只是重視科研成果的評價,而缺乏對科研項目全過程的風險評價,缺少對科研經費使用的風險控制,更是沒有對科研所產生效益的后續跟蹤。即使科研項目沒有取得預期成果或者無成果,結項后也會不了了之,實際操作中幾乎所有項目都能驗收通過。因此,高校對科研經費產生風險的源頭缺少辨別和分析,未能對科研經費的申請、使用、結算及監管等各個環節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此外,高校科研經費的來源豐富、類型多樣,但不同科研經費的風險發生概率與可能性會因經費來源和類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果高校不能清晰準確地判斷各類科研經費所存在的風險,那么將很難對癥下藥,找出合適的應對措施來防控科研經費的各種風險。
(三)業務流程控制不到位
一是合同管理方面。主要表現在:合同簽訂方沒有進行事先的資格審查或審查不嚴;合同的約定條款措辭不清晰或約定不夠明確,使得合同法律約束力不強;缺乏對合同執行過程的事中跟蹤和執行效果跟蹤;部分合同簽訂和履行不嚴格,同一事項的合同條款相互矛盾;學校維權意識不強,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未追究責任。二是預算管理方面。預算的全過程管理不夠,缺少預算執行分析和考核管理。高校在科研經費的實際支出過程中未能進行實時跟蹤、過程監督和反饋預警。有些科研項目甚至出現舞弊現象,如違規開支、虛增支出、超標使用預算、突擊花錢、挪用經費等。三是科研經費收支管理方面。雖然國家對科研項目制定了實施及執行的相關管理規定,但是由于部分管理規定只是從面上給出指引,并沒有具體操作細則,導致各高校無法完全理解,使得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因為政策指引不夠明確以及監管執行力度不夠,使得部分行為不端的科研人員利用制度漏洞造假套取科研經費,開支不合理科研經費。四是政府采購管理控制方面。高校開展政府采購過程中,存在各種不合理的現象,如部分設備采購包組圍標或涉嫌串標;部分設備采購涉嫌指定特定品牌;個別采購項目招標文件設定排他性條件,限定投標人范圍;個別項目評標委員會審核環節流于形式;進口設備采購耗時過長,效率低;部分設備采購招標價顯著偏高;擅自變更合同付款方式;部分供應商逾期交貨卻未執行約定的懲罰條款;部分合同提前支付貨款履行違背約定條款;等等。五是資產管理方面。大多數高校對科研項目采購的大型儀器設備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規定,但是相關采購規定存在漏洞,審批制度形同虛設。對實驗耗材、低值易耗品管理缺失,未建立專門的實驗耗材、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和盤點制度。對于重復購置的大型儀器設備未能形成科研項目共享機制,導致很多儀器設備重復購置。資產采購前期的論證不夠充分,有些甚至是因為趕支出進度購置了貴重的儀器設備后,最后導致這些大型的儀器設備處于長期的閑置狀態。此外,由于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信息不互通,以及種種管理的溝通協調不足,導致賬實不符。
(四)內部信息與溝通存在不對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