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霖
湖南省工業貿易學校 湖南省長沙市 410000
就當前來看,在中職院校的學生中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罷學等情況,為了幫助中職院校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應讓學生認清社會形勢、轉變學習態度。因此,需要研究影響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主要因素,然后讓學生變得主動學、熱愛學。研究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兩個因素:首先,會選擇進入中職學校繼續學習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由于中考考試落榜,因此不得不到職業學校來繼續學習,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不濃厚,加上基礎知識條件偏弱,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厭學情緒持續高漲,且多數學生無組織無紀律性。其次,在我國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上仍舊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這種上課方式讓理論知識難以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導致學生在學習課程是無法與真實體驗聯系并參與操作,從而形成了學生依靠教學筆記完成應試考試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學到真正的實用性知識[1]。
中職學校的師資力量來源于我國各大普通師范高校、理工學校、綜合院校等,這部分教師通常是在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中職院校開始教學工作,不論是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實踐能力方面,這部分教師都沒有系統全面的了解,且這部分教師中大多體現出教學水平不足,教學能力偏低,動手能力低下,教育理論知識欠缺,課堂教學模式簡單,課堂氣氛壓抑,教學活動并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此外,這部分教師對社會生產企業的具體情況并不了解,無法讓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生產情況進行有效交接[2]。
中職學校的師資隊伍及不穩定,當前“能工巧匠進校園”的政策讓中職學校招聘到一批對職業教育有熱忱的工程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進行教學工作,這部分技術人員不但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對專業技能要全面了解。但是,這部分教師并沒有過硬的理論知識水平,或是由于缺乏相關學歷學位要求、教師資格證等門檻性證件,導致學校對該部分人才難以正式招聘,致使優秀人才難以引進[3]。
導致中職學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達標的原因有很多,追其根本是由于對中職學校教師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培訓的工作制度不健全。對我國中職學校來看,沒有一套建立健全的實踐能力培訓模式,而一套合理的培訓模式,才能保障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培訓的質量。從當前試驗的部分中職學校結果表明開展自主培訓、校企合作培訓、崗位實踐培訓、“互聯網+”培訓、基地培訓、校本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能夠讓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具有針對性與有效性。也為了讓生產企業中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技能過硬的技術人員能夠到中職院校進行知識講授,應對未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安排資格認證,確保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健全[4]。
第一、自主培訓。自主培訓是專業教師根據自身的工作時間和專業需求來展開自我培訓工作。自主培訓可分為三類,首先,自主聯系實踐單位,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目前中職學校專業教師的工作壓力逐漸加大,很多教師都沒有多余時間去培訓自身專業實踐能力,所以學校可為專業教師統一組織實踐培訓工作,并為教師安排多渠道的實踐能力培訓單位;其次,自主科研開發這來培訓方式在中職專業教師中就有一定的層次培訓要求,比如機械制造類專業教師可自主科研開發技術小創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科研,能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最后,執業資格證書培訓考核,中職學校要給專業教師提供多平臺的政策支持,幫助學校教師考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并積極鼓勵教師考取與自身專業知識相關的其他方面的專業技能證書,讓教師在學習工作中實現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結合,讓自助培訓和實踐過程的成績不斷提高[5]。
第二、校企合作培訓。校企合作培訓可以有以下幾種培訓方式,包括技術指導培訓、全程合作培訓、管理合作培訓、前期合作和開發培訓等,校企合作培訓主要是學校需與企業建立起某種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合作工作,讓學校為企業產品研發派遣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參與研發工作,幫助企業提供理論支持。此外,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還能幫助教師隊伍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如此一來,既幫助企業產品研發工作的順利進行,又能幫助中職教師提升專業實踐能力[6]。
第三、崗位實踐培訓。崗位實踐培訓可以有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首先,帶隊實習指導實踐,這種實踐培訓方式是讓學生在實習期間安排專業教師或指導教師同學生一起到工作崗位實習。如此,不但能幫助實習期間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指導,還能讓專業教師得到技能培訓。也就是說安排學生和專業教師一起到一線工作崗位實習,能夠讓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指導的同時,實現自己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兼職工作實踐,當前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飛快,利用兼職工作時間的方式讓專業教師對當前社會生產服務工作的發展變化有一定了解,從而更新自身理論知識體系,不斷提高使用技能。所以,中職學校要其實轉變管理觀念,為專業教師提供更多的業余時間到社會中兼職工作,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最后,工學交替實踐,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中職教師一兩年為期限,兩年內需要用多于兩個月的時間到企業生產崗位進行工作實踐,從而幫助專業教師提高實踐學習能力,做到工學結合,教師在進行企業崗位工作實踐時,必須融入一線工作,讓教師由“學術型”逐漸轉向為“雙師型”[7]。
第四、“互聯網+”培訓。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讓社會中很多崗位對科技的使用也逐漸普及。教師需要充分認識社會科技的變革,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自身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互聯網+”培訓是一類新興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利用“互聯網+”的模式,讓培訓方式和培訓手段得以創新,根據學校的發展情況,可利用“互聯網+”進行遠程培訓,并實現線上線下共同培訓的模式,從而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第五、基地培訓。基地培訓是通過國家為中職教師建立特定的培訓基地,幫助中職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為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助力。因此,教育部門應將在中職學校設置基地為重點,讓發展較好的中職學校與大型企業相結合,在中職院校內建立師資培訓基地,幫助中職院校完善職業化教學模式,更為了讓中職院校體現出重視實踐能力培訓的特征。
第六、校本培訓。通過校本培訓能讓我國中職學校的教師大規模進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訓,這也是幫助中職學校教師培訓專業實踐能力的基本途徑,中職學校自身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再根據專業教師的這種情況,在校內開展符合自身需求的培訓工作。首先,按時舉辦“雙師型”教師開展的專業實踐能力培訓教學工作觀摩活動,并定時舉辦專業教師技能大賽的,從而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教研能力;其次,按時聘請社會上企業或單位的技術專家來學校為教師進行培訓工作指導,規范技術流程和實踐技能,讓中職學校教師對社會生產狀況的基本運行工作有所了解;最后,還可開班培訓,中職學校在假期時為校內專業教師聘請技術專家來幫助教師提高專項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
為了強化完善中職學校教師準入制度,幫助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發展壯大。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中職學校的教師準入要求應滿足中職學校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本操作要求,幫助中職學校教師提高專業發展水平,建立健全中職學校教師準入、培訓和考核等工作的原則依據。
在完善中職教師隊伍時,強化引進優秀人才,學校應從對口職業技術師范類院校或高校招聘優秀人才,幫助中職教師隊伍發展壯大。只有完善中職院校師資隊伍,才能確保中職院校教學工作開展能夠順利、高質進行。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訓,能夠幫助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力量的壯大,提高教學水平,強化辦學質量。因此,要重視中職學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訓工作,幫助中職學校培養一批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從而讓中職院校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的綜合性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