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小學低年級進行寫話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該意識到低年級寫話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能夠將自己心中所想、口中所述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讓學生寫好片段,才能夠加深學生對寫話的熟悉感,讓他們能夠保持一種放松的狀態,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和能力,為以后的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低年級寫話 重要性認識
寫作能力其實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但是很多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卻沒有意識到寫話教學的重要性,他們過于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拼音、詞語、生字、組詞、造句等。這些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也是打基礎的關鍵。但是教師也不能忽視寫話教學,要意識到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低年級寫話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積累文化底蘊
有效的寫話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困擾,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組織詞匯、句段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拓展課外閱讀量,豐富自身的詞匯語言,為高年級的寫作學習掃除障礙,逐步提高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以此積累文化底蘊。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寫話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鍛煉學生觀察、想象、聯想以及表達的能力。寫話教學其實就是寫作教學的初步練習,學生從“看”到“說”,最后再到“寫”,由此循序漸進,層層深入,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綜合發展。
(三)有利于展開德育教育
寫話教學是展開德育教育的關鍵,新課改也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展開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寫話,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感。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學生展開生活常識、法律常識、安全常識以及日常行為的規范教育。通過各種方式來讓學生明辨是非,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形成初步判斷是非的能力。
二、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
(一)積累素材,夯實寫話基礎
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時,總是無從下筆,語言干巴巴的,就像記流水賬一樣。一、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大都以圖畫為主,所選的課文不但語言精練規范,淺顯易懂,并且還富有時代氣息,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課本教材,讓學生積累素材,掌握寫話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地寫話習慣,夯實寫話基礎,不斷提高寫話能力。
(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小學低年級寫話十分注重學生對句式的掌握,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句子的練習,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1.練習寫句子。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精心選出課文中的好句子,讓學生反復讀,然后進行仿寫。比如“小松鼠跑到樹上摘松果了!”,當學生讀完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是誰?在哪里?干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十分明了這個句子的主干,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準確性。如果學生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就要配合具體的動作演示,強化學生的直觀性。2.結合課文重要句式進行說話練習。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規范的句式,句子類型也豐富多樣。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將每一種句式都掌握透徹,并且要學會積極地運用。例如在《稱象》中,就有一個重要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十分重要。所以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花園里、動物園里,有什么顏色的花,有哪些動物,課間同學們組織了什么樣的活動等。然后讓學生口頭表述造句,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重點句式的運用,扎實學生的寫話基礎。
(三)說講結合,做到言之有序
說話是寫話的前提,教師要想讓學生寫好話,就必須讓學生說好話。1.有序說話。在教學完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鍛煉說話的機會,讓學生將這篇課文復述出來,盡量地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中的精彩語句、詞語,在說話的時候要留心聽,及時地調整學生說話的次序,盡量讓他們言之有序,避免病句的出現。2.容情說話。很多學生在說話的時候總是干巴巴的,沒有情感的加入。所以教師應該示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說話,為了讓學生擁有飽滿的情緒,教師可以借助課本劇教學,將課文中人物的情感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的內容做到真正的感知。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充滿激情、富有情感,使得說話的內容更有價值和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意識到低年級寫話的重要性,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也能夠潛意識地重視寫話學習。同時,教師要采用各種教學策略來提高寫話教學的質量,要注重學生素材的積累,句子的鍛煉以及說話的藝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寫話的能力,才能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