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瓊
摘 要:現代管理理論中提到,只有實行全員管理,整體的力量才能夠得到發揮,個性和積極性才能夠得到提高。這套管理理論同樣適用于班級管理之中,教師要想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須正確認識到學生在班級體中的地位、權利和義務,要適當的采取合適的方法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對班級進行自治活動,結合班主任的管理從而達到有效管理的最終目的。筆者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積極發揮學生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將在下文詳細闡述。
關鍵詞:學生作用;班級管理;有效性
學生是班集體的組成部分,是班級管理的對象,但同時也可以成為班級管理的執行人。倘若能夠將學生的積極作用發揮到位,教師能夠輕而易舉的實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錯誤地將自己當做管理的直接人和完全人,不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讓學生長期處于被迫管理之下,不僅拉低了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活動存在一定抵觸心里。所以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新形勢下,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學生的積極作用,在開展班級管理的事件中有效的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那么究竟如何發揮學生作用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活動呢?筆者認為,小學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適當放權,賦予學生管理班級的機會
這里談到“適當”二字,也就是說放權必須有所衡量。不能夠全部將全力下達給學生,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管理能力較弱,需要班主任的適時引導才能夠更好地管理班級。但也不能夠過度集權,什么都班主任自己干涉,這樣反而會導致學生過于被約束,其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更降低。
(一)選取班級干部,采取“任期制”
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的主體重要性,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教師可以適當的下放權力,給學生班級管理的機會,讓學生成為班級“管家”,通過投票、自薦等方式讓學生們來競爭班干部,給學生以管理班級的機會。當然,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班干部的職位將采取輪流制,每兩個月一換,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輪流制下發揮管理的權利,更好的管理班級。
(二)建立值周制度,采取“輪流制”
除了較為固定的班干部模式,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班級管理的不易,能夠有效的配合班級管理活動。教師可以采取值周制度,每天一個學生充當“值周小老師”,負責記錄當天班級學生的紀律活動、行為活動等,并且及時的向教師進行匯報。值周制度下每個學生都參與了班級管理活動,能夠體會到班級管理的不易,激發配合班級管理活動的信心。
二、班規共定,激發學生管理班級的意識
制定班級目標是實施班級管理的先提條件,而學生的自主精神則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所以教師在制定班級目標時,要盡可能的和學生一起制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對班級目標的制定、班規的制定認可,并且遵循,以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為遵循班規、到達目標共同努力。
(一)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確定大方向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為了讓學生能夠遵循班規約束自己,就必須確保學生對班規認可。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共同商議班規的制定,確保每個制度約束學生的同時也約束自己,以為制度化的班級管理做鋪墊。
(二)學生自己制定目標,落實小行動
在總目標的基礎上,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子目標。從學習風氣、組織紀律等方面對自己進行嚴格約束,筆者將班級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小組內部來制定字目標,并且根據學生的子目標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評比打分,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勝負欲和競爭下嚴格的要求自我、約束自我。
三、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
要向建設一個充滿陽光、豐富的班集體,就必須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班級活動不僅能夠塑造班風,更能夠培養學生,也是讓學生進行班級管理、提高學生自治能的一大途徑。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結合學生的意愿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抓住班級活動的每一分鐘,讓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其中。譬如早晨的早課表演會,多姿多彩的班會,甚至是可以走出課堂的班級活動等等。這些活動需要學生的自我參與更需要學生的自我管理,在從學生出發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參與性更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也更提高。
四、結束語
如果說將班集體比喻成一艘船,班級學生就是海上的水。他們共同順流則可以推動班集體管理的有效性,但倘若有人的積極性不到位,產生逆流現象,則會加重班級管理的難度。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律.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1).
[2]田中鋒.驚喜化班級管理,凝聚班級合力[J].中華少年.2018(30).
[3]馬曉婧.簡析基于學生為主體的高中班級管理策略[J].好家長.20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