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會英
制造業是我國傳統產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也是第二產業的主要存在形式。與此同時,制造業也有自身較為脆弱的一面,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受資金影響的程度較大,無論是生產經營、技術升級、市場拓展,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作為后盾,一旦資金這一環節未能得到保障,制造業的內外部正常運轉都將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影響,這樣一來成本控制對制造業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也因為制造業企業所涉及的成本結構往往比較復雜,使得在開展成本控制工作的過程中會面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以及更多的弱項,也要求制造業企業要不斷加強對成本的精細化控制。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當前很多制造業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還是存在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影響了成本控制的效果,對企業正產經營帶來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影響。
所謂成本控制,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就是在生產境遇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成本控制對于制造業企業有著重要意義,首先,企業利潤是收入與成本費用的余額,增加企業利潤的方式一是提高商品銷售價格,二是降低產品成本。所以加強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費用,是確保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其次,在當前我國制造業產能相對過剩的情況下,制造業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工藝、升級技術,才能夠使產品獲得更好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是當前隨著國家在經濟領域實行的結構性供給側的改革不斷推進,更給制造業企業創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制造業企業要能夠順利實現技術創新、產能升級,就必然需要通過良好的成本控制來提供良好的資金保障。第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的銷售價格是打敗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而產品銷售價格的高低最終取決于成本的大小,如果成本過高而產品定價過低必然導致利潤減少,長此以往必然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制造業企業若能在產品形成的最初階段加強成本控制,減少支出,降低價格,就能使自身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由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出涉及到很多環節,包括采購環節、生產環節、營銷環節、內部管理環節等,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情況對于企業整體成本控制水平都具有重要影響,也因此,制造業企業要能夠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必然需要具備全面的成本控制意識,并且在各個環節都能夠有效加強成本控制。但是從很多制造業企業實際情況來看,在成本控制方面還是存在加強的片面性,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企業中很多部門都認為,成本控制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責任,或者是企業經營層的責任,而在具體的生產經營環節中,也通常認為成本控制只需要在采購、生產等環節注意加強就可以,而忽略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方方面面的因素可能給成本控制結果帶來的影響。
其實在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產品成本其主要影響的是設計階段,設計階段所形成的產品工藝、產品形態、原材料選型等,決定了產品中70%到80%的成本,因而,做好對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也應當要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的首要環節,這一環節的成本控制成為首當其沖。但是很多制造業企業都忽略了在設計階段應當采取的成本控制,往往都是將對產品的成本控制集中在生產環節和原材料采購環節,而這樣做的結果是一方面沒有達到成本控制的最優結果,另一方面,也很容易造成產品生產過程中原材料以次充好或者是生產不規范等,進而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對企業造成巨大的聲譽隱患。
制造業企業控制成本的目的應當是要通過開展良好的成本控制活動,來達到企業綜合效益的最優化,也因此,企業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也應當要追求效率。但是很多制造業企業在這方面做的顯然不夠。比如有的企業,為了能夠降低成本,不從自身生產經營環節尋找有效對策,反而將成本轉移到經銷商層面,使得經銷商的積極性有所下降,影響到市場拓展效率。此外,很多企業在成本計算方式上還是相對較為傳統,沒有根據業內最新的發展趨勢,合理引用更為先進科學的成本計算方法,使得成本控制的效果受到了影響。
制造業企業應當要改變過去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片面現象,進一步提高成本全面控制意識,將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措施覆蓋到企業各個環節。首先是要在企業內部樹立起成本控制全過程意識,對于生產部門,要強調以工藝提升促成本控制的理念,通過大力完善生產制造工藝,提高設備生產的精準度和生產效率等方式,來提高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對于經營部門,要強調“降本增效”的理念,在市場拓展過程中,要將往來業務經費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確保推廣營銷工作能夠取得既定效果;對于內部管理部門,要提倡“勤儉節約”的理念,通過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綠色辦公等,來降低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消耗。其次是要重視成本控制的全員責任目標,要將成本控制的目標按照不同屬性逐一進行分解,落實到每個具體責任人身上,并通過建立起相關考核制度,確保員工能夠自覺遵守成本控制相關原則或者規定。

制造業企業應當要重視產品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首先是在進行產品設計環節,應當要充分滲透成本控制原則,進一步強化以“成本、品質、可行性”為重點的設計理念,要在設計的每個細節、每個部位都要做好相關成本論證和成本分析,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邀請財務部門或者其外部專家參與到設計階段,共同促進設計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其次是制造業企業要積極關注業內最新的產品設計方案,尤其是一些既能夠確保產品使用價值不便的同時,又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設計方案,通過合理引進加適當改造,將其運用于企業的生產制造中,促進生產成本有所降低。
制造業企業首先是要進一步明確自身作為成本控制主體的定位,改變通過隨意轉移成本的方式來進行成本控制,應當要多善于從內部控制角度尋找壓降成本的有效措施。其次是在成本計算方法上,根據制造業企業特點,可以嘗試引入變動成本法進行成本計算,變動成本法相對于完全成本法,對成本的定義更加細化,企業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各個部門在成本控制過程中所擔負的責任,使得企業能夠很好地將相關責任更加具體地落實到不同部門。同時,在變動成本法模式之下,企業的成本增減和產量變化、成本控制手段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清晰,促進企業更加有針對性做好成本控制。
綜上所述,成本控制在制造業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制造業企業的穩健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目前很多制造業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還是存在一些諸如科學性不足、有效性不高的問題,本文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提出了若干對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