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麗
摘 要: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媒體往往是教師突出重難點、展示知識要點的工具,這種教學模式大大限制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味地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忽視了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無論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以學生為中心,單純強調一方,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都無法得到保證。具體到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使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單純改變教與學的方式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變革必須從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入手,將課堂教學實踐與教育信息化理論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職應用文;信息化;教學
一、教育信息化理論的內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核心內容是教育教學領域的信息化,即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教學手段科技化、教育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打造開放、共享、交互、協作的教育環境。我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應與教育“深度融合”,以達到促進各級各類教育變革與創新的目標。信息化的實現不能簡單理解為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這只是其中一個層面,關鍵在于通過信息化推動教育的結構性變革。由于學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課堂教學又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教育的結構性變革主要是指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它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系統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的地位和作用的改變上。①教師要由課堂的主宰者和知識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要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學內容要由只依賴一本教材轉變為以教材為主,以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如資源庫、專題網站、案例等)為輔加以配合;教學媒體要由僅僅輔助教師展示重難點轉變為即是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以及協作交流工具。
二、當前高職應用文寫作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方式單一,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較差。信息化教學方式單一,是目前不少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從目前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來看,傳統多媒體方式運用頻繁,一般采用課件教學、多媒體視頻教學等方式來實現,效果一般。同時,加上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一般都采取50-60人的大班授課,沒有按照學生專業不同和需求不同來進行分門別類地指導,從而造成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不佳,很難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
(二)信息平臺建設不足,網絡教學優勢尚未凸顯。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缺乏對信息平臺的重視,缺乏相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鼓勵。因為沒有針對性的加強相關信息平臺系統的開發利用,導致應用文寫作信息平臺建設不足,網絡教學的優勢尚未得到凸顯,不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應用文寫作素質。與此同時,基于信息平臺的微課、翻轉課堂設計不夠合理,沒有找到其中恰當的結合點,應用文寫作精品課程的打造和開發還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寫作教學效果的提升不明顯。
三、高職應用文寫作信息化教學實踐
(一)整合媒體資源,確保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的時代性。應用文的使用非常廣泛,它與人們的社會活動、日常生活、現實熱點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要想提升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必須要善于整合媒體資源,從中挖掘適用于應用文寫作的素材和內容,從而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材料基礎。要提升新聞媒體的敏感度,積極結合企業發展、新聞時事、社會熱點,結合不同的文種,從中找到適合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這樣可以體現寫作的即時性,又能最大化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奇葩證明”的案例和調查問卷主題的設計,都能體現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焦點的關注。
(二)注重寫作情境教學,重視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高職應用文寫作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要想提升寫作課程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注重應用文寫作教學“真實情境”的打造,特別是要重視應用文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為提升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提速。第一,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以創設情境話題的方式開展開教學,給出既定的內容和素材,讓學生分小組在這個故事場景中進行思考和討論,同時以小組角色設定的形式完成寫作任務,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感悟和理解教學情境,實現應用文寫作效果提升。第二,還要積極開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優秀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效果,總結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改進。積極開發系列應用文寫作小視頻,對重要的知識點和內容進行講解、梳理,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認識,這是提升應用文教學效果的必經之路。
(三)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利用媒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積極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利用媒體開展多樣化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活動,確保課程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第一,打通網站、微信、微博、各類學習APP渠道,來對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的來進行應用文寫作練習和素養提升,從而來更好地實現其自身應用文寫作優勢的發揮。第二,此外,在應用文寫作教學課堂上,還要善于利用新媒體優勢,實現視頻資源、文字資源、音頻資源的整合,讓學生體味到應用文寫作學習的樂趣,實現自身成長和進步。研究優秀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效果、評價考核,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改進。
四、結論
對于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來說,必須要善于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來實現,這是當代高職學生學習的需要,更是不斷實現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要善于發揮信息媒體優勢,整合媒體資源,確保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的時代性;注重情境教學,重視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利用媒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注重平臺建設,開發系列應用文網絡寫作教學課程。
參考文獻:
[1]劉勇.淺議新常態下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之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7(25):126.
[2]鄧楊柳.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