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烈 劉維韜 侯安琪
摘? 要:通過對相關調查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青少年普遍存在著體質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與視力水平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一問題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從青少年自身、家長、學校以及國家幾個層面來對這一重要問題進行分析,發現造成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與視力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足夠的體育運動。因此,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狀,家長應該充分認識戶外運動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為學生參加戶外運動提供足夠的支持與理解,國家和學校應該加強對戶外運動教育的重視,積極開展戶外運動教育,以彌補學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不足,并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戶外運動意識,進一步完善戶外運動教學模式,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全面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戶外運動教育發展水平。
關鍵詞:戶外運動教育? 青少年? 教育體系? 人才培養? 體育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253-02
1? 青少年戶外運動教育現狀分析
作為國家的棟梁,青少年肩負著國家發展的重任,其綜合素質水平對于國家的未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豐富的專業課程知識、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一定的創新精神等,同時還包括其良好的身體素質。如果青少年缺乏足夠的體育鍛煉,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網絡世界中,其身體素質水平不僅不會得到顯著提升,反而還很容易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這就說明,如今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之所以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主要在于學科課程的設置不夠合理。
當前我國傳統的學校課程體系普遍存在著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形式簡單枯燥等問題,傳統的體育課程也始終難以得到各大學校及學生的高度重視。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中,也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陳舊、教學形式陳舊落后的問題,大大降低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與熱情,難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然而,戶外運動則不同,它要求參與者在大自然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這對參與者的體力與智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新穎的參與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主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國家提倡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實現教師隊伍專業水平與道德素質的提高,同時還要保證教師隊伍結構的合理性。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學歷水平通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專業水平的高低。然而,根據對相關文獻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如今我國中學生體育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都是本科學歷,只有很少的體育教師是碩士學歷和專科學歷。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師隊伍的總體學歷水平還不太高,知識儲備還不夠豐富。職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教師的綜合能力。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師隊伍結構中,絕大多數體育教師擁有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只有一些即將退休的體育教師,由于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能力等原因,因而才擁有高級職稱。總之,如今我國中學體育教師隊伍中,對于年輕的體育教師,他們通常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對于年老的體育教師,他們的教學方法往往又比較傳統。
進入21世紀之后,盡管我國學校教育改革工作在不斷地進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著“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同時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注重課內教學、忽視課外實踐,注重學生的競技成績、忽視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需求的現象,并強調以技能學習為主,以教師為中心。這些都在很大程度限制了青少年學生個性的發展,最終導致人才培養的片面性。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陳舊,缺乏創新,強調一切聽從教師的指揮,服從命令,注重步調的一致性與行動的一體化,如此枯燥乏味的體育教學形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從而也難以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真正的價值。
2? 我國青少年戶外運動教育的發展策略
2.1 提高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意識
戶外運動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開展場地的具有開放性和愉悅性特征的教育模式。通過對國外先進的青少年戶外運動教育體系的研究可以發現,他們往往先選擇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課程,然后再組織學生到戶外環境中對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與鍛煉,使他們在戶外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體驗其中的樂趣與好處,以漸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對該項目的課程進行逐步的完善,最終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另外,學校在開展戶外運動教育時,可以加強與校外俱樂部以及游樂場等的聯系與合作,也就是通過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其他一些對場地器材有著較高要求的體育項目,以豐富青少年戶外運動教育內容。因此,作為戶外運動課程的編排者,應該充分認識戶外運動的教育理念與作用,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需求和興趣愛好來設計出合理的戶外運動課程體系,既要注重加強青少年戶外運動意識,又要注重對青少年運動精神的培養,如抗挫折能力、頑強的意志品質、團結合作的精神等。
2.2 加強家長對戶外運動重要性的認識
作為家長,也應該加強對戶外運動重要性的認識,并積極參與到戶外運動中,體驗戶外運動所帶來的好處,同時還應該積極鼓勵并支持青少年參加戶外運動,激發他們參加戶外運動的興趣。為了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并尊重青少年的興趣愛好與發展需求,將青少年參加各個學科培訓班的一部分時間用于參加戶外運動培訓班,一方面能夠避免給青少年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還能夠緩解青少年的身心壓力,有利于青少年興趣與個性的發展,從而保證青少年身心方面的健康發展。
2.3 規范戶外運動教學模式
作為學校,首先應該增加對戶外運動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戶外運動所需場地、設施與器材的資金投入力度,擴大戶外運動的場地面積,加大對校園的改建力度,以建造出專屬于學校自己的戶外運動場所,從而為學生參加戶外運動提供充足的場所。其次,學校可以與校外的大型游樂場所進行合作,在規定的課程時間內,在大型游樂場所開展戶外運動課程教學活動。需要強調的是,學校在大型游樂場所開展戶外運動教學之前,應該先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體能訓練,組織學生適當做一些拉伸運動,以免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并向學生詳細講解器材設備的使用方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注意事項,使學生在開始運動之前做好充分的身心準備。然后再分配相應的專業教師來對其進行戶外運動教學,并在這一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逐步完善戶外運動課程體系。
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定期開展體育教師的培訓與考核,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戶外運動教學能力,同時,學校也可以招聘戶外運動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戶外運動課程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鵬飛,陸晶晶.城市中學開展戶外運動課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3):71-73.
[2] 童建紅.我國青少年戶外運動服務供給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1):23-27.
[3] 汪佐麗.開展青少年素質拓展運動的價值分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20(3):101-103.
[4] 李傳兵,許昌.高校戶外運動課程安全教育與安全保障體系構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5):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