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伏苓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增長,各領域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當中。高職院校作為當代全方位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更應該順應社會環境,完善自身的課程設置,從而全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是為了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幫助其更好地面對社會的各項挑戰。
關鍵詞:體育 教學 需求 結合
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伴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對于高職人才的職業發展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強化自身的課程設置,發揮橋頭堡的戰斗作用,通過完善和提升自身體育教學的效率,充分展示新形勢下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改革成果,著眼于職業需求,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使應屆畢業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本文將站在職業需求的角度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重點分析,并談談怎樣優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力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全方位人才。
一、職業需求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結合意義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與現代職業需求的結合是一種涵蓋了職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教學理念。其目的是為了將學生未來發展的職業需求與專業特征相結合,從而進行更多綜合技能的培養。和傳統高職體育教學理念不同,這是一種以學生體能素質的提升以及圍繞學生主觀能動性來開展的教學。尤其是面對當前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職業要求,我們更應該重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創新開展,實現學生素質和技能的雙重培訓,以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宗旨,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 。
二、高職院校體育結合職業需求開展教學的存在問題
1.教學思想落后
在結合職業需求的體育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高職院校仍然處于輕素質、重技能訓練的教育階段,無法迎合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當前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學生體育成績的重視程度遠超過對學生體能素質培養的重視,與新課標下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落后的教學思想也無法充分實現職業需求和高職體育教學的有機結合。
2.體育考核方式過于單一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體育考核都還停留在打分制。枯燥、單一的考核方式不僅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反而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無法滿足職業需求基礎下的高職體育素能的培養標準,會讓學生對體育的鍛煉有抗拒以及抵觸。
3.體育教學和職業需求無法契合
基于當前的教育理念之下,很多高職院校對自身的體育教學和課程設置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但是還沒有將社會的職業需求和相關特征融入進去,無法實現高職體育教學和職業需求的完美契合 。高職院校為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和選修課程雖然強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沒有結合學生今后的實踐工作需求,學生所掌握的體育知識無法為其今后的職業需求提供導向性的促進作用。
三、結合職業需求進行高職體育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
1.強化學生職業體能的培養
高職院校重點培養的是專業化人才,以滿足社會各領域的職業需求。因此,學校方面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制定鍛煉學生職業體能的專業教學計劃。例如,對于營銷和旅游文化專業的學生,學校方面可以增設攀巖和遠足等戶外活動,強化學生的體能訓練。通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讓不同專業學生的職業體能都能夠得到實際提升,融合體育教育和職業技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2.重視實踐教學活動
高職院校開設了很多專業,這些專業對于非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能訓練的要求不是很高。這樣的教學現狀對于職業需求和體育教學的融合非常不利。因此,學校方面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爭取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通過組織多樣化的體育實習活動,充分激發各專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高職院校對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視能夠讓學生通過自我審視,了解到自身在面對今后的職業需求時體能方面的不足,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此外,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融入更多職業需求的要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帶領學生參與崗位實訓,和學生一起了解各個專業和社會職業的需求和特點,從而制定更加具有職業專業性的體育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科素養的綜合提升。
3.強化教師團隊的建設
在以往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技能和體育的訓練過于重視,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專業的差異性、今后的就業需求及其自身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結合職業需求、創新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性格、興趣、年齡以及其所學專業,通過大數據分析,設置多元化、難易程度不一、能夠滿足不同專業學生職業需求的體育課程。這就需要學校方面強化對教師隊伍的團隊建設,通過建立嚴格的培訓和應聘機制,有效的提升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質量。在后期的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培養老師的創新以及探索的精神,以便于更好地開展和結合職業需求的高職體育教學 。
參考文獻
[1]束永平.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結合未來職業需求的問題與路徑[J].黑龍江科學,2017,8(23):108—109.
[2]彭芳瑩,鄧昌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與未來職業需求相結合[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425.
[3]曾旭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與未來職業需求相結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342—343.
[4]曾旭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與未來職業需求相結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342—343.
[5]束永平.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結合未來職業需求的問題與路徑[J].黑龍江科學,2017(2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