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立武
摘要:很多農村地區初中學校并不十分重視體育教學,而實際上體育學科所具備的教育意義與文化學科相比同樣重要,初中體育教師需要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并結合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而開展高效率的體育素質教育活動。當前社會對于學生的素質要求正在不斷地提高,農村相關教育部門務必要重視素質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中的實施情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使得學生通過參與體育活動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通過對于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普遍性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在體育課堂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農村初中 體育教學 素質教育
一、現階段農村初中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分析
(一)應試教育負面影響嚴重,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足
現階段仍然有很多處在農村地區初中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并不重視體育學科,甚至直接將體育課堂時間用作講授文化課知識,而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一時間很難消除,因此也成了農村體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大阻礙。很多農村學生家長認為學生只有考試成績優異才能夠獲得好的發展,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并不關注,而學生在接收到家長的這種錯誤教育觀念之后,對待體育學科的學習態度也會逐漸松懈,那么得不到學校、家長以及學生重視的體育課程自然不會有更好的發展。
(二)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利用率較低,導致體育教學項目的實施遇到阻礙
2018年義務均衡發展檢查后,大多數的農村初中學校體育器材充足,但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部分體育器材仍然處于閑置的狀態,這也使得體育教學項目的多樣化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而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利用率低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遠遠不足,另一方面是學校體育教師沒能夠認識到體育器材的應用價值,因此導致了學校的體育素質教育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的展開。
二、農村初中學校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轉變學校教師對待體育學科的傳統觀念,提高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
為了能夠真正落實體育素質教育工作,農村初中學校教師務必要改變自己對待體育學科的態度,將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放在同等位置,不能夠因為文化課教學時間不足而隨意占用體育課時間,只有學校教師真正意識到了體育學科對于學生身心素養發展所提到的積極作用,那么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發展才會更進一步。學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體育教學經驗以及教學理念,使得體育教師對于如何在體育課堂中開展素質教育工作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且體育教師還需要積極學習與體育素質教育有關的知識,強化自身體育教學專業素養,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夠在開展體育素質教育活動時更加得心應手。
(二)充分發掘學生個人體育特長愛好,為學生設計科學的體育訓練方案
體育教師在日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應該留心于班級學生的體育特長愛好,這樣在實施基礎訓練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的運動優勢進行進一步激發,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有發揮個人體育特長的機會。而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不應該只考慮到對于學生的特長培養,反而忽視了最基本的體育訓練活動,體育教師需要將鍛煉學生體能、提高學生體育素養作為體育課堂首要教學內容,只有學生獲得了身體素質的有效提升,那么才能夠將自己的體育特長進行更好的施展。為了系統化的強化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仰臥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體向上等多種訓練活動,這些運動都可以使得學生擁有更好的肌肉力量,從而為學生開展體育運動項目訓練而提供良好的保障。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著很強的體育運動潛能,體育教師可以在日常體育課堂中細致觀察每一位學生的運動表現,并依據學生實際特長展開培養工作,這樣能夠為我國未來運動事業發展提供優秀人才。
(三)借助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優良的體育精神
不同的體育項目活動都具有屬于它們的體育精神,而體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興趣以及學校設備情況,帶領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并借助活動的展開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使得體育素質教育工作得到落實。例如,近年我縣推廣的少數民族運動項目以及大課間活動等,都能夠作為豐富學生校園體育文化的有力保障,學生在特色運動活動過程之中可以充分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繼承傳統運動技能,使得學生的體育精神得到提升。其次,團體體育運動項目對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也可以起到積極作用,體育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足球運動的過程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合作能力,讓學生能夠明確如何借助團隊配合而獲得勝利,這樣班級學生凝聚力可以得到增強,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足球運動而提高自身的反應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都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此外,體育教師還可以積極開展體育運動競賽活動,激活學生的競爭精神,同時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理狀態去面對比賽中的勝利與失敗,只有這樣學生的心理素質才會得到增強,在今后面對困難或挑戰時也可以勇敢面對。
三、結語
農村初中學校為了落實體育素質教育工作,因此需要積極實施體育教學改革方案,強化體育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并為學生爭取更充分的教育資源,這學生才能夠通過參與體育課堂活動而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