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瑾 張萍萍 張晗

摘? 要:我國老年人口以不可控制的速度迅猛發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加渴望健康,希望能有一個高質量的老年生活,他們不僅關注各種醫療保健,控制疾病的發生和惡化,同時也很關注體育鍛煉,期望能通過各種健身手段和方法增強體質,延緩疾病,但是老年人通常患有各種慢性病,他們所從事的體育鍛煉是否符合他們自身的情況,是否用了科學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本文從我國老年人口特征出發,從體醫結合的背景下論述了我國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保障,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體醫結合? 老年人? 公共體育服務保障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192-02
1? 我國老年人口特征
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當前我國老齡化人口所面臨情況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國所經歷的社會過程使得各項社會公共服務還處于籌備和發展的階段,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快于社會保障體系發展速度,因此,在老齡化社會逐漸加劇同時,各種社會保障服務并未跟上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未富先老”“未備已老”等社會矛盾已經凸顯出來,預計在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會突破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在各種保障措施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必須盡快找到能夠延緩老年人衰老、促進老年人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2? 體醫結合背景的提出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健康是事業、家庭、名譽、財富等的基礎,要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相關部門要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相關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人民健康為中心;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報告中要求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要求建立一系列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中指出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開展,制定實施老年人等群體的體質健康干預計劃,從“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實行大健康理念。現代老年人關注健康、希望能通過一切盡可能的手段治愈自己所患疾病,但是身體機能逐漸衰退,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很難治愈,只能通過手段延緩和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這種方法對于老年人的健康并不是最有效的。在《通知》中,我們可以看出,與其想盡各種辦法治療老年疾病,還不如從大健康入手,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好策略,找出手段,提高老年人體質,延緩他們身體機能的衰老,不是等疾病發生的時候再進行治療,而是對老年人進行特定的健康干預,針對某些老年高發疾病進行干預,降低疾病的發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
體醫結合簡單來說是體育與醫療的結合,用體育健身的手段代替或補充醫療,全國政協委員錢利民提出了將運動員傷病康復訓練的理念,運用到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到了老年階段,都會有一些身體上的疾病,這些疾病迫使老年人不斷地用藥物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而藥物本身又會對身體其他器官或多或少的造成一些損傷,而且因為疾病已經發生,所運用的藥物只能控制或是延緩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并不能根除疾病。體醫結合可以從預防、治療、康復、健康關注老年人的身體,為老年人制定針對性和有效地運動處方和健身方案,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
通過對河北省3281名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老年人常見疾病調查中,31.7%的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壓,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疾病,居所有疾病之首;其次17.5%的老人患有高血脂癥,排在第二位;15.6%的人患有頸椎病,排在第三位;11.9%的老年人患有各種職業病,排在第四位;11.9%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排在第五位;10.0%的老年人患有消化性潰瘍疾病,排在第六位;9.3%的老年人患有冠心病,排在第七位;4.4%的老年人患有骨關節病,排在第八位(見表1)。老年人長期患有這些慢性疾病,不僅影響自身健康,還會誘發其他疾病,影響老年人的生存質量。
3? 我國老年人的體育觀念及體育生活方式
在對3218名老年人的調查中,有55.2%的老年人表示在過去1年里參加過體育活動,能夠堅持每周鍛煉3次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鍛煉總人數的77.8%,在參與鍛煉的老年人中,41.7%的老年人表示參加體育活動主要就是為了防病治病,在對所有老年人的調查中,72.6%的老年人表示參加體育鍛煉主要根據身邊朋友、鄰居介紹的項目進行,大部分老年人不能說出自己所從事的運動對自己的健康有哪些幫助,運動項目、運動量和強度、運動方式對自己的疾病是否有益,老年人的基本認知就是體育鍛煉對身體好,處于盲目的跟從鍛煉。
4? 建議
4.1 完善老年人國民體質監測內容,加入老年人醫學類監測指標
我國關于老年人體質健康的主要手段就是每4年1次的國民體質監測,主要監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有一些慢性疾病和老年疾病,但是體質監測的內容卻忽略了這一重要方面,只是在體育生活方式問卷中加入了對已有疾病類的問題,并沒有具體的檢測過老年人,提出的體質健康方案只是將老年人作為一個健康的群體實施,并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因此,在國民體質監測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衰老問題,將一些常見病指標加入到體質測試中,通過測試結果結合醫療手段提出有針對性指導方案。
4.2 培養復合型高端人才
目前,針對老年人專門培養的社會指導員并不多見,體育院校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單一的體育鍛煉手段提高人們體質,而醫學類院校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醫療手段預防和治療老年人的各種疾病。老年人體質特殊,單獨體育鍛煉或者單純地依靠藥物都不是最好的選擇,針對老年人的體質健康處方涉及到體育、保健、康復、醫療等多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人才時考慮到這個問題,培養專門性的醫體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從預防衰老和疾病出發,以體為主,體醫結合。
4.3 建立老年人健康咨詢中心,進行體醫結合類指導
老年人閑暇時間較多,可以在老年人的健身活動點設立老年人健康咨詢中心,體醫結合,從生理、心理、預防、保健、康復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定時開展講座,定時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進行檢測,根據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所患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食物營養處方,全方面綜合監測,為每一位咨詢的老年人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幫助老年人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并在進一步加劇,老年人的健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因此,必須找出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方案進行實時,體醫結合可以結合體育和醫療的長處,兩者互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0/c_1119425802.htm.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19〕40號[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utm_source=UfqiNews.
[3] 亢瑾.健康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健身指導需求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8):214-215.
[4] 亢瑾.60歲至69歲老年人BMI等級與身體素質的相關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2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