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中學是學生形成行為道德規范、邏輯思維認知的重要時期。學校和教師必須根據時代特點,分析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以提出合理化的對策,切實發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效。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社會、教育參與者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
從社會層面來說,由于種種原因,衡量成功的標準呈現單一化與功利化傾向。從家長層面來說,對孩子的期望與要求往往側重于成績的好壞,對其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關注較少。從學校層面來說,思想政治由于在升學考試中所占分值不高,成為所謂的“副科”。
2.中學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相較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會、培訓班的機會較少,不利于其理論水平與教學水平的提高。
3.教學模式與評價方法簡單機械
一方面,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拘泥于課本知識的傳授,對于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缺乏關切與回應,難以在情感上引發學生的共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學的評價方法仍是“唯分數論”,單一機械。
二、加強與改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
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多方重視,齊抓共管,才能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發揮作用。首先,學校應發揮主體性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而不是僅僅停留于思想政治課堂。其次,家庭不能缺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家長應該主動關注子女的情緒變化與思想動態,并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最后,要在全社會范圍形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使中學生在正能量的熏陶中自覺提升思想覺悟與水平。
2.轉變教學模式與方法
一是轉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改傳授為引領。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與關切點,有的放矢,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二是拓展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教師應通過課外作業、實踐活動等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延伸到社會與自然中去,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獲取真知。三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破除以考試為中心的單一評價體系,將平時表現等動態元素納入評價標準,全方位考查學生的思想素質。
3.加強中學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是一門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為完備的知識結構和與時俱進的知識儲備。思想政治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我學習,通過理論學習武裝頭腦,通過對各個學科、書籍的涉獵豐富課堂素材,通過實踐和不斷思考加深認識,做到知行合一。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學術研討機構也可多組織一些培訓班、研討會,通過交流、學習,促進中學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責 編 帕 拉)