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麗 王爽
摘要:在“中國智造”的大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供應鏈金融更是以其獨到的模式得到了市場主體的追捧,發展十分迅速。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以大數據共享理論為基礎的現代互聯網金融技術,依靠其去中介化、鏈式結構、共享賬簿和智能合約四大優勢,被認為是最具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2017年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中重點提到,相關企業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基于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推進各類供應鏈平臺有機對接,加強對信用評級、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
關鍵詞: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
項目基金:哈爾濱金融學院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經費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7-KYYWF-0085;哈爾濱金融學院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E052018003
一、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升級及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作為實體經濟的強有力支撐,金融正發揮著巨大作用,在產融結合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成為助力中小企業的最重要的創新產品。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在于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條方便、快捷的融資渠道的同時,也為核心企業及商業銀行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為更好的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國家自2017年以來,陸續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政策,以鼓勵核心企業、商業銀行發揮自身優勢,搭建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在政策推動下,供應鏈金融參與者已不局限于傳統的商業銀行,一些龍頭企業、B2B平臺、供應鏈公司、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都紛紛加入,這使得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8.18萬億元。供應鏈金融作為社會經濟的脈絡,圍繞核心企業覆蓋其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能夠打通貿易與融資環節,在信任與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礎上,獲得商業銀行、保理公司等資金端的支持,前景值得期待。
二、供應鏈金融發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供應鏈金融的自身結構存在安全隱患
2011年至2017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市場規模都呈現出絕對遞增的趨勢,其中2013年我國中小企業市場規模的增幅高達48.90%,最低的增幅也不低于27.18%,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視。根據中國企業經營項目行業市場的深度分析,我國的中小企業眾多,相對于大企業而言,我國的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弱、經營范圍相對狹窄等問題制約了它們向商業銀行貸款的信用水平,這樣一來的后果直接導致了這些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的缺乏,進而致使資金鏈條的斷裂,這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致命的傷害。
由于供應鏈金融的出現,這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的較多的融資機會,參與群體數量的增加加大了供應鏈金融自身的風險。
(二)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
我國在利用供應鏈金融進行融資的過程中,由于中小企業缺乏資金的自身特征,因此絕大多數是以這些企業為主。而我國現階段的供應鏈金融出現的問題是并沒有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征信體系將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的資信與其他企業的資信連接到一起,更沒有與銀行之間的對接,這樣一來就出現企業—企業之間以及銀行—企業之間就缺乏了可靠的信用保證。這樣帶來的直接風險就是可能由于某些企業的經營不善導致該企業的破產倒閉,觸發了供應鏈金融本身存在的缺陷的同時,進而牽連到該鏈條中其他企業,導致融資企業信用風險發生。這樣的后果不但給相關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導致了商業銀行對其他企業授信風險的增加。
(三)供應鏈金融方面人才的匱乏
供應鏈金融所需要操作人員掌握的知識體系框架龐大,面對實際業務中需要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分門別類”,因此情況較為復雜,這并不是簡單地利用簡單的理論知識就可以解決客戶的所有問題,這提高了從業者在相關知識的認知層面上的要求。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在領域中的大多數人才都是來自于企業,通過實戰演習的同時彌補自己理論層面的匱乏,因此人才的匱乏成為優化我國供應鏈金融的核心。
三、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中的優勢
(一)確保交易數據的真實性。傳統授信過程中,商業銀行對于交易數據的真實性往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驗證,而且對于那些除了一級供貨商或經銷商之外的其他經營主體,基本不愿意授信。區塊鏈技術,具有一致性、不易更改的特點,且區塊鏈上的數據都帶有時間戳、不重復記錄等特性,即使能篡改某個節點的交易數據,也會留下痕跡,易于被發現,所以就解決了銀行對信息被篡改的顧慮。因此,區塊鏈技術能夠將減小授信的法律風險,擴大供應鏈金融的授信范圍,為核心企業的二級以上的供應商提供信任基礎。應用區塊鏈技術后,商業銀行將大大的節省人力和財力成本,提高監管的效率。
(二)提升銀行貸款管理的效率。銀行在管理存貨融資和預付款融資時,必須配備一定人數的人員來核實抵押品是否減損、是否增值等工作,這就增加銀行操做成本,進而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區塊鏈的開放性和可視化特性使得銀行在管理供應鏈上所有的交易押品時,不但能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三)提高企業的科技整合能力。區塊鏈是最新興起的高新技術,采用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最前沿的計算機算法,具有強大的整合能力。區塊鏈上龐大的數據庫和數以億萬計的數據記載了整個供應鏈系統上需要記錄的信息,這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促進了商流與物流的開放性與透明性。
作者簡介:
張淑麗(1983-),性別:女,哈爾濱金融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
王 爽(1982-),性別:女,哈爾濱金融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