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鎮奇 李蓓
摘 要:自1893年以來,內部審計在我國經歷了30多個年頭。但在具體的企業環境中,由于各種因素造成了內部審計獨立性的長久缺失。,嚴重阻礙了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發展。本文針對著我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內部審計 獨立性 問題 解決措施
一、內部審計獨立性含義
依照我國審計準則的“一般準則”規定,內部審計是企業或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活動,通過審查和監督等手段來保證企業或組織合法的,有效的促進自身目標實現。其獨立性指的是內部審計人員及其機構在進行內部審計活動時,不存在有影響內部審計客觀性的利益沖突影響因素,保證客觀性和獨立性。
二、關于內部審計機構存在的問題
1.關于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國現行有關內部審計的法律規范許多只有原則性的條款規定,比較籠統,可操作性不強,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缺乏一套完整、科學和具備相當權威的準則用于指導實務。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在國家法律層面上基本屬于空白。因此內部審計缺乏具體行業規范,獨立性缺乏具體的法律,企業審計機構人員面對內部審計問題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法,無章可循,從根本上將制約了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不高,企業領導不重視。
很多企業依靠著民間審計完成企業內部審計,對其自身的審計機構忽略,企業領導不予以重視,認為內部審計不如民間審計具有權威性,獨立性,準確性。而在內部審計機構中,工作大多由本單位負責人完成審計并報告工作。這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利益沖突,人物偏見等問題。內部審計機構受著各方利益牽制,難以開展獨立的經濟活動,對其獨立性造成了嚴重的制約。
3.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和綜合素質不強
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素質較高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我國內部審計人員達不到較高水準,人員配置嚴重不足。另外,我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許多的內部審計人員來自財會部門,知識結構相當單一,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了解不多,識別和判斷經營風險的能力較差,風險管理觀念淡薄。加之人們的片面理解,導致審計隊伍的極度不穩定,整體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術和綜合素質不強。
4.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側重點不平衡
在我國,內部審計的側重點是真實性和準確性,以及在生產過程中對法律的遵守,對資源的合理利用。缺乏對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上的建議,更缺少對其的監督職能,這也大大忽略了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針對關于獨立性的問題只能“應付”,無法從根本觸及敏感問題,根治頑疾。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對待獨立性問題的千篇一律的文字解決方案,無法付出實際的關于內部機構獨立性的改革。對于不同行業,不同工作沒有明確的劃分。審查內容的不充分,審查工作的不細致,審查范圍的不合理直接影響著審計人員對問題設計的審計方案,導致著審計方案的不合理,不科學,不全面。不能指出問題的根本所在,企業內部機構獨立性遭到嚴重削弱。
三、關于解決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問題的措施
1.取得政府和法律部門的支持
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靈魂,內部審計必須得到當地政府和法律部門的支持。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審計法》和《內部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制訂更加具體的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的業務規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強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2.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
企業應該加強關于內部審計的精神建設,減少對內部審計機構及其人員的輕視,降低對內部審計持偏見態度的人群,并將內部審計視為能夠有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完善內部審計體系,包括人力資源,工作流程,工作范圍,將設置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機構應由具有一定的權利的領導,使機構更具有權威性,并在發現問題時能夠直接將問題獨立地反映給管理層。通過問題反應,健全內部審計的制度,使之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風險評估,改善內部管理環境的薄弱部分,糾正錯誤舞弊現象,為有效的提供內部審計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3.平衡側重點,確保審計機構的工作內容和人員的獨立。
首先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側重的不能單單是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有獨立性。獨立性與準確性和真實性相輔相成,只有保證獨立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確保工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只有正確認識內部審計獨立性,才能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
其次,明確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及其范圍。不與其他機構工作混于一體,是正確實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這樣內部審計機構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應在總經理下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工作范圍應包括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風險評估,改善內部管理環境的薄弱部分,糾正錯誤舞弊現象等。并將實際情況直接反映給企業管理層,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內部審計方案和完善內部審計結構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完整的內部審計體系。
最后,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應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對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在實行嚴格準入制度,使之對審計事項的判斷和決定不屈從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外界的干擾,保持客觀性和公正性。并實行考核制度,保證工作上的質量。此外,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定期輪換,不得參與管理經營活動,在完成工作時不得出現與工作本人利益相沖突的情況
4. 提高人員素質 ,加強人員多樣化和后期技能培養。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內審人員只有具備多種專業技能才能順利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使內部審計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只是從事財務會計的,應覆蓋包括法律,統計,信息反應等多種多樣的人才結構。使內部審計人員取得的審計結果具有權威性。其次,通過后期開展內部審計的定向培訓,能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企業應當經常組織內部審計機構人員學習財經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以及內部審計制度,增強其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閆青.試論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10(12):244-245.
[2] 婁會娟. 淺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J]. 商場現代化,2017,(08):249-250.
[3] 吳成芳.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集體經濟2017, (12):27-28
[4] 潘虹.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 河北企業,2017,(0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